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大蒜苗端和花序发育与过氧化物酶变化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联苯胺组织化学染色、石蜡切片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大蒜苗端和花序中形态解剖结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与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变化的相互关系。发现同工酶谱的变化与发育变化密切相关:营养生长时期有4条谱带(PⅠ、PⅡ、PⅢ、PⅣ),成花转化期PⅢ、PⅣ带相继消失,花序发育时期出现了一条新的谱带(PⅤ)。酶的高活性部位集中在原形成层细胞中和生长分化区域的细胞壁上。探讨了过氧化物酶与个体发育  相似文献   
32.
紫苏叶的成分分析与利用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了紫苏叶的一般化学成分和利用价值。经测定,紫苏幼叶中粗蛋白含量高达28%,且挥发油含量适中,具有食用价值。紫苏成熟叶中挥发油含量及β胡萝卜素含量均较高,有着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八角中水分和挥发油含量测定陈仕荣(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42)ISO/TC34/SC7第18次会议上通过的八角标准(ISO11178:1995),其水分和挥发油含量分别订为10%和8%,均高于中国八角国家标准(GB/T7652—87),为...  相似文献   
34.
目的:用液质联用色谱法(LC-MS)分析石菖蒲去挥发油水提液的成分.方法:在Meth:H2O(5:95),pH10(氨水调),流速400μ L/min,柱温室温(24℃)的条件下进行全扫描,根据文献选择一些已知化合物做选择离子监测(SIM),并对从选择离子监测结果中选出数个信号相对较强的可能化合物作二级质谱全扫描.结果:LC-MS共监测到9个已知化合物:4,5,8-trimethoxy-xan-thone-2-o-β-D-gluco-pyranosy(1→2)-o-β-D-gdactopyranoside(Ⅰ)、3β,22a,24,29-tetrahydroxyole-12-en-3-o-{-β-D-arabinosy-(1→3)}-β-D-arabinopyranoside(Ⅱ)、Luteolin-6,8-C-diglucoside(Ⅲ)、1β,2α,3β,19α-tetrahydroxyurs-12-en-28-oic acid-28-o-{-β-glu-copyranosil(1→2)}-β-glactopyranoside(Ⅳ)、菖蒲碱乙(Ⅴ)、高良姜素(Ⅵ)、细辛醛(Ⅶ)、1,2-dimethoxy-4-(E-3'-methyloxiranyl)benzene(Ⅷ)、菖蒲碱甲(Ⅸ).结论:石菖蒲去油水提液9个成分中,可能包含有治疗癫痫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5.
运用物种丰富度S、种群优势度D、群落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作为综合指标,分析了不同间作方式下麦田麦蚜Aphidius avenae主要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群落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麦-油间作田天敌物种丰富度多高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麦-蒜间作田和单作田天敌物种丰富度基本相同;不同间作处理天敌群落优势种在调查初期有所不同,而中后期皆为燕麦蚜茧蜂;麦-油间作田天敌群落多样性指数一直高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调查后期(5月8日后)麦-油间作田的寄生性天敌的优势度指数显著低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均匀度指数则显著高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说明麦-油间作,麦蚜天敌物种丰富度较高,群落较稳定性,在小麦灌浆初期即可对麦蚜为害起一定控制作用;麦-蒜问作对麦蚜天敌群落的结构特点及时间动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6.
苏秀芳  林强  梁振益 《广西植物》2007,27(5):805-807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大戟科蝴蝶果茎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离出36个峰,鉴定出35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8.34%,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乙酯(13.19%)、正十六烷酸(11.11%)、十八碳烯酸乙酯(6.18%)、正十八烷(4.98%)、(Z,Z)-9,12-十八碳二烯酸(4.90%)及十八碳二烯酸乙酯(4.21%)。  相似文献   
37.
纳智 《广西植物》2007,27(5):803-804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黄皮叶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油进行了分析,分离出40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7种成分,所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87%,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8.
翼蓼和中华抱茎蓼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翼蓼和中华抱茎蓼中提取其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翼蓼中总共鉴定出31种成分,中华抱茎蓼中鉴定出21种成分,分别占到挥发油总含量的84.0%和93.8%,翼蓼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表蓝桉醇(15.9%)、甲苯(8.6%)、反式橙花叔醇(6.9%);中华抱茎蓼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9.9%)、2,4-戊二酮(17.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1.7%)、3-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10.7%).  相似文献   
39.
外源H2O2胁迫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蒜品种‘二水早’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H2O2胁迫对大蒜试管苗的玻璃化发生及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外源H2O2处理下,大蒜玻璃化试管苗百分率、组织含水量、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SOD和POD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随H2O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叶绿素含量则表现相反的趋势;在同一H2O2浓度下,大蒜玻璃化试管苗的组织含水量、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大蒜正常试管苗,叶绿素含量低于正常试管苗.研究发现,外源H2O2胁迫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0.
黄花补血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了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补血草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研究,鉴定出70种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82.12%。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2-硝基乙醇(59.63%)、正二十四烷(3.71%)、二苯胺(2.31%)、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79%)、正二十一烷(1.57%)、丙二醇(1.40%)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