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77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木质素作为木材的主要组成成分,通常是由3种单体聚合而成,在其生物合成过程中,共有10个酶家族参与负责将苯丙胺酸转化为单体木质素,其中C3H是在对-香豆酰辅酶A(p-coumaroyl CoA)到咖啡酰辅酶A(caffeoyl CoA)的羟基化过程和G/S单体形成中的关键控制酶类,探究PagC3H3基因表达模式,对于进一步了解该基因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定量PCR对PagC3H3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进行分析;克隆得到了长度为2 035 bp的PagC3H3的启动子序列,预测含有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同时,将获得的PagC3H3的启动子序列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PagC3H3pro::GUS,进行拟南芥瞬时转化,结果显示PagC3H3基因在84K杨的根、中部茎节和基部茎节中的表达量较高;瞬时转化拟南芥,GUS染色表明:在下胚轴和根中GUS活性较强,由此推测PagC3H3基因在木质素合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β-链接素(β-catenin)、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标本9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切取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9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β-catenin、PTTG、c-myc蛋白表达情况,对比观察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β-catenin、PTTG、c-myc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食管癌组织中PTTG与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β-catenin、PTTG、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β-catenin、PTTG、c-myc蛋白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以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PTTG与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β-catenin、PTTG、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较高,与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且PTTG与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三者可作为早期诊断和评估食管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micro RNA-21在卵巢癌病灶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138例卵巢癌患者,其中63例出现结直肠转移,75例未发现有转移。q RT-PCR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icro RNA-2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两组患者肿瘤组织中PGDH、PGE2、Twist表达。通过转染过表达载has-micro RNA-21上调A2780细胞中micro RNA-21的表达,采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GDH、PGE2、Twist蛋白表达。结果:卵巢癌转移组肿瘤组织中micro RNA-21表达高于未转移组、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癌转移组肿瘤组织中PGDH表达低于未转移组,而PGE2、Twist表达高于未转移组(P0.05)。micro RNA-21过表达的A2780细胞平板克隆形成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PGE2和Twist表达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PGDH表达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micro RNA-21可能通过抑制PGDH的表达增加PGE2的表达,进而激活上皮间质转化,促进卵巢癌转移。  相似文献   
104.
该研究探讨氰酸盐(cyanate)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促进肾纤维化的作用。氰酸盐作用HK-2肾小管上皮细胞后, 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 DCFH-DA法检测细胞ROS水平;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cadherin、Fibronectin、α-SMA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2 mmol/L氰酸盐明显下调HK-2细胞的活力(P<0.05),细胞形态变为长梭形。氰酸盐作用24 h后, HK-2细胞内ROS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氰酸盐作用24 h后, HK-2的Fibronectin、α-SMA表达升高, E-cadherin表达下降; TGF-β的表达水平随氰酸盐浓度升高而上调(P<0.05)。以上结果表明,氰酸盐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过量ROS,上调TGF-β水平促进细胞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主要是miR-219通过对TGFBR2调控机制,介导ENDMT途径缓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发展。方法: qRT-PCR检测AMI患者及AMI小鼠血清中miR-219的表达量;过microRNA靶基因数据库TargetScan进行筛选预测;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及qRT-PCR分析TGFBR2与miR-219的调控机制;通过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AMI小鼠心肌注射miR-219慢病毒4周后的血分数(LVEF);采用qRT-PCR检测心肌注射miR-219慢病毒的AMI小鼠中Nppa 的mRNA的表达量;通过Masson’s trichrome染色法检测小鼠4周后左心室纤维化变化;使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对小鼠左室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smad2、P-smad3及TGFBR2缺氧诱导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219对AMI有调控作用;miR-219可抑制TGFBR2的mRNA表达,而miR-219 inhibitor可以抑制这种下调效果,miR-219对TGFBR2具有抑制调控性;miR-219可抑制急性心肌梗死的进程,促进梗死心肌功能的恢复;miR-219能促进AMI小鼠心肌组织血管的新生和成熟,最终心脏收缩能力上升,心功能恢复;miR-219能抑制TGFBR2抑制EndMT途径,导致缓解AMI的病理进程。结论: miR-219能通过抑制TGFBR2影响EndMT途径,心肌纤维化减少,促进血管的新生和成熟,心功能恢复,抑制AMI的病理发展。  相似文献   
106.
