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三、露地草花除在迎宾定点区域有精致的模纹花坛中,应用定量的现代国外进口的花卉种苗外,也应大力提倡具中国地方特色的草本花卉。可以考虑的有:玉簪类(Hosta cvs.)除中国数种原始种外,一些近年引种与本国自然选择的叶片形与色彩各不相同的品种,都是荫处优良的观叶地被植物。北京菊(Dendranthema ),是由北京园林局在20世纪90年代杂交选育成功的地栽菊品种系列,花色艳丽,品种丰富。有:‘金莲’、‘蜂黄’、‘阳光’、‘亚运之光’、‘矮红’、‘紫艳’、‘秋霞’、‘雪涛’等,都是应该在迎奥运期间推广栽培的地栽菊品种,用以布置花坛,花镜均…  相似文献   
52.
外来植物入侵过程是入侵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被入侵生境中的各种要素对这一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为探讨入侵植物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在种群和个体水平对不同生境的反应,调查了肿柄菊单优群落、肿柄菊与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共优群落和肿柄菊与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共优群落中肿柄菊的相对盖度、相对密度和高度,并开展了一个3因素(小气候、土壤类型和竞争)两水平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单优群落中,肿柄菊的相对盖度和相对密度显著大于其它两种群落中肿柄菊的相对盖度和相对密度;单优群落中肿柄菊的高度显著大于肿柄菊与紫茎泽兰共优群落中肿柄菊的高度,而与肿柄菊与飞机草共优群落中肿柄菊的高度无显著差异;肿柄菊的相对盖度、相对密度和高度在两个共优群落间无显著差异。小气候、土壤类型和竞争单个因素对肿柄菊的株高和叶片数没有显著影响,但三者的交互作用却显著影响肿柄菊的株高生长。这些结果表明: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肿柄菊的株高生长。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近年来入侵我国的菊方翅网蝽的生物学特性,并为该昆虫种群在我国未来发展的趋势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温度(25±2) ℃、湿度(80±5)%、光周期L∶D=14∶10的实验室条件下,饲养、观察并记录了其各龄幼虫的形态特征,测定了该虫生长发育历期、存活率和产卵量等,构建了实验种群繁殖特征生命表,并计算了种群动态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 菊方翅网蝽的卵期为(14.58±1.17) d,若虫期为(14.88±1.45) d,成虫寿命为(59.88±5.85) d,单雌产卵量为(87.2±17.8)粒.该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为0.05,周限增长率(λ)为1.06,世代平均历期(T)为46.11 d,净繁殖率(R0)为11.88,种群加倍时间(t)为12.91 d;此外,在种群的稳定年龄组配中,若虫期占59.3%,成虫期占40.7%.预计菊方翅网蝽有可能会在中国进一步扩散并造成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54.
中华菊头蝠是由鲁氏菊头蝠华东亚种提升的一个种.本文测量了海南、广东以及川渝地区中华菊头蝠的23项头骨形态测量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单变量分析方法对中华菊头蝠头骨测量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域种群的头骨在总体形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判别分析和单变量分析的结果亦与上述结论相符;沿海种群头骨形态的绝大部分指标比川渝种群大.  相似文献   
55.
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普遍存在地理变化,然而尚不清楚幼蝠在扩散前能否辨别不同种群间的声波差异。本文采用"双选择声学回放实验",研究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幼蝠(1月龄)对回声定位声波地理变化的辨别能力及行为反应。采用4个行为参数衡量幼蝠对本种群(CC)与外种群(JN)回声定位声波的行为反应:每一回放室飞入的次数、飞行时间、停留次数、探测时间。Mann-Whitney U tests表明,马铁菊头蝠1月龄个体对回放声波的行为反应,除每一回放室停留的次数外,其他3个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在本种群声波回放室(CC)的飞行次数和时间以及探测时间均高于外种群声波回放室(JN)。对4个行为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Mann-Whitney U tests表明,回放本种群声波(CC)与外种群声波(JN)之间,第一主成分得分(PC1)存在显著差异(P0.01)。配对T检验表明,幼蝠对本种群声波反应更加强烈(PC1:t10=5.25,P0.001;PC2:t10=2.34,P0.05)。本研究说明马铁菊头蝠幼蝠能够辨别不同种群间回声定位声波的差异。  相似文献   
56.
指定了多裂紫菊Prenanthes henryi Dunn (=Notoseris henryi (Dunn) Shih)的后选模式。  相似文献   
57.
王四海  孙卫邦  成晓  杨宇明 《生态学报》2008,28(3):1307-1313
肿柄菊 Tithonia diversifolia (Hemsl.) A.Gray 原产墨西哥及中美洲,被作为观赏及绿肥植物引入我国各地栽培.引入云南栽培的肿柄菊于20世纪30年代在云南南部逃逸生长,现在云南的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地区形成危害.为了查明肿柄菊的扩散特点和入侵潜能,对选取的5个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的肿柄菊居群的果序直径、每序结实量、结籽率、千粒重、种子大小(长和宽)等6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个生物学指标在5个居群间都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随着居群间地理气候条件差异的增大,这6个指标值在居群间的差异也有增大趋势.对新鲜采集的不同居群种子在15、20、25、30、35℃下做萌发实验,结果显示在前4种温度条件下5个居群间的种子萌发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35℃下萌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5个居群的种子最高萌发率不相同且差异极显著(p<0.01).分析对比作者以往对肿柄菊群落特征和克隆繁殖特性的研究结果认为,虽然肿柄菊在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下有性繁殖特性有较大差异,但群落结构差异不大,危害程度表现相似;由于肿柄菊有性繁殖和克隆繁殖的协同作用,使其通过人为引种、道路交通、水流等传播到新的地域后,极易建立新种群,并形成单优种群落而不断侵占和统治新的领地.  相似文献   
58.
建立了藏药短管兔耳草中松果菊苷和麦角甾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采用Waters XTerra RP18色谱柱(150mm×4.6 mm,5μm),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28:72,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在20 min内分离检测了该两种化合物.松果菊苷和麦角甾苷进样量分别在0.077~4.950μg(r=0.999 9)和0.085~5.450μg(r=0.999 9)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5%和92.50%,RSD分别为2.35%和2.86%.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藏药短管兔耳草的质量控制,并为兔耳草属植物中苯丙素苷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9.
欧美药用植物(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欧美国家在植物药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工作 ,其中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因此 ,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将一些重要的欧美药用植物分期分批作些介绍 ,供从事药用植物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紫锥菊多糖能否影响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细胞的黏附。方法使用PK-15细胞进行黏附试验及黏附抑制试验。结果发现紫锥菊多糖浓度为1.6 mg/ml时,对细菌黏附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好,黏附率由50个细菌/细胞降低到6.8个细菌/细胞。结论紫锥菊多糖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细胞黏附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该多糖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