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51.
近年来,水中嗅味问题逐渐引起关注。研究发现,天然水体中异嗅物质主要是微生物和藻类的挥发性次级代谢产物。总结了天然水体中常见的两种异嗅物质土臭素(GSM)和二甲基异莰醇(MIB)的来源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介绍了异嗅物质通过吸附、挥发、光解、生物降解等一系列作用在饮用水水源中的迁移转化以及其进入水体生物的途径。  相似文献   
552.
弄清土壤有机碳库平均驻留时间的时空变化特征对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碳“汇”尤为关键。本研究基于历史采样信息开展新一轮土壤样品采集,进行100 d土壤呼吸培养实验,借助三库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获得土壤活性碳库(MRTa)和缓效性碳库平均驻留时间(MRTs),揭示了2009—2019年江西东乡红壤性水稻土表层土壤MRTa和MRTs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东乡2019年红壤性水稻土表层土壤MRTa与MRTs均值分别为26.5 d和14.1 a,与2009年相比,未发生显著性变化。整体上,东乡南部地区活性碳库和缓效性碳库更为稳定,且东乡地区红壤性水稻土MRTa与MRTs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不同地理位置的MRTa与MRTs变化幅度分别达-1.3%~544.5%和-6.7%~1375.5%。这种时空变异,部分源于土壤活性碳和缓效性碳组分构成的空间分异。尽管存在较大...  相似文献   
553.
防沙固土植物——苦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54.
珊瑚共附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研究活跃,产物种类多样,活性丰富,但珊瑚中的耐热真菌未见报道。对耐热珊瑚共附生真菌C21-5B进行鉴定,研究其生理学特性及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该菌的深入研究及利用提供依据。通过形态学观察、18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通过测量不同海精盐浓度、pH、温度条件下的菌落直径研究该菌生理特性;根据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测定该菌抗氧化活性;通过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代谢产物活性成分。珊瑚真菌C21-5B经鉴定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生理特性研究表明,菌株C21-5B能够生长的条件:海精盐浓度0.0%~20.0%、pH值 2.0~12.0、温度15~45 ℃;最适生长条件:海精盐浓度0.5%~3.5%、pH值6.0~8.0、温度35 ℃。该菌代谢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DPPH和ABTS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0.113、0.504 mg/mL。经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该菌代谢产物的中性极性成分偏多,含有生物碱、类脂化合物、还原性物质、黄酮类物质、芳香胺类。菌株C21-5B为耐热、兼性海洋真菌,具有极强的耐酸碱能力,代谢产物种类丰富,并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555.
利用常见的蚂蚁巢穴中的土壤进行一系列探究实验,以此来说明一种生物因素(蚂蚁)是如何通过影响土壤的微环境,进而影响植物生长的,使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有一个亲身的体验与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56.
目录     
《生态学杂志》1982,39(10):0
  相似文献   
557.
558.
大规模的采矿作业已对我国半干旱区植被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矿区植被亟待恢复,以解决半干旱矿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改良土壤、有效储存和利用降水是半干旱矿区复垦土地植被恢复的首要问题。本研究针对半干旱矿区复垦土地水分涵养功能不足的问题,提出利用凹凸棒土和当地砂土组配作为新覆土材料,并研究了外源凹凸棒土添加对神木矿区复垦土壤入渗、排水和储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凹凸棒土含量的增加,土壤的累积入渗量减少4.8%~37.4%,入渗率减少6.4%~46.3%,湿润锋推进速度减小9.8%~116.9%,饱和导水率减小14.3%~59.5%,24 h和72 h排水量分别减少0.3%~4.3%和0.3%~2.5%,土壤最大储水量增加1.6%~22.4%。外源凹凸棒土的作用效果在添加量为150 t·hm-2时基本已达到最大,结合经济成本的最佳用量在30~150 t·hm-2。本研究结果系统揭示了凹凸棒土对半干旱矿区土壤减渗保水的作用机理,证明其可以作为半干旱矿区复垦土壤改良的有效材料,为半干旱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9.
辽东山区是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主要分布经干扰形成的次生林和人工林。与原始林相比,该区森林土壤有效氮、磷低。本研究比较了辽东山区主要树种幼苗的根际土微生物学性质及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以期为辽东山区树种优化提供依据。以该区6个主要树种幼苗(2年生):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色木槭(Acer mono)、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不同树种幼苗根际土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结果发现,不同树种幼苗根际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差异显著,表现为:水曲柳>落叶松、胡桃楸、色木槭>蒙古栎、红松,水曲柳幼苗根际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别比其他树种高27.2%~482.9%、15.7%~333.1%;根际土酶活性因树种和酶类型而异,其中胡桃楸β-葡萄糖甘酶和落叶松N-乙酰-β-葡萄糖甘酶活性分别比其他树种高25.0%~72.4%、50.0%~200.0%。与不同树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  相似文献   
560.
硫酰氟是我国1976年引进的熏蒸杀虫剂,美国用于防治干木白蚁,被誉为“特效药”,对其他白蚁的防治效果,国内、外均未见报道。1979~1981年,我们用浙江化工研究所生产的硫酰氟对我国常见的4种白蚁进行室内测试,并对严重危害我国南方堤围土坝的黑翅土白蚁进行了野外实际效果的考察,结果如下: 室内测试的4种白蚁是:土栖性的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土木栖性的家白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