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了解孕期母鼠摄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三羟异黄酮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采用刚怀孕的SD大鼠,进行孕期营养干预,观察营养物质对母鼠、新生子代大鼠的影响。结果:孕期营养干预对母鼠的孕期长短、产仔数量、性别比、雌激素水平影响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营养干预后的子代SD大鼠无出生缺陷的发生。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三羟异黄酮孕期营养干预对母鼠和子代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2.
边疆晖  吴雁  刘季科 《动物学报》2004,50(4):675-680
母体应激效应是母体在妊娠期经历的环境变化对子代发育、繁殖及存活等特征的影响(MousseauandFox ,1 998;Bernado ,1 996 )。该效应不仅能使子代生活史特征产生迟滞性效应(Beckermanetal.,2 0 0 2 ) ,而且在密度制约过程中,导致对种群的迟滞性密度制约(Delayeddensitydependenc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自然条件下母体社群应激对根田鼠子代免疫力的影响,在野外围栏建立高密度和低密度根田鼠种群,将围栏出生的F1代幼体在室内饲养至性成熟后,测定其血清抗匙孔血蓝蛋白抗体的IgG水平、血液学参数和脾脏指数,以及种群建群者的血浆皮质酮含量.结果表明,高密度种群建群者的皮质酮含量高于低密度种群建群者.子代个体的各类血细胞的数量无差异.高密度种群子代的IgG含量低于低密度种群的子代,但脾脏指数高于后者.上述不同免疫参数结果相互印证说明,高密度种群引起的母体社群应激对子代免疫力有抑制作用.此外,本文探讨了母体应激效应的概念和生态学意义及其在种群调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建立妊娠中晚期接触可卡因的小鼠动物模型,研究可卡因对子代脑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thase,NOS)分布和含量的影响,同时探讨这种影响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纹体内与海马内NOS的分布与相对含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妊娠中晚期接触可卡因导致子代纹状体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eural NOS,nNOS)与海马CA1区与CA3区内皮细胞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OS,eNOS)免疫染色增强,相对含量增多。结论:妊娠中晚期接触可卡因可引起子代脑内NOS发生改变,这种变化是可卡因引起的机体神经毒性反应,还是机体对可卡因毒性反应的代偿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5.
种子固有细菌是植物内生细菌的重要来源, 对植物的健康以及接种细菌的定殖能产生重要影响。该文以杂交水稻(Oryza sativa)种子为研究对象, 比较研究了不同品种水稻种子中固有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利用799f和1492r这对引物成功地从水稻种子中扩增出固有细菌16S rDNA片段; 通过构建16S rDNA文库和扩增核糖体RNA基因酶切分型(ARDRA)的方法, 对杂交水稻 ‘丰优611’ (‘丰源A’ × ‘远恢611’)、‘金优611’ (‘金23A’ × ‘远恢611’)和‘金23A/09H013’ ( ‘金23A’ × ‘09H013’) 3个组合的子代及其各自亲本的种子固有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构建的7个克隆文库中, 每个文库含有200-300个克隆, 30-40个操作分类单元(OTU), 对ARDRA分型得到的代表序列进行分析, 在16S rDNA文库中发现多种细菌类群, 包括α变形杆菌(α-Proteobacteria)、β变形杆菌、γ变形杆菌、放线菌(Actinobacteria)、厚壁菌(Firmicutes)和拟菌(Bacteroidetes), 优势菌属是泛菌属(Pantoe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同品种的水稻种子固有细菌群落结构不同, 而杂交子代种子中的优势菌与亲本种子中的优势菌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 子代种子中丰度5%以上的细菌也能在各自父本或母本中检测到。  相似文献   
86.
