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王艳梅  余燕  牛红星 《四川动物》2007,26(4):807-809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垂直板活性电泳,分析了普通伏翼的心、肝、肾、胸肌、肺、胃、小肠、舌8种组织的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3种同工酶。结果表明:普通伏翼8种组织的3种同工酶存在差异,其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与器官或组织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2.
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电泳染色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电泳活性染色方法,以快速地对活性电泳中γ-谷氨酰转肽酶(GGT)进行显色,从而准确鉴定和定位该酶,并可用于该酶的电泳法纯化制备。方法:低温下,样品活性电泳结束后立即将浸有γ-L-谷氨酰-α-萘氨和双甘肽混合底物溶液的滤纸贴在胶面上反应5min,然后再用浸有对氨基苯磺酸和亚硝酸钠混合显色液的滤纸覆盖在基质滤纸上显色。结果:在滤纸上很快显示出一条红色条带,经切胶酶促反应检验确定为GGT,经电泳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GGT达到了电泳纯。结论:该法快速、灵敏、简单、直观,为GGT的鉴定和纯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73.
包方  姚勤  李军  刘晓勇  余蔚  尹慧娟  陈克平 《昆虫学报》2007,50(12):1219-1224
【目的】通过比较家蚕Bombyx mori抗性及感性品系的中肠蛋白质表达谱,获得家蚕对家蚕浓核病毒中国株(BmDNV-3)抗性相关的蛋白。【方法】利用双向电泳(2-DE)对感性品种华八35和抗性品种秋丰接种病毒后48 h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中的差异蛋白进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通过NCBInr和MSDB数据库进行蛋白点的鉴定和功能分析。【结果】获得重复性较好的差异蛋白点16个,其中质谱鉴定出5种蛋白,它们分别是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糖基转移酶-S(GlcAT-S)、21.5 kD小热休克蛋白(21.5 kD small heat shock protein)、V-ATP酶(vacuolar ATP synthase)和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这5种蛋白在抗性品系秋丰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感性品系华八35。【结论】糖基转移酶和糖基转移酶-S仅在抗性品系中存在,提示它们可能是与抗性有关的蛋白。此外,增强的应激反应和能量代谢也可能与家蚕对BmDNV-3的抗性产生相关。  相似文献   
74.
在光学性能良好的Brofloat玻璃电泳芯片上,利用自行搭建的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通过对芯片管道表面修饰、筛分介质、分离电场强度、进样方式、电泳温度、进样时间等条件的优化,对含15个STR基因座的法医DNA样品进行电泳分离测试实验.通过对芯片电泳条件优化获得了本电泳系统的最佳条件,成功实现8 min内完成DNA样品片段的分离,表明该微流控芯片电泳系统在法医DNA快速分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目的:从氧化葡糖杆菌H24中克隆山梨醇脱氢酶基因进行表达并检测其活性。方法:以氧化葡糖杆菌H24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包括启动子、结构基因及其后的终止序列在内的山梨醇脱氢酶基因;将PCR产物插入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活性电泳检测山梨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结果:从氧化葡糖杆菌H24中扩增得到山梨醇脱氢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表达,重组菌株经活性电泳检测具有醇糖转化活性。结论:原核表达的山梨醇脱氢酶具有很强的醇糖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对乳杆菌对数生长期培养基滤液中核酸组分的分析,阐明乳杆菌DM9811对数生长期培养基滤液中核酸的性质。方法应用核酸的分离、纯化及电泳分析技术。结果乳杆菌对数生长期培养基滤液中核酸组分为RNA,其片段大小为100 bp左右。乳杆菌对数生长期培养基滤液中核酸组分为RNA,为对数期产生且呈时间依赖关系。结论核酸组分不仅仅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还可能作为有效的信息分子。  相似文献   
77.
通过蓝色非变性凝胶电泳(BN-PAGE)比较痢疾杆菌福氏5型野生株M90T和大质粒缺失株M90T△T的膜蛋白复合物,发现一个野生株特有的复合物,其分子量的为290 kD,命名为M90T-290.通过第二向SDS-PAGE分离M90T-290得到6个蛋白亚基,质谱鉴定为:一个由大质粒编码的毒力蛋白Apyrase(ATP-二磷酸水解酶)和5个染色体编码的蛋白,这些蛋白可能以膜复合物的形式影响毒力蛋白IcsA的单极性分布和痢疾杆菌在细胞间的扩散.这个新发现的毒力相关膜复合物在痢疾杆菌的致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马铃薯抗菌肽SN1是一种新型抗菌肽。为明确SN1是否抑制小麦重要土传真菌小麦纹枯菌(禾谷丝核菌)、小麦根腐菌(平脐蠕孢菌)的生长,本文克隆了马铃薯抗菌肽基因SN1的全长编码序列,将该基因编码序列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成GST-SN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获得了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GST-SN1重组蛋白。经过裂解、洗涤、溶解、复性等处理,获得了纯化的GST-SN1融合蛋白。体外抑菌试验表明,SN1显著抑制禾谷丝核菌、平脐蠕孢菌菌丝生长,可作为上述植物病害抗性育种的潜在基因。  相似文献   
79.
NKX3.1 is a prostate-specific homeobox gene related to prostate development and prostate cancer. In this work, we aimed to identify precisely the functional cis-element in the 197 bp region (from -1032 to -836 bp) of the NKX3.1 promoter (from -1032 to +8 bp), which was previously identified to present positive regulatory activity on NKX3.1 expression, by deletion mutagenesis analysis and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 A 16 bp positive cis-element located between -920 and -905 bp upstream of the NKX3.1 gene was identified by deletion mutation analysis and proved to be a functional positive cis-element by EMSA. It will be important to further study the functions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this positive cis-element in NKX3.1 gene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80.
菜心中SDS-PAGE向负极泳动的富含苯丙氨酸的蛋白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取乙醇酸氧化酶同工酶的过程中, 发现了一种在SDS变性下向负极泳动的富含苯丙氨酸的碱性蛋白.在3次重复实验中, 均可以从SDS-PAGE后的负极缓冲液中获得这种蛋白, 其碱性与酸性氨基酸残基的比例分别高达1.46、1.28和0.89,而苯丙氨酸含量分别高达为60.00%、65.62%和62.30%.其余氨基酸残基的含量则和普通蛋白的相近似.由于该富含苯丙氨酸的碱性蛋白是水溶性的, 碱性氨基酸残基应主要分布在蛋白的表面,而苯丙氨酸则组成一个强疏水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