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2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321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652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419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34.
用重组DNA技术及序列分析法测定了南方菜豆花叶病毒RNA基因组3′端1,000个碱基的序列,以及由此序列推导出的整个外壳蛋白的氨基酸顺序,它与巳报导的基本上一致。介绍了用DNA的寡核苷酸水解混合物作为起始引物,以3′端不含PolyA尾巴且不能加上PolyA的病毒RNA作为模板合成互补DNA,及进一步无性繁殖此cD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我国不同民族的正常个体以及β地中海贫血患者θ珠蛋白基因5′侧序列中的多态性HincⅡ位点及其遗传性质。在广西壮族正常个体和β地中海贫血纯合子中,该多态性位点的发生频率均为75%,与正常汉族人测得值相近。家系分析资料表明,该多态性位点完全按照孟德尔规律进行遗传。  相似文献   
36.
以脊髓灰质炎病毒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了长链ds-cDNA。将合成的脊灰病毒中I9株ds—cDNA片段重组到质粒pAT153上,获得了约占脊灰病毒中I9基因组95%以上的cDNA克隆。对克隆的中I9cDNA部分片段作了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和部分核酸的序列分析,发现脊灰病毒中I9部分核酸顺序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37.
自从生物学家发现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之后,便迫切地想知道它是如何携带信息及控制遗传的.这取决于对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的分析.序列分析对于发现旧的基因,促进基因工程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世纪七十年代,世界上许多生物实验室相继进行这方面的研究.1977年,英国的Sanger序列测定的末端终止法,随后,Maxam和Gilbert等人提出  相似文献   
38.
灵芝(Gesoderma lucidum)远在东汉(纪元102—200)年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中国劳动人民认识它远在此之前。国外最早的记载是1781年W. Curtis的“Boletuslucidus W.Curt,t. no 224’此种模式标本已不存在。Karsten (1881)在赫尔辛基植物博物馆留下一号标本作为新模式(neoty pe)。 不同的分类学家认为在同一种不同的标本上皮壳构造可能有变化,甚致在同一号标本中也有变化。菌肉的颜色也有变化。或许菌肉颜色变暗是由于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平均温度渐渐增加所致(Steyacrt,1972)。有些分类学家认为菌柄的有无不能作分类的依据。Stcyaert(1975)证明甚致硬皮灵芝(Gonoderma tornatum complex)的孢子因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有改变。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灵芝复合种(Ganoderma complcx)在自然界的存在是不稳定的。诚然,这是一条自然规律。在自然界每一个生物种都是连续不断的变化着。但也相对的稳定。它们在自然界的矛盾中生长和发育。本文作者同意其他分类学家的意见,即在灵芝属中孢子诸性状是唯一地分类根据。种与种之间孢子的性状是清楚的不同。同时他建议应用每一个种的综合性状作分类依据或许是正确的。因为不同的分类学家对灵芝有人持广义的概念,也有人持狭义的概念。对它的亲缘种自然也有不同。下列种类现作者认为可能是它的亲缘种类。它们是:无柄灵芝;弱光泽灵芝;四川灵芝;紫芝以及松杉树芝。现作者假定灵芝在本组中是一个中心种。其它亲缘种围绕它而诞生。于是形成一个较大的种群。也有分类学家称之为灵芝复合种。长期以来灵芝复合种已经成为分类上的困难问题。有人认为成了本组分类的绊脚石。作者研究本组真菌已有多年。根据他的经验认为持种的狭义概念大概更合乎自然规律。对于以上观点作者拟在另文中阐述。本文因限于篇幅,只报道{个新种。其中1新种应隶属紫芝组。它们是:大青山灵芝(Ganoderma daiqingshanense Zhao),昆明灵芝(G. kun-mingense Zhao),多分枝灵芝(G.Ramosissimum),澄海灵芝(G. chenghaiense Zhao)。以上所有引证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39.
40.
多穗柯棕色素的提取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