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3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植物学通报》2007,24(1):113-113
第十八届国际拟南芥研究大会(1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rabidopsisResearch)将于2007年6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主办。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邓兴旺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本次会议主题是拟南芥的植物生物学全方位功能研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开发应用。大会将分为以下各专题:(1)植物发育;(2)植物信号转导;(3)遗传学;(4)基因组学;(5)植物对环境的应答;(6)植物与微生物的反应;(7)植物细胞生物学;(8)代谢和生物…  相似文献   
92.
宋松泉 《植物学通报》2007,24(2):188-188
由国际种子科学学会和南非克瓦祖鲁一纳塔尔(KwaZulu—Natal)大学生物和保护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种子和植物组织脱水耐性和脱水敏感性工作会议于2007年1月14-21日在南非德拉肯斯堡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和南非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5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际著名种子生物学家DerekBewley(现任国际种子科学学会主席)、PatriciaBerjak(国际种子科学学会主席候选人)、Norman Pammenter、Christina Waiters和Marc Cohn等教授参加了会议并作了精彩的报告。  相似文献   
93.
《生物技术通讯》2007,18(1):71-71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GenerationChallenge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  相似文献   
94.
《生理学报》2007,59(6):682-682
今年是我国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冯德培先生一生致力于神经生理学的科学研究,特别是神经肌肉能力学和神经肌肉接头研究的工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得到国际同仁的高度评价。冯德培先生以他非凡的创业精神和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带领他的同事们把生理研究所和他长期担任主编的《生理学报》都建设成为学术水平和组织管理上一流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95.
中国云南塔城滇金丝猴的社会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泽华  丁伟 《兽类学报》2007,27(2):120-122
在云南塔城附近的山地森林中,我们利用摄象机记录了一群滇金丝猴通过山谷和在水源地饮水的过程。我们利用这些记录分析这群滇金丝猴的种群大小、组成成员以及个体的空间分布,并利用连续通过个体之间的时间间隔来揭示社会结构。塔城滇金丝猴群由366个个体组成,是目前所知最大的滇金丝猴群体。猴群内雌性个体较多。猴群可以分为26个单位,其中有19个单雄多雌单位、5个多雄多雌单位和2个全雄单位。统计结果表明单位内个体间的时间间隔显著比单位间的短。2/3以上的亚成年雄性个体和全雄单位一起活动。猴群在地面活动时全雄单位位于猴群的外围,充当前卫和后卫。塔城猴群的生命表组成结构与吾牙普亚猴群的大致一样,同样是多层社会结构,单雄多雌和全雄单位构成猴群的主体。亚成年雄性多数与全雄单位一起活动,表明雄性可能会从其出生的单雄多雌单位中迁移出来。  相似文献   
96.
运用空间热点分析定量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分异特征,基于四象限模型对生态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探讨影响其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分布格局呈现空间自相关性,冷热点分布具有明显尺度效应。(2)示范区人类活动强度与ESV耦合程度基本协调一致,生态质量总体状况较好。人类活动强度与ESV耦合程度因研究尺度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3)各探测因子的解释力在县域和乡镇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在县域尺度上解释力大于乡镇尺度。各驱动因子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增强效应,双因子交互作用增强了对ESV空间分异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7.
彭保发  刘宇 《生态学报》2022,42(19):7707-7716
河流景观系统孕育了人类文明,为人类社会提供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其本身是一个自然景观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高度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空间异质性、时间动态和鲜明的组织尺度等级结构。当前,对河流景观系统这种特点所决定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消费互馈的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普遍缺乏从过程角度刻画生态服务供给与需求/消费互馈关系及其时空异质性和尺度特征。生态服务供给、需求和消费产生于社会-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耦合的纽带。阐述了河流景观生态服务供给和需求/消费的时空异质性,阐释了它们时空耦合机制和尺度特征,梳理了当前对生态服务供给、需求/消费互馈机理研究的不足。认为未来需要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框架下,从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出发,融合景观生态过程和社会过程来深入认识河流景观系统的生态服务供给与区内人类对生态服务的需求/消费之间的互馈机制。未来应重点关注:(1)河流景观结构和过程决定的生态服务供给和消费的空间分异及驱动机制;(2)河流生态服务传输的自然和人文载体及其耦合格局;(3)将生态服务需求/消费通过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对生态服务供给的反馈融入生态服务评估的方法框架,研发基于生态服务供给和需求/消费的社会-生态互馈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98.
李可昕  胡宏  赵慧敏 《生态学报》2022,42(24):10164-10179
二十一世纪以来都市圈快速扩张对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基于动态演进视角的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解析备受关注。本文以南京都市圈为例,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尺度,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与PSR框架解析2000-2019年近二十年来都市圈社会-生态系统的交互适应循环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系统的差异化应激响应机制。研究表明南京都市圈社会-生态系统整体经历了3个适应循环周期,现处于新一轮的适应性循环阶段,系统适应性呈上升趋势,但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尚未取得协调。都市圈内各城市的社会-生态系统演进类型有所不同,可分为稳定增长型、波动增长型、不均衡发展型和生态危机型四类。未来需要采取差异化的社会-生态系统治理策略,确保都市圈整体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99.
为探究不同社会地位的亚成体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对利益的分配,以及对社会环境改变(体型较大的入侵同类)各自做出的行为反应,本文统计已确立等级序列的成对同性别螯虾对隐蔽所的占有情况,并视频拍摄同性别螯虾入侵时,入侵者及不同地位的原居者的格斗行为,分析格斗次数、格斗时间、首次攻击及被首次攻击对象多个参数。在隐蔽所占有实验中,71%为优势者占有隐蔽所,7%为从属者占有,共同占有或没有占有的各11%。在入侵-反入侵实验中,雄性入侵者对2只原居虾之间的攻击选择无显著差异,雌性入侵者首次攻击显著选择与原优势者格斗;雄性原居者中优势者对入侵者和原从属者的攻击无显著差异,雌性优势者则显著选择与入侵者格斗;雄性原居者中从属者显著选择与入侵者格斗,雌性从属者对入侵者和原优势者的攻击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优势者优先占有资源;雌雄螯虾在入侵和面临入侵时有各自不同的策略;不同地位的螯虾在反入侵时行为反应也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0.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PPP办医模式在我国已得到初步应用。通过探讨政府、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在举办医疗机构过程中不同的合作模式,总结PPP办医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合理规范合作方的权利与义务,实现多方共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