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文献检索、比较研究、行业调研等方式分析了国内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管理现状,以期为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33.
根据世界主要地区近年来下寒武统生物地层和三叶虫序列研究的最新成果 ,将我国西南地区下寒武统与世界重要地区 (摩洛哥、西伯利亚和劳伦古陆 )下寒武统进行了对比 ,列出了对比方案 ,为确定早寒武世系列生物群的时代提供了正确的依据 ,对早期后生动物起源、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2006年3—6月,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和样方法,在四川省南充市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对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的巢址选择和春夏季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对比分析,巢址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雉鸡的巢都是选择在乔木盖度小、距水距离较近、草本高度和盖度都较大的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干草丛中;影响雉鸡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坡度、总盖度、乔木平均胸径、乔木盖度、郁闭度、距水距离、距路距离、灌木平均高度、巢周围干草比例、裸地面积、巢上方覆盖物厚、灌木盖度和巢所在草丛宽度等13个因子。春夏季栖息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雉鸡在春夏季倾向于在植被总盖度大、坡度适中、乔木盖度适中、草本盖度和高度较大、灌木盖度较小、灌木高度较大、隐蔽度较大、距路距离较远和郁闭度较大等的生境栖息。  相似文献   
35.
黑龙江嘉荫县渔亮子组是我国最早发现爬行动物化石的层位,盛产鸭嘴龙等爬行类化石,前人认为,该组在层位上相当于北美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Edmonton群,HellCreek和Lance组,但孢粉化石资料提示,渔亮子组中的被子植物花粉尚未发展至上述群(组)的阶段,其层位应较之低,大致相当于北美的坎佩尼期BellyRiver群(组)或相当层位。  相似文献   
36.
石制品组合间对比是石制品研究的关键一环,定量分析凭借其在复杂变量对比研究中具有的客观优势拓宽了石制品组合间对比的视野,与考古学思想、石制品组合内涵解读的深化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而言,定量分析方法分为图表法和统计法两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步骤:选择对比组合,确定研究目标;根据研究目标提取变量;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学解释仍为石制品研究的重点,定量分析方法更多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时需检验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彭德姣  陈琳 《蛇志》2017,(3):265-266
目的探究五步蛇养殖方法和防止蕲蛇药材造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各检测溶液进行常、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对比分析五步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的肝、骨、肉、皮等组织的常、微量元素数据。结果五步蛇不同组织常、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K、Ca、Mg、Zn均占元素总量的绝大部分。结论不同种蛇相同组织常、微量元素整体趋势相似,与其组织功能和捕食环境可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8.
番木瓜组织培养中玻璃化苗的发生与预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对番木瓜(Caricapapaya L.)组培过程中玻璃化苗的发生和预防初步进行了研究.以番木瓜品种"穗中红"为实验材料,实验处理有:(1)琼脂浓度(5、7、9、11 g·L-1);(2)分化培养基中6-BA浓度(0.5、1.0、2.0 mg·L-1);(3)培养基的水源(去离子水和自来水);(4)外植体培养代数(第5、10、15、20、25代);(5)培养基中加活性炭(0和0.3%).实验采用单因子对比实验,每个处理分化芽数为39株,每瓶3株,重复3次.取第7代的番木瓜芽为实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pH5.7),培养1个月后,观察和统计玻璃化苗情况.培养条件为(27±2)℃,光照12 h·d-1,光照度为35μmol·m-2·s-1.得到如下结果(表1):  相似文献   
39.
介绍日本中生代晚期手取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简要评述与中国的对比。手取群从下到上分为九头龙亚群、石白亚群、赤岩亚群。庄川地区九头龙亚群御手洗组新发现菊石,属Tithonian-Berriasian期,改变了以往Callovian期的传统意见。石白亚群发现菊石,属Late Hauterivian-Early Barremian期;亚群上部发现海相双壳类,属Hauterivian期,半咸水相和淡水双壳类也与外带Hauterivian期的对比;绝对年龄测定为135±7Ma和128±8Ma,分别属Hauterivian早期和Barremian早期,其中135Ma被普遍接受;植物群反映的古气候特征与俄罗斯东部Valanginian-Hauterivian期温湿化一致。石白亚群的时代综合为Valanginian-Hauterivian期。赤岩亚群的Trigonioides(Wakinoa)tetoriensis也发现于外带,时代属latest Hauterivian-Early Barremian期;绝对年龄测定数据不稳定,自127±8Ma(Barremian中期)至106±7Ma(Albian中期)。对亚群的Nippononaia ryosekiana作了修订,认为应属N.linhaiensis,与浙江馆头组的同种,比濑林组(Lower Aptian)的N.ryosekiana原始,故时代早于Aptian期。赤岩亚群的时代综合为Barremian期,但不排除上延的可能。区域对比结果认为,中国东北龙爪沟群及绥滨地区的相当地层可与九头龙亚群和石白亚群对比;馆头组、下城子组可与赤岩亚群对比;热河群上部沙海组-阜新组煤系地层可与石白亚群对比;并对义县组的时代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0.
西北太平洋尤其是中国海区末次冰期旋回中浮游有孔虫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研究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古海洋学内容之一.作者综合分析了中国及邻近海区具有可靠测年地层的深海沉积物柱状样中P.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探讨其含量低值事件(PME)的生物地层学意义.末次冰期以来P.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在中国海区呈现两种变化模式:一是以东海及南海北部为代表的冰期含量低、间冰期含量高的特点;另一种则是南海南部的冰期含量高、间冰期含量低的现象.高分辨率地层记录显示,在这种冰期/间冰期总体变化趋势基础上,我国东海、南海和黑潮源区等广泛存在晚全新世~4 300-2 800 cal yr BP P.obliquiloculata含量低值,但以南海北部与东海冲绳海槽最为明显;而南海南部P.obliquiloculata含量还在冰消期(~16.5-15 cal kyr BP)有另一特征的低含量阶段.因而,末次冰期旋回中国海区P.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区域性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志.尽管如此,由于黑潮分支水团的影响,冲绳海槽中部和北部部分海域,在末次冰期与PME期间,P.obliquiloculata虽然含量相对较低,但仍可保持3%-5%以上,而非多数站位PME事件中的特征性零含量.研究表明PME事件主要由次表层海水的温度降低、温跃层变浅、上部水体温度梯度增加等引起,与表层海水无关,但引起这些海洋环境变化的原因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