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菱斑巧瓢虫替代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瓢虫成虫饥饿24h后,通过室内对菱斑巧瓢虫Oenopia conglobata (Linnaeus)成虫饲喂24种人工饲料,研究菱斑巧瓢虫的取食行为;以桃蚜(MP)作对照,选择羊肝+蔗糖(SLS)、猪肝+蔗糖(PLS)、黄粉虫蛹+蔗糖(TMPS)3种饲料研究瓢虫产卵量;以白蛾周氏啮小蜂蛹(CCP)、SLS、PLS和MP对瓢虫成虫进行交叉饲喂试验,每周期7d,研究饥饿后恢复产卵时间和产卵量的差异;最后以CCP和MP饲喂瓢虫幼虫,观察其发育历期。结果表明:在羊肝、鸡心、菜蛾幼虫、鸡肝和黄粉虫蛹组中,无论是否添加蔗糖,瓢虫取食情况较好。瓢虫成虫饲喂SLS、TMPS、PLS及MP后,MP组的14d单雌产卵量为166.25粒、SLS组为18.15粒、PLS为9.65粒和TMPS组3.90粒,瓢虫恢复产卵的时间也有差异,MP组仅需要1d,而其它组需要3d至至5d。交叉饲喂试验发现,CCP组产卵量(40.67~46.87粒/雌)明显高于常用饲料-PLS组(4.53~7.13粒/雌),但与MP组(61.80~82.07粒/雌)仍有一定差距。利用CCP饲喂瓢虫幼虫,可以完成整个发育历期,但是存活率较低,1~4龄幼虫各龄期内存活率在63.64%~87.50%之间,并且发育历期(21.23d)明显长于饲喂MP组(15.71d)。  相似文献   
102.
温度对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温度对贵州主要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Pyralis farinalis (Linnaeus)生长发育的影响, 本研究以白茶Litsea coreana为寄主植物, 分别设置5个恒温(19, 22, 25, 28和31℃)条件, 研究温度对紫斑谷螟卵、 幼虫、 蛹和未成熟期平均发育历期、 发育速率和存活率的影响, 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结果表明: 温度对紫斑谷螟各虫态发育历期、 发育速率和存活率影响显著。 在19 ~ 31℃范围内, 各虫态的平均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卵期、 幼虫期、 蛹期及未成熟期均在31℃达到最小值, 分别为4.56±0.24, 43.33±1.50, 7.89±0.20和55.78±1.69 d。 紫斑谷螟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二次回归关系, 且极显著相关。 此外, 温度显著影响各虫态存活率, 卵的存活率在28℃时最高, 为93%; 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则在25℃最高, 分别为88%和93%; 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紫斑谷螟卵期、 幼虫期、 蛹期及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30, 15.48, 13.19和14.82℃, 有效积温依次为88.36, 679.51, 159.73和952.04日·度。 这些结果为紫斑谷螟的繁殖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对指导虫茶生产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Abstract Effects of four commercial ornamentals on the development, survivorship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whitefly B biotype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were studied in the laboratory (temperature 26 ± 1 °C; relative humidity 75%–90%; L: D 14:10). The total survivorship from egg to adult on hibiscus ( Hibiscus rosa-sinensis L.), poinsettia ( 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 cottonrose hibiscus ( Hibiscus mutabilis L.) and variegated leafcroton ( Codiaeum variegatum'Aucubaefolium' ) were 33.69%, 40.55%, 79.11%, and 29.39%, respectively. The developmental periods from egg to adult varied from 23.12 days on cottonrose hibiscus to 32.13 days on hibiscus. The average longevity of adult females ranged from 6.87 days on variegated leafcroton to 21.07 days on poinsettia. The average numbers of eggs laid per female were 9.20, 25.13, 54.45, and 26.79 on the above respective hosts. The intrinsic rates of natural increase ( rm ) for B biotype B. tabaci on cottonrose hibiscus was the highest. Based on life table analyses of whitefly populations, cottonrose hibiscus was the most suitable host for B biotype B. tabaci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04.
一株能够利用血红素进行有氧呼吸的乳酸乳球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良  刘飞  霍贵成 《微生物学报》2008,48(9):1256-1259
[目的]乳酸乳球菌在呼吸状态下,生长速度快,生物产量大,是改善发酵剂生产效率的潜在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由传统乳制品中分离得到的乳酸乳球菌在血红素存在状态下有氧呼吸情况以及代谢的变化.[方法]对本实验室保藏的12株乳酸乳球菌进行有氧培养实验,比较其生物量和代谢产物的差异.观测在4℃下储藏30 d后的活菌数差异.[结果]筛选出一株在血红素存在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的菌株KLDS 4.0316,与没有添加血红素的原菌株相比生物量增长了50%,在4℃储藏30 d后,添加血红素并振荡的活菌数依然维持在100 CFU/mL,而未添加血红素未振荡检测不到活菌.在血红素存在下,KLDS 4.0316代谢产物发生了变化,与没有添加血红素的原菌株相比乳酸产量减少了48%.[结论]KLDS 4.0316在血红素存在条件下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乳酸产生减少,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5.
广东松幼苗存活率和生长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至2008年7月,在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测定了不同年龄、不同种植方式的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幼苗的存活率、株高和基径等指标,以期为国家保护植物广东松的保育提供资料。结果表明,实验期间袋栽苗存活率下降明显,从开始时的100%下降到结束时的50%;裸植苗与移植苗的存活率从100%下降到80%左右。总月均株高、基径的增量,袋栽苗、裸植苗、移植苗依次为1.01、1.39、2.76cm;0.17、0.20、0.64mm。年均株高、基径增值,移植苗、裸植苗、移植苗依次为32.91、17.22、12.77cm;7.64、2.31、2.0mm。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组幼苗的株高和基径增长均加快,株高与基径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广东松幼苗至10a生仍属快速生长期。  相似文献   
106.
