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免疫反应细胞经呼吸瀑布作用产生的活性氧是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的信号分子,但目前缺乏过氧化氢(H2O2)刺激巨噬细胞表达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直接证据.本研究以离体培养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为研究体系,探讨外源H2O2对RAW264.7巨噬细胞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和生成的影响.MTT法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在H2O2浓度低于40 μmol/L时不影响RAW264.7细胞的增殖活力.20 μmol/L和40 μmol/L H2O2显著增强RAW264.7细胞TNF-α、IL-1β、MCP-1和MIP-2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生成,并存在剂量依赖效应;而200 U/mL过氧化氢酶预处理则可减弱由H2O2刺激的TNF-α、IL-1β、MCP-1和MIP-2基因表达和蛋白生成.这些结果提示,H2O2是刺激巨噬细胞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或生成的重要因子,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目前,在众多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中应用较广的是免疫学检测法、分子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但该方法依赖高特异性的抗体,会出现假阳性,还需要进一步鉴定检测结果。分子学检测法克服了免疫学检测法不能在种的水平鉴定单增李斯特菌的缺点,省时省力,灵敏度高,但是分子学检测法需要丰富的操作经验,并且不适于现场大批量检测。新兴的代谢学检测法、光谱学检测法、生物传感器等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综合近年最新文献,就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最新方法、检测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予以分析综述,以期为该菌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从肘静脉采血于含有肝素的一次性注射器中,采用RPMI1640全培养基进行体外淋巴细胞培养。通过对采血后细胞培养时间、秋水仙素浓度及加入时间、低渗时间及培养温度等条件的模索.建立了较成熟的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及染色体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94.
癌症患者的最大威胁来自肿瘤的转移,若能控制肿瘤的转移,癌症对人类的最大威胁就会消除,也就是癌症可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来治疗。如何控制癌症的转移?这成为癌症研究和治疗的中心问题。以前对肿瘤的转移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现在看来这是不够的,目前已经把研究的目光转移到肿瘤的生态环境或微环境。人们已经知道肿瘤的发生和生长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和外界因素协同作用而产生的,它生存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坏境(即  相似文献   
95.
造血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组分的多能干细胞。近来研究显示,不同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标记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为不同血细胞的趋势,但是这种分化的内在关系仍不清楚。对小鼠CD34~-/Sca-1~+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组成随小鼠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中的CD34~-/Sca-1~+骨髓造血干细胞比率显著增加;而外周血各组分则随年龄变化呈现不同的趋势。对不同年龄段小鼠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及其他组分与外周血组分的同步分析发现,外周血中血小板密度变化趋势与CD34~-/Sca-1~+骨髓造血干细胞变化情况相关系数为0.804 8;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密度变化趋势与CD34~+/Sca-1~-骨髓细胞的变化情况相关系数为0.947 97;外周血中白细胞密度变化趋势与CD34~+/Sca-1~+骨髓细胞变化情况相关系数为0.763 1(大于0.9为极度相关,0.7到0.9为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6.
对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lmo1711基因编码的氨基肽酶进行克隆表达与纯化,并研究该重组蛋白的体外酶学特性。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Lmo1711与氨基肽酶家族成员的亲缘关系及关键活性位点的保守性。利用SWISS-MODEL模拟预测该蛋白的空间结构;构建Lmo171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入E.coli Rosetta中,诱导表达重组目的蛋白,并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方法纯化目的蛋白;以氨基酸-对硝基苯胺偶联物为底物,Lmo1711通过水解底物N端氨基酸残基产生游离对硝基苯胺单体,405 nm处检测吸光值对该产物进行检测从而分析Lmo1711的酶学特性。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Lmo1711对不同氨基酸残基底物的催化特异性,及不同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经原核表达纯化获得49.3 kDa的重组Lmo1711蛋白,与预测分子量一致;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Lmo1711属于M29氨基肽酶家族,且存在保守关键氨基酸活性位点(Glu250、Glu316、His345、Tyr352、His378、Asp380);酶活分析显示,Lmo1711具有较强的氨基肽酶活性,针对不同底物的结合和催化能力差异较大,对亮氨酸残基的亲和程度最高;Lmo1711氨基肽酶活性具有金属离子依赖性,Co~(2+)、Cd~(2+)、Zn~(2+)等多种金属离子均能显著增强其活性,其中Co~(2+)的激活效应最显著。本试验首次发现并证实,单增李斯特菌Lmo1711属于M29氨基肽酶家族成员,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且对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CD14表达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01~2013-07住院患者75例,包括脓毒血症患者47例,其中重度感染患者25例设为观察1组、中度感染患者22例设为观察2组;非感染炎症患者10例,设为观察3组;其他疾病患者18例,设为观察4组;以及本院健康体检者21例,设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CD14,同步定量检测各组的PCT、CRP、WBC指标,用SPSS13.0软件对各组间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相关性比较。结果:观察1、2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1、2组间除WBC外其他各项指标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4组与1、2组比较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观察1、2组内HLA-DR/CD14与PCT、CRP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WBC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HLA-DR/CD14在感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HLA-DR/CD14和PCT、CRP、WBC,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评估、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98.
基础研究证实,多种细胞移植可以促进周围神经修复,其中来源丰富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因具有取材过程简单、无交叉感染风险、无免疫排斥、可以自体移植等诸多优点,是目前重要的候选细胞之一。本文就近期有关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神经修复作用机制的研究、细胞植入修复受损周围神经的文献、以及与各种生物材料复合应用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神经等方面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该领域基础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相似文献   
99.
人NK细胞对同种和异种内皮细胞MHCⅠ类分子的差异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UVEC和PAEC为靶细胞,人PBNK和NK92为效应细胞,研究了人NK细胞对同种和异种内皮细胞杀伤的差异性;并通过酸处理内皮细胞及抗体封闭MHCⅠ类分子、CD94和KIR(NKB1),研究了MHCⅠ类分子对人NK细胞杀伤HUVEC和PAEC的影响. 结果表明,PBNK和NK92对PAEC的杀伤均大于对HUVEC的杀伤. 酸处理后,两种NK细胞对HUVEC杀伤的增加幅度大于对PAEC的;此外,抗CD94单抗未能改变NK的杀伤效应;KIR(NKB1)封闭使PBNK杀伤HUVEC增加95%,杀伤PAEC仅增加29%. 以上结果提示:NK细胞对异种内皮细胞MHCⅠ类分子的差异识别作用可能是NK细胞杀伤PAEC的主要原因,而KIR很可能是NK杀伤内皮细胞时主要的传递抑制信号的受体.  相似文献   
100.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然而目前尚无预防AKI或促进AKI恢复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寻找促进肾小管修复、阻止肾纤维化进展的有效治疗靶点与策略已迫在眉睫。巨噬细胞是具有吞噬功能的重要固有免疫细胞,具有高度的起源异质性和功能异质性,在组织发育与稳态、宿主防御、组织损伤与修复以及纤维化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特别的,在AKI损伤与修复的不同阶段巨噬细胞发生动态变化并呈现高度多样性。本文就巨噬细胞在肾损伤及修复过程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寻找AKI治疗靶点、制定AKI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