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4篇
  免费   990篇
  国内免费   2857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地膜条件下土壤生态因子与玉米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干旱地区地膜条件下,土壤生态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种植模式为作物距地膜中心线21.3—33.2Cm,施纯N+P为598—743kg·ha-1,玉米产量为14492≤Y佳≤1659kg·h-1.该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及残膜回收.  相似文献   
52.
长白山劲松林场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将长白山白河林业局劲松林场的54块样地用聚类分析法划分成6个植被类群,再用PC-VTAB程序中经过改进的Braun-Blanquet学派的植被排表分析法进行综合,产生了鉴别概要表,为各个等级的植被类群筛选出诊断种。此外,还用鉴别种地样地记录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验证诊断种的有效性,结果表明,PC-VTAB中的植被排表分析法是筛选鉴别种的有效方法,而鉴别种以显著地提高植被分析和排序的质量。  相似文献   
53.
主成分分析法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植物药百合、动物药海马、中成药二妙丸为研究对象.取百合的23个样品,海马的20个样品,二妙丸与加味药的17个样品进行紫外色谱或光谱分析,对所得的数量化指标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压缩出两个用以区分样品间异同的综合性指标──二元主成分,在二元主成分平面图上实现了对动植物药、中成药的鉴别与分类.  相似文献   
54.
用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人天然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在人胚胎肺纤维母细胞(HEF)和Hep-2细胞系上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抑制进行比较观察。病毒包括不同型别的腺病毒5株,单疱病毒Ⅰ型(HSV-I)1株,鼻病毒1株,仙台病毒1株,VSV1株。结果提示TNF-α和IFN-α均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TNF-α的抑毒作用能被TNF-α申抗和IFN-β单抗完全去除,被IFN-α单抗部分去除TNF-α的抗病毒效应。TNF--α中和试验的结果提示:TNF抗病毒活性仍为IFN-β诱生所介导。  相似文献   
55.
癌的基因治疗及现状邓小莉(河南省新乡市平原大学生物系,453003)一、致癌的原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1)环境因素环境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物理性的如各种射线,化学性的如试剂、农药、洗涤剂、色素、染料等,生物性的如病毒等致癌因子,它们在一定条件卞诱发...  相似文献   
56.
孕牛血清早孕因子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透析、离子交换层及聚丙烯凝胶电泳等手段从孕牛血清中分离纯化早孕因子(EPF)。EPF的活性用玫瑰花环抑制实验确定,其分子量用SDS-PAGE法测定,含量用Lowry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报道从睡眠剥夺(SD)48—72h的灵长类原宗(primitivestock)Tupaiabelangerichinensis(TBC)提取内源性“睡眠因子”(sleepfactor)S2C和S4B。收集的尿液经超滤,清液冻干经SephadexG15分离得到FractionⅠ-Ⅴ。活性测定发现Fraction-Ⅲ(S2C)呈现显著δ-增强促眠效应。经SephadexG25和SephadexLH20进一步净化的S4B也呈现显著δ-增强促眠效应。  相似文献   
58.
按照hM-CSF基因的序列,适当采用大肠杆菌的优选密码子,人工合成了M-CSF的基因。在合成中我们采用了分段克隆和顺次克隆的方法,在次级克隆中我们成功地使用多片段分组连接和多片段一次克隆战略,还尝试了多种单链战术,在表达载体的构建中,充分利用人工合成基因的灵活性,通过对N端6个氨基酸编码的变换及SD序列-ATG间距离的改变,获得了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重组体,表达的蛋白量的变换及SD序列-ATG间距  相似文献   
59.
牛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的融合表达及其产物的化学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寡核苷酸引导的定位突变,在人工全合成的第27位为Ile的牛生长激素释放因子[Ile27]bGRF(1-44)OH基因的5'端ATG后插入Trp密码子序列,并分别了构建了Pl promoter控制下、以β-半乳糖苷酶和protein A结合IgG domainB、C为载体蛋白的融合型基因表达质粒pBLE310和pBLPAE2D,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经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β-Gal  相似文献   
60.
高等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免疫亲近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火箭免疫电泳分析表明:大豆叶绿体抗体与大豆线粒体有免疫交叉反应,同时大豆线粒体抗体与大豆叶绿体也有免疫交叉反应,但是大豆线粒体的抗体与鼠肝线粒体之间无免疫交叉反应。这说明高等植物线粒体对叶绿体比之对动物线粒体在免疫特性上有更大的亲近性,亦即高等植物线粒体和高等植物的叶绿体有更大的同源性。经火箭免疫电泳、交叉免疫电泳和线状免疫电泳进一步分析表明:菠菜偶联因子抗体(AbCF_1)和大豆线粒体、大豆叶绿体间,大豆线粒体抗体与CF_1和大豆叶绿体之间,以及大豆叶绿体的抗体(AbC)与CF_1和大豆线粒体间有免疫交叉反应,说明两种换能器之间有免疫亲近性,并分别与CF_1存在免疫亲近性。这揭示两种换能器免疫亲近性的表现是由于存在共同物质基础所致,这内在共同物质基础是偶联因子。这个结果有力地支持高等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以及发生上存在同源性的观点,在理论上也为两种换能器的起源和演化上存在同源性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