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41.
混合碳源流加对重组毕赤酵母生产碱性果胶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重组毕赤酵母生产碱性果胶酶(PGL)的产量和生产强度,在诱导期采用多种碳源与甲醇混合添加的模式。实验结果发现:甘油、山梨醇、乳酸与甲醇的混合添加均可以提高PGL的产量,其中山梨醇与甲醇的混合流加效果最为显著。研究表明,通过双碳源混合流加可以提高细胞活力,增强醇氧化酶活力,提高毕赤酵母表达外源蛋白效率。当山梨醇的流速为3.6g/(h·L)时,PGL酶活可达1593U/mL,生产强度为16.7U/(mL·h),比对照分别提高了84.6%和45.2%,实现了碱性果胶酶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42.
有毒亚历山大藻对卤虫存活率和摄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振兴  邹迎麟  朱明远  王宗灵  王丹 《生态学报》2006,26(12):3942-3947
研究了有毒亚历山大藻对卤虫存活率和摄食率两方面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卤虫存活率实验中,有毒亚历山大藻在2000cells/ml的密度下,对卤虫具有致死效应,卤虫在24-168h内全部死亡;在摄食实验中,有毒亚历山大藻对卤虫的摄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卤虫对有毒藻的平均摄食率明显低于无毒藻组和混合实验组。在加入无毒藻东海原甲藻的混合培养状态下。卤虫存活率上升,30-60min摄食率增加,东海原甲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卤虫的毒害作用。有毒藻产生的PSP毒素并非导致卤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毒害作用可能与出现在卤虫体外的黏附物质有关。通过对3个不同生长期卤虫的研究发现,后无节幼体卤虫对有毒亚历山大藻的毒害作用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3.
温度对大黑蚁存活率及其保护酶系影响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缠民  马捷琼 《四川动物》2006,25(4):796-797
在-10~45℃温度下分别养殖大黑蚁,观察其存活率和活动状况,测定不同温度下其SOD、POD、CAT保护酶活力。结果表明,在较低和较高温度下其存活率明显低于10~40℃。在40~45℃时,酶活性随着温度升高,急速下降;在-10~10℃时,酶活性随温度降低而下降。保护酶测定值和存活率与相应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4.
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解B型烟粉虱(Bemisiatabaci)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物学特性,以制定科学的综合治理措施,作者在271℃的条件下,研究测定了B型烟粉虱在棉花(Gossypiumhirsutum)、一品红(Euphorbiapulcherrima)、甘蓝(Brassicaoleraceavar.capitata)、黄瓜(Cucumissativus)、西葫芦(Cucurbitapepo)、茄子(Solanummelongena)和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上各虫态大小、成活率、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平均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烟粉虱伪蛹在黄瓜和棉花上体型最大,在一品红上最小;烟粉虱从卵到成虫羽化,发育历期以在一品红上最长(22.0d),黄瓜上最短(17.3d);平均单雌产卵量以在番茄上最多(266.5粒/雌),一品红上最少(112.9粒/雌);成虫的寿命在番茄、黄瓜和茄子上显著长于在其他4种寄主植物上。烟粉虱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存活率以在黄瓜上最高(77.8%),西葫芦上最低(55.6%),两者差异显著。综合比较7种寄主植物,黄瓜是烟粉虱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寄主。  相似文献   
145.
杨莹  王传华  刘艳红 《生态学报》2010,30(22):6082-6090
通过设置4个光照梯度(25%、12%、6%和3%自然光)模拟鄂东南低山丘陵地区落叶阔叶林林下的光环境,研究了2种耐荫性不同的树种幼苗--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不同光强下的存活率、光合特性、生长和生物量分配,探讨了低光环境中耐荫性不同的树种幼苗维持自身碳平衡的机制和权衡"存活-生长"选择的生活史策略。结果表明:(1)低光下的2个树种幼苗的生长、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分配具有显著性差异。(2)各个光照梯度下麻栎幼苗都生长良好,存活率保持在35%以上,而化香幼苗遭遇高的死亡率,80d后3%和6%自然光下的幼苗全部死亡;低光环境中麻栎幼苗比化香幼苗具有更大的表观光量子(AQY)和最大净光合效率(Pmax),更低的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效率(Rd),即耐荫性较强的麻栎幼苗比耐荫性较弱的化香幼苗具有更高的低光碳同化率和碳捕获能力。(3)2个树种幼苗的成活率与RGR呈负相关关系,各个光照梯度下耐荫性较弱的化香幼苗的相对生长率(RGR)显著高于耐荫性较强的麻栎幼苗,而两个树种幼苗的净同化率(NAR)无明显差异。相对于麻栎幼苗较高的根生物量比(RMR),化香幼苗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给叶部,因而具有较高的叶生物量比(LMR)、叶面积比(LAR)和比叶面积(SLA)。不同耐荫性的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方式的差异是植物"存活-生长"权衡后的结果,耐荫性弱的化香幼苗具有较高的生长潜力和较弱的自我保护能力,而耐荫性强的麻栎幼苗具有更高的低光碳储量,能够维持更好的低光碳平衡,具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6.
