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基于33个广义的形态学性状,对广义飞蛾藤属Porana s.l.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经过简约性分析,得到了10个同等简约的分支树。10个同等简约树的严格一致化树表明,广义飞蛾藤属是一较为自然的分类群。与广义飞蛾藤属的孢粉学、种皮微形态学研究结果一致,分支分析的结果不支持将广义飞蛾藤属拆分为4个或5个独立的属,应在属内划分分类等级。在整个形态分支树中广义飞蛾藤属4个亚属呈并列2个分支,其中飞蛾藤亚属(subg.Porana)和白花叶亚属(subg.Poranopsis)形成姐妹群构成一分支,三翅藤亚属(subg.Tridynamia)和棒状亚属(subg.Dinetus)以姐妹群的关系构成另一支。鉴于分支分析的Bootstrap支持率不高,广义飞蛾藤属范畴的最后界定和属内等级的划分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
1 植物名称 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 2 材料类别 种子。 3 培养条件 种子萌发与生长培养基:(1)Harvais(Harvais1982)+6-BA 1.0mg·L^-1(单位下同);(2)VWD(Van Waes和Debergh 1986)+6-BA 1.0。原球茎分化培养基:(3)Harvais+6-BA 0.5;(4)VWD+6-BA 0.5。  相似文献   
93.
本文描述了新近引种的观赏藤本植物蛇藤的形态特征,简要介绍其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从印度娃儿藤节间外植体获取愈伤组织,分析了糖、赤霉素(GA3)及脱落酸(ABA)对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的影响。实验证明,含4 μmol/L 2, 4-二氯苯氧乙酸(2, 4-D)的MS培养基是获得具有成胚功能的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在含有6 μmol/L激动素(Kn)的MS培养基上,高达69%的愈伤组织分化为体细胞胚,平均单位外植体(每克愈伤组织)产胚25个。在6 μmol/L Kn存在的条件下,分析了蔗糖、葡糖糖对胚产生的影响,不同的糖及不同糖浓度对体细胞胚的发生影响很大。6 μmol/L Kn 与200 mmol/L 蔗糖处理胚胎发生率最大(71%),单位外植体生成49个胚。然而葡萄糖与Kn、或者葡糖糖、蔗糖与Kn三者加在一起则降低成胚率及产胚数。一定浓度的GA3 和 ABA能促进体细胞胚的产生。在含200 mmol/L蔗糖的培养基中加10 μmol/L GA3胚的生成率为98%,单位外植体产胚51个。在含200 mmol/L蔗糖的培养基中加2 μmol/L ABA能显著增加体细胞胚的量,该培养基上每外植体平均生成44个胚,产率为95%。本研究显示,含200 mmol/L蔗糖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6 μmol/L Kn、10 μmol/L GA3 或者 2 μmol/L ABA能显著提高印度娃儿藤体细胞胚发生率,而单独的葡萄糖或葡糖糖和蔗糖则有抑制作用。得到的胚均能正常发育并分化为植株。  相似文献   
95.
黄藤花粉萌发与低温贮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培养法对黄藤花粉进行了蔗糖浓度梯度、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试验;用干燥脱水法对黄藤花粉进行了低温贮藏研究.结果表明:(1)10%~15%的蔗糖浓度有利于花粉萌发生长;(2)花粉在31~35℃下培养6~9 h,其萌发生长最佳;(3)黄藤花粉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萌发率逐渐下降,花粉管长度较短;随着贮藏温度的加深,花粉萌发率下降趋于缓慢,花粉管长度较长。尤其在45℃下恒温干燥4 h,并在-20~-30℃下贮藏的花粉,540 d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萌发率和较长的花粉管;(4)40℃水浴化冻和室温化冻均可用于黄藤花粉解冻,两者效果一样。  相似文献   
96.
利用Sephadex LH-20,硅胶柱色谱和硅胶制备薄层色谱等分离方法反复分离纯化,从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 Wall.ex Roxb)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它们为二十五烷酸(1)、木栓酮(2)、5-氧阿朴菲碱(3)、3-氧化齐墩果酸甲酯(4)、齐墩果酸(5)、羽扇豆-20(29)-烯-3-酮(6)、羽扇豆醇(7)、β-谷甾醇(8)、脱镁叶绿甲酯酸(9)。化合物2,6、7、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7.
目的:比较研究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的化学成分,对差异性成分进行定量.方法:采用基于UPLC-QTOF-MS/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中小分子化学轮廓进行表征,利用多变量数据统计方法发现各自的特征性成分,整合HPLC-UV方法对45批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商品药材差异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化...  相似文献   
98.
病毒唑对大花蕙兰CyMV及ORSV脱毒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花蕙兰茎尖培养中结合病毒唑处理,探讨对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病毒唑添加到培养基中,处理茎尖2周,脱毒效果低于经病毒唑处理3个月后的幼苗,经病毒唑处理幼苗再结合茎尖培养脱毒效果最好。病毒唑处理对大花蕙兰CyMV的脱除效果优于对ORSV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99.
建立UPLC测定猫爪藤Macfadyena unguis-cati阿克替苷含量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阿克替苷提取工艺,通过静态、动态吸附与解吸实验筛选适合富集阿克替苷的大孔树脂,并对富集工艺进行研究。UPLC条件:色谱柱HSST3柱(2.1×10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A)-乙腈(B);梯度90%A 5 min,75%A 7.5 min,30%A 9 min,90%A;检测波长310 nm;柱温25℃;流速0.3 mL·min~(-1);保留时间5.21 min。在UPLC条件下阿克替苷在0.25~100 ng进样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9.002X-4.8275,R=0.9999。单因素实验显示,70%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1∶10,提取时间12 h。静态、动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确定HP-20大孔树脂为最佳富集材料。富集工艺为4倍体积15%乙醇洗脱除杂后收集4倍体积40%乙醇洗脱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0.
丁同同  邓颖  邓璐璐  李江  穆淑珍 《广西植物》2021,41(7):1070-1076
为了研究鄂西清风藤在降低血糖方面的物质基础,该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方法从鄂西清风藤中提取分离化合物,并采用PNPG法筛选体外活性。结果表明:从鄂西清风藤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Pronuciferine (1)、(6R, 6aS, P)-Isocorydine (2)、N-methylhernovine (3)、N-formyldehydroanonain (4)、Roemerine(5)、(-)-Tetrahydropalmatine(6)、N-feruloyltyramine (7)、N-p-coumaroyltyramine (8)、Quercetin(9)、Dibutylphthalate(10)。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PNPG法筛选体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7、8、9具有明显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值为6.1~38.8μmol·L~(-1),其中化合物7、8的活性是阳性药阿卡波糖的40倍。该研究结果丰富了鄂西清风藤化学成分研究,为该植物在降血糖方面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