人参皂苷单体定向转化的生物催化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是我国传统中药,药效显著、应用广泛。通过定向修饰与转化人参皂苷糖基可产生高抗癌活性稀有人参皂苷。传统化学法由于制备工艺极其复杂、成本过高,不能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及其酶系转化成为解决该瓶颈问题的最可行手段。有关全细胞催化、糖苷酶重组表达、固定化及其催化分子识别机制和溶剂工程的生物转化已有大量综述报道,但尚无在人参皂苷转化应用中的系统研究。文中通过对人参皂苷单体生物转化理论和应用研究最新进展的回顾,结合目前广泛采用的生物催化方法的讨论,系统梳理归纳了能够改善产物专一性、提高催化效率,且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人参皂苷单体定向转化方法。基于酶分子设计以及离子液体溶剂工程,对人参皂苷单体抗癌药物和食品、保健品市场的开发、规模化制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紫色马铃薯花青素StAN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YB是植物花青素合成代谢途径中最主要的转录因子。该研究以紫色马铃薯B-5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克隆技术,克隆了马铃薯花青素StAN1基因,并对StAN1基因的表达、遗传转化及其转基因烟草的花青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StAN1基因全长774bp,编码了258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StAN1与辣椒、茄子、芦竹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矮牵牛、苹果等的亲缘关系最远。(2)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StAN1基因在马铃薯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其表达量从小到大依次为:根叶茎匍匐茎薯皮薯肉。(3)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JAM1502-AN1,并经农杆菌(Gv3101)转化获得根、茎、叶片及叶脉均为紫红色的转StAN1基因烟草,PCR鉴定表明目的基因StAN1已成功转入烟草中。(4)花青素含量分析表明,野生型烟草叶片中花青素含量为2mg/g,叶片颜色为绿色,而转StAN1基因烟草叶片花青素含量达20mg/g,叶片颜色变成了紫红色。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红花水提取液对系统性硬皮病(SSc)模型小鼠的防治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60只 BALB /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组、红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背部注射生理盐水,其余5组均背部皮下注射100 μl浓度为 200 μg /ml的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每天1次,连续注射28 d,制备SSc模型;造模同时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强的松组给予强的松溶液4.5 mg/kg (10 ml/kg)灌胃,红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红花1.5、3、6 g/kg (10 ml/kg)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28 d。给药28 d后,取各组小鼠背部注射博来霉素区皮肤组织切片测量真皮厚度,采用水解法检测皮肤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肤真皮厚度,皮肤组织CTGF、TGF-β、HYP含量及血清 IL-6、IL-17 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强的松组、红花低、中、高剂量组皮肤真皮厚度,皮肤组织 CTGF、TGF-β、HYP含量及血清 IL-6、IL-17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红花水提取液可改善SSc小鼠皮肤状况(或真皮厚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9.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阶段的恶性进展过程,涉及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逃逸,侵入脉管系统并在其中存活,随循环系统到达远处靶器官并穿出脉管系统播散定植,最终克隆性生长形成转移瘤。转移过程的每一阶段与肿瘤细胞本身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以及微环境中诸多因素的综合调控密切相关。本综述概要介绍了恶性肿瘤转移多步骤过程中所涉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肿瘤转移靶向干预新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就未来肿瘤转移研究相关的新技术和新方向作一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0.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three different strains of silkworm Bombyx mori was compared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EGFP)-encoding genes into the silkwormeggs by microinjection of a mixture of piggyBac vector and helper plasmid containing a transposase-encodingsequence.Although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strains in the percentages offertile moths in microinjected eggs (P=0.1258),the percentages of G_0 transformed moths in fertile mothsand injected eggs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1368 and P=0.02398, respectively).Thetransformation rate of the Nistari strain (Indian stra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strains,Golden-yellow-cocoon (Vietnamese strain) and Jiaqiu (Chinese strain),which had similar rate. These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the piggyBac-based system might vary with silkwormstrains with different genetic backgrounds.The presence of endogenous piggyBac-like elements might be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introduced piggyBac-derived vectors,andthe diverse amount and activation in different silkworm strains might account for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