《植物杂志》2010,(5):7-7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珍稀濒危植物报春苣苔,取得系列进展。报春苣苔在历史上曾有11个分布点,现已有3个点灭绝,它在野外分布的生境较为特殊,如土壤有机质、含水量、N、P、K分量低,弱光条件,相对高的空气湿度和CO2浓度等。研究人员还以野外采集的报春苣苔植株叶片作为外植体开发特制的培养基进行培育,实现了快速繁殖,而通过移栽报春苣苔组培苗至原分布生境,可实现野外回归,但幼苗存活率较低。苔藓可作为护理植物,提高报春苣苔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7.
148.
黄丰  冯玉铭  李昊  李为  张堂林 《生物资源》2020,42(4):421-427
通过稻田原位围隔(每个20 m2)试验,比较了不同规格的克氏原螯虾生长、存活及养殖效果。试验设计了三个不同放养规格处理组,小规格平均体重为3. 35 g,中规格为6. 49 g,大规格为10. 35 g,每个处理组有3个重复,试验开始时投放的虾种生物量均为1 000 g。试验结果为:小规格组围隔内伊乐藻生物量和覆盖度急剧减少,可能与放养密度过高有关;虾体重特定生长率与放养规格呈现负相关的趋势;大规格组的存活率(77. 3%)最高,显著高于中规格组(58. 1%)和小规格组(60. 1%);大规格组试验前后的性比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但中规格组和小规格组试验前后的性比均无明显变化;经过45 d养殖,大规格组平均体重为45. 15 g、单个围隔平均产量为3. 64 kg;中规格组平均体重37. 64 g、围隔平均产量3. 32 kg;小规格组平均体重27. 47g、围隔平均产量5. 08 kg;大规格组饲料系数为1. 85,中规格组1. 77,小规格组2. 34;大规格组单个围隔毛利润为165元,中规格组79元,小规格组96元。这些结果表明放养大规格(10 g左右)虾种时,养殖死亡率低、产品档次高,因而能以较低的产量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9.
暴露于寒冷环境下的皮肤开放性伤口是一种高度危险的战场创伤,威胁在室外作业的人员健康。紧急治疗中,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治疗已经证实能够安全有效地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然而,HBO治疗的最佳干预时间说法仍然并不统一。使用冷应激下的小鼠背部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模型,比较了HBO治疗的3种干预策略,即分别为创伤后0、24和48 h介入HBO。结果显示,创后立即实施高压氧治疗(0-hHBO组)降低死亡率的效果最佳,小鼠死亡率为33%,而对照组死亡率为100%,且0-hHBO组创面愈合率第5天已达到85%。进一步的血常规和组织免疫化学检测显示,0-hHBO治疗组改善了血液指标,并发挥了一定的抗凋亡作用,这种作用尤其在表皮干细胞中更为明显。因此,研究结果将为HBO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50.
2011年3月9日—5月19日,以厦门海域采集的野生个体和实验室繁育的日本文昌鱼成体为亲本,尝试性地建立了全同胞家系;采用温度和光照诱导的方法,对雌、雄亲本进行人工催产,获得了34对亲本的全同胞家系受精卵。在家系培育过程中发现致使胚胎和仔鱼死亡的几种主要原因,以及日本文昌鱼早期发育的两种模式。通过加强养护管理,提高仔鱼存活率,缩短幼体变态所需时间,最终建立了7个完成变态的全同胞家系。在这些家系中,从受精卵到完成变态后不久的亚成体存活率最高为32.4%,最低为1.67%,而变态最快历时24 d,最慢历时42 d。虽然在全同胞家系建立过程中,幼体死亡率高,家系间的胚胎和幼体生长发育状况差异大,但实验结果表明日本文昌鱼全同胞家系建立完全可行,为其优良品系选育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