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外来林业害虫。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该蚧雄成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松突圆蚧雄成虫触角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共10节。触角感器共有5种,分别为Bhm氏鬃毛、毛形感器、乳头形感器、锥形感器、火柴形感器,其中,火柴形感器为首次在松突圆蚧雄成虫触角上发现并描述。不同感器在触角各节的数量和分布各不相同,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乳头形感器次之,火柴形感器最少。此外,根据感器的分布、形态特征,结合已有的文献描述,推测了感器可能的功能。  相似文献   
42.
肺炎链球菌是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PsaA是各种肺炎链球菌共有的遗传保守的特异性表面金属结合脂蛋白。通过PCR扩增肺炎链球菌D39不含信号肽的PsaA基因片段,将其通过T4连接酶连接至含6His标签的表达载体PBAD/HisA中,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Top-10后用L(+)-阿拉伯糖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重组蛋白经亲和镍柱纯化以后,用外切酶-重组肠激酶(REK)去除6His标签。感应偶合电浆质谱(ICP-MS)测得纯化的PsaA蛋白以1:1比例结合金属锌离子。进而,通过圆二色谱法分析金属离子的结合对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片层含量的影响,荧光光谱研究蛋白结合锌离子的解离常数及结合当量,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在体外的金属结合特性及细菌的金属运输及毒力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3.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BJ 4毒株N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 8a中 ,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2 8 N ,转化EscherichiacoliBL2 1(DE3)细胞 ,获得可溶性表达 ,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 2 8%。经ProbandNi2 亲和层析获得重组蛋白P2 8 N ,圆二色谱 (CD)测定结果表明 ,P2 8 N重组蛋白螺旋占 2 6 1% ,折叠占 2 3 7% ,转角 19 8% ,卷曲占 30 3%。并进一步绘制出PRRSVN蛋白的二级结构图  相似文献   
44.
氮磷限制对锥状斯氏藻孢囊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宇  张玉娟  王朝晖 《生态科学》2006,25(1):17-20,24
在实验室研究了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在N、P单因子营养限制(N:500μg.L-1,P:74~0.74μg.L-1和P:74μg.L-1,N:500~5μg.L-1)条件下的生长和孢囊形成。结果显示N、P限制不利于锥状斯氏藻的快速生长,其中低P对细胞生长的限制作用更显著。其孢囊形成率在15~99%之间,中度N限制能促进孢囊的形成,形成率几乎可达100%。孢囊一般在对数生长期结束、细胞数量达到最大值时开始形成。但由于接种后营养盐浓度的急剧降低,营养极度限制组孢囊可在接种后第1d就开始形成。结果显示稳定生长期孢囊的大量形成大大降低了锥状斯氏藻营养细胞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赤潮的消亡。  相似文献   
45.
智丽  蔡联炳 《植物研究》2006,26(2):129-130
报道了青海赖草属植物一新种:圆稃赖草(Leymus oblongolenmatus L. Zhi et L.B. Cai)。该种的主要特征如下:多年生草本,杆直立、光滑、疏丛,高60~90 cm。叶鞘粗糙,边缘膜质,长于或短于节间,叶舌膜质;叶片边缘内卷。穗状花序直立、密集、黄绿色,长10~15 cm,宽5~15 mm,穗轴粗糙,小穗常3~4枚生于每节,含3~6小花;颖披针形,长4~7 mm,具3~5脉,边缘膜质;外稃长圆状披针形,不明显3脉,背部疏生短柔毛;花药黄色,长4~5 mm。该种与L. paboahus相似。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广东省试验林区内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及其本地种寄生蜂友恩蚜小蜂Encarsia amicula Viggiani et Ren林间空间分布型和种群消长动态的调查研究发现:两者空间分布型相吻合,都为均匀分布;两者在林间全年种群消长曲线均呈"S"型变化。松突圆蚧种群密度高峰期出现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友恩蚜小蜂种群密度高峰期则分别出现在2月下旬和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另外友恩蚜小蜂对松突圆蚧的寄生率全年共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是2月下旬和4月下旬至6月上旬。结果表明,友恩蚜小蜂和寄主松突圆蚧在林间时空发生规律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47.
为初步探讨园蛛总科内网型不同的蜘蛛间分子系统发生关系,测定了9种蜘蛛核18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联合GenBank中的2种蜘蛛18S rRNA基因序列数据,用NJ法、MP法和ML法重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1)织圆网的园蛛科和肖蛸科蜘蛛在园蛛总科中不是姊妹群;(2)不织圆网的球蛛科和皿蛛科也不是单系发生,证实了皿蛛片网和球蛛网独立起源的观点;(3)皿蛛科蜘蛛的分子系统发生地位与肖蛸科较近、而与园蛛科较远,这表明皿蛛科和园蛛科问雄性触肢结构的相似性很可能是类似而不是同源相似。  相似文献   
48.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石灰岩特有植物圆叶乌桕与同属的乌桕、山乌桕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3个种的叶表皮形态特征,分析圆叶乌桕在石灰岩地区生长的环境适应特点。结果表明:圆叶乌桕叶下表皮细胞小且呈无规则型,细胞排列紧密;气孔集中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相对最小;气孔类型是无规则型,无副卫细胞;圆叶乌桕上下叶表皮有厚角质层和蜡质层,蜡被呈片状和网状。圆叶乌桕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反映了它对石灰岩生境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49.
吴芳  潘红春 《蛛形学报》2012,21(1):51-60
本文从妖面蛛总科和园蛛总科系统发生关系、园蛛总科网型不同的蜘蛛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及蛛网构建行为等几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圆网蛛类系统发生及网型进化的研究进展.圆网蛛类系统发生与其网型进化有效地结合、进行综合研究将有助于圆网蛛类的起源及网型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荔波位于贵州省南部,其东南与广西接壤,境内喀斯特地貌非常典型。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和广西低地间的过渡地带,在荔波你能看到从高原喀斯特过渡到低地喀斯特的完整形态类型,这在全世界都找不到能出其右者。大自然毫不吝啬地将一座座锥状的石灰岩山峰洒落在这片土地上,有的山峰基部互相连接构成绵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