利用电导(EL)法和电阻抗图谱(EIS)法对脱锻炼期间欧美杨‘107杨’(Populus×canadensis Moench cv.‘Neva’)×大青杨(P.ussuriensis Kom.)F1子代进行抗寒性测定,试图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抗寒性结果的相关性,以确定EIS法快速测定‘107杨’×大青杨F1子代抗寒性的最佳参数。以8个杂种子代和母本‘107杨’3年生为试材,进行了电阻抗图谱法和电导法分析,结果表明:脱锻炼期间,各子代抗寒性均逐渐降低,依次为NK36〉NK41〉NK61〉NK57〉NK42〉NK60〉NK58〉NK56,均高于‘107杨’,EIS参数弛豫时间[EIS(τ)法]和EL法的抗寒性测定结果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R2=0.965),但EIS法测定的抗寒性低于EL法,且未经冷冻处理样本的胞外电阻率(re)和弛豫时间(τ)与经冷冻处理EL测定的抗寒性有较高的相关性,R2分别为0.817和0.847。  相似文献   
87.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是国际性检疫害虫。大蛾卵跳小蜂Ooencyrtus kuwanae (Howard)是舞毒蛾卵的重要寄生蜂, 对舞毒蛾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了在规模化繁育大蛾卵跳小蜂时控制小蜂的发育进度, 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研究了该蜂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同时, 为了对替代寄主繁育出的天敌质量进行评价, 对利用其自然寄主舞毒蛾卵和替代寄主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繁育出的子代成蜂的寿命、 胸宽、 雌雄性比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大蛾卵跳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50±1.41℃和260.74±25.09日·度, 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为T=10.50+260.74V。当采用30%的蜂蜜水饲喂成蜂时, 柞蚕卵繁育出的大蛾卵跳小蜂雌、 雄蜂的平均寿命分别为15.01和10.38 d, 采用原寄主舞毒蛾卵繁育出的雌、 雄蜂平均寿命分别为20.94和15.95 d, 两者差异显著; 采用柞蚕卵繁育出的雌蜂个体显著大于用舞毒蛾卵繁育出的雌蜂个体; 柞蚕卵和舞毒蛾卵繁育出的大蛾卵跳小蜂雌雄性比没有显著差异, 分别为2.42∶1和2.57∶1。结果表明, 在野外开展舞毒蛾的生物防治时, 释放利用柞蚕卵繁育出的大蛾卵跳小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8.
为探索栗属杂交F1代幼林期叶片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杂种优势,以板栗、锥栗种内和种间9个杂交组合235个杂交单株及其亲本为研究材料,利用巢式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其14个叶表型及光合生理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栗属杂交F1代叶表型及光合生理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4个性状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4.40%~27.76%;②性状组合间表型分化系数VST均值为32.32%,组合内变异是主要的变异来源;③性状中亲优势率为-27.16%~90.53%,且不同组合性状杂种优势存在差异;④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4个性状中分别有46对和13对相关性达到极显著(P<0.01)和显著水平(P<0.05),其中叶长、叶宽等5个叶表型性状及叶绿素a、叶绿素b等4个光合生理指标相互间影响较大;⑤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魁栗×YLZ 15号”和“魁栗×YLZ 1号”两个优良杂交组合,其子代叶片具有叶面积大、干物质含量及光合有关色素含量高的特点,可为进一步筛选优良杂交子代提供主要素材。  相似文献   
89.
通过比较观察紫花含笑(♀)和灰岩含笑(♂)及其杂种F1代叶表皮微形态和叶结构发现,紫花含笑和灰岩含笑在叶表皮微形态及叶解剖结构方面有很大差异。杂种F1代个体间在叶表皮微形态及叶解剖结构方面变异很大,为连续的数量遗传;其中57.7%以上的杂种F1代气孔密度高于父母本。杂种F1代矮化型植株叶片气孔密度较小,推测其抗寒性较强,可以通过进一步杂交改良,获得矮化型的盆栽含笑新品种。观察结果可为深入探讨含笑属种间杂种F1代的遗传变异,并从这些杂种F1代中选育观赏新品种积累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90.
肉桂优树子代测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省华安金山林场25年生肉桂人工林的70株初选优树的半同胞子代进行遗传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在树高、地径上差异显著,参试的优树子代平均树高、地径分别超过对照家系78.6%、91.5%,通过聚类分析,初步分出5个类群,其中Ⅰ、Ⅱ类中11个家系属一类型,有等于进一步重点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