陈浩  方程  许向利  仵均祥 《昆虫学报》2014,57(6):696-702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鳞翅目:卷蛾科)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能使蔷薇科的果树严重减产。本研究旨在评估此害虫的耐热性及适应性。【方法】将梨小食心虫成虫暴露在不同温度(36, 38, 40, 42, 44 和46℃)和不同暴露时间(0.5, 1, 2, 4和8 h)下,测定其存活率以及短期高温(38或40℃热驯化1 h)对其热耐受力、寿命、生殖力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随着高温暴露时间的延长,梨小食心虫成虫存活率下降。在38或40℃热驯化1 h后,能显著提高梨小食心虫成虫在42℃下2 h的存活率(P<0.05)。在41℃处理1 h,梨小食心虫出现热休克现象,其寿命显著延长,但产卵量显著下降。进一步的试验证明雄虫受高温影响较大,导致与其配对后的雌虫产卵量降低。然而,不论亲代受到怎样的热刺激,其后代的孵化率均不受影响。【结论】结果说明,超过41℃,1 h的高温能对梨小食心虫带来负面影响,但梨小食心虫成虫有适应高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7.
周琼  梁广文  曾玲  岑伊静  陆永跃 《生态学报》2005,25(6):1357-1361
天然源药剂由于具有与环境良好的相容性而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测试苍耳XanthiumsibiricumPetr.etWidd.和白蝴蝶SyngoniumpodophyllumSchott的提取物以及几种药剂在田间常用浓度下对蚜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蚜茧蜂成虫有明显杀伤力,毒性的大小次序是绿福(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稀释3000倍)>0.3%印楝素乳油(稀释2000倍)>0.6%阿维菌素(稀释2000倍),2h内可致半数以上的试虫死亡,2.5%鱼藤酮精(稀释800倍)次之,99.9%机油乳剂(稀释400倍)和两种植物提取物(0.04gDW·ml-1)对成蜂的存活无显著影响;处理僵蚜的结果表明,印楝素乳油和机油乳剂影响较明显,僵蚜羽化率分别比对照降低14.67%和18.67%,而两种植物提取物和其余药剂无显著影响;鱼藤精和印楝素乳油处理后,蚜茧蜂寄生蚜虫的效能明显降低,而机油乳剂和两种植物提取物对蚜茧蜂的寄生作用无明显影响。可以看出,目前使用的一些天然源药剂虽然对害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在害虫天敌的某些生长期,其仍存在不利影响,因此应根据田间害虫和天敌的发生情况和不同发育期,有选择性地合理用药;同时,筛选对害虫特异性强,对害虫天敌不利影响小的作用物质,是当前乃至将来筛选和应用天然源物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8.
通过果熟率和存活率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原产澳大利亚的引种植物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原产澳大利亚的引种植物引入西双版纳后总体适应性较差,在557号引种植物中,存活率和果熟率分别仅为5.0%和3.6%。植物区系地区、气候区、植物类群、引种途径和引种年代等因素对引种植物的适应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气候区和植物区系地区是影响引种植物适应性的主要因素,间接引种植物的适应性高于直接引种植物。因此,从气候相似且在植物区系发生上有亲缘关系的地区进行引种易于成功。  相似文献   
109.
缺血预处理通过β2-肾上腺素受体保护心肌细胞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心脏的保护机制,从细胞和受体水平研究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oreceptor, β2-AR)是否参与了IP对I/R损伤心脏的保护作用.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单纯I/R组(对照组)、IP组、短暂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ISO)处理组、IP ICI118551组、ISO ICI118551组和ICI118551组.除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大鼠处理后均行缺血30min/复灌30min.记录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 dp/dtmax)、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左心室内压差(differenc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ΔLVP,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压).测定冠状动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含量.进一步酶解分离心脏,获得单个心室肌细胞,测定其存活率和收缩功能.结果显示,IP和ISO组±dp/dtmax、ΔLVP较对照组增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和收缩幅度也显著升高;收缩时间(time-to-peak contraction, TTP)缩短;冠状动脉流出液LDH含量减少.选择性β2-AR拮抗剂ICl118551阻断IP和ISO的作用.各组间心肌细胞舒张50%时间(time-to-50% relaxation, R50)和舒张100%时间(time-to-100% relaxation, R100)均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β2-AR可能在IP对I/R损伤心脏的保护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对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er大鼠腹腔注射D-GalN(D-氨基半乳糖)诱发急性肝衰竭(ALF).48h后存活的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薄芝糖肽注射液或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w.观测动物存活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以及肝组织学检查.结果:薄芝糖肽注射液3个剂量治疗组大鼠的存活率分别为42.1%、57.9%和63.2%,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存活率为21.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相差显著(p<0.05).治疗组大鼠ALT水平在给药第2d即明显下降,第7d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直到实验结束才恢复正常.4组动物病理切片显示,注射D-GalN后肝细胞大量坏死,呈现ALF状态.第15d高剂量治疗组基本恢复正常,但对照组仍见散在肝细胞坏死灶及,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薄芝糖肽注射液可明显提高ALF大鼠存活率,改善肝功能.提示薄芝糖肽注射液可用于临床救治急性肝功能衰竭或重症肝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