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1.
目的:对直肠癌前切除术预防性回肠造瘘患者予以临床护理,并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接受直肠癌前切除术预防性回肠造瘘治疗患者护理前资料与接受直肠癌前切除术预防性回肠造瘘治疗后患者进行护理后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例病患资料进行分析,并观察患者临床护理结果。结果:我院患者接受护理后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对直肠癌前切除术预防性回肠造瘘患者予以临床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了患者痛苦,具有临床有效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季节气候的变化能够影响人体肠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这在中医学的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中都有 记载和证实,但是相关的机制并不清晰。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气候下大鼠空肠、回肠、结肠的IL-10 水平变化,从而从免疫功 能的角度探讨季节气候变化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根据北京地区气象资料,大致可将一年之中气候划分为五种季节气 候,分别由春、夏、长夏、秋和冬来代表;实验分为正常组和松果腺摘除模型组;分别把两组大鼠饲养五种正常自然季节气候下一 个月,然后用ELISA 方法检测大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IL-10 水平。结果:①正常组空肠IL-10水平在长夏季节明显升高(P<0. 001);② 回肠的IL-10 表达水平则是在长夏与冬季这两个季节含量最多(P<0.01, P<0.001);③ 结肠IL-10 含量则在冬季呈现出高 峰(P<0.01)。结论:季节气候变化对肠道功能的影响的机制与肠道免疫功能的季节性变化有关。具体表现在:① 肠道IL-10 水平 是有季节气候变化规律的,而且空肠、回肠和结肠表现出来的季节气候规律是不相同的。②松果腺参与了肠道免疫功能气候调 节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冷暴露介导小鼠回肠机械屏障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冷暴露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冷暴露组均置于(24±2)℃,湿度为40%的气候室内,冷暴露组小鼠每日移至(4±2)℃的气候室内3 h,连续冷暴露三周。三周后采集小鼠回肠组织,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小鼠回肠组织结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回肠组织紧密连接、炎症细胞因子、核因子-κB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冷暴露小鼠回肠组织环形肌层变薄,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绒毛长度变短,隐窝深度增大,出现组织纤维化;与对照组比较,冷暴露小鼠的回肠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 冷暴露能够损伤小鼠回肠组织紧密连接,破坏机械屏障的完整性,其机制与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豚鼠、兔回肠的未分离环肌,在电场刺激下,可发生缓慢的节律性收缩。此收缩可被纳洛酮完全消除,或被阿托品部分减弱。与此相反,亮脑啡肽和乙酰胆碱司使节律性收缩明显增强。此外,单独用乙酰胆碱(4.3—5.7μg/ml)或亮脑啡(1.4—2.8μg/ml)作用于分离环肌时,均未能使其发生任何收缩反应。但在乙酰胆碱4.3μg/ml作用的基础上,仅用1.4μg/ml的亮脑啡肽,或再用电场刺激时,则均能使其发生明显的收缩。上述结果提示,环肌的收缩可能需要脑啡肽和乙酰胆碱共同作用。本实验的结果还表明,脑啡肽对环肌收缩的作用与对纵肌相反,它使前者兴奋,使后者抑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结扎不同回肠血管分支的动物实验模型,即时及术后动态观察移植肠段存活和通畅情况,从动物实验的角度探讨回肠血供特征及血管蒂延长方法,为临床外科手术改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家兔12只,体重量2~2.5kg。麻醉、固定、备皮、切口选取等均相同,将家兔分别分为6组,根据回肠血管分支结扎处理不同,分为A、B、C、D、E、F组,每组2只。建立饲养观察表格,并于术后即刻及7天分别取末端回肠组织行HE染色,读取病理切片结果。结果:A、D实验组结果分别与C、F对照组结果不同,B、E实验组结果分别与C、F对照组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带一支血管蒂的移植肠段结扎远端一支二级血管肠段可存活;带二支血管蒂的移植肠段结扎远端一支一级血管肠段可存活。同时,结扎带一支血管蒂的移植肠段的一级血管不可保障肠段存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法尼酯衍生物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模型回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DM模型组(DM组)。腹腔注射STZ建立DM大鼠模型,NC组予无水乙醇生理盐水溶液腹腔注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XR在回肠组织m RNA表达水平。结果:(1)DM组FXR m RNA表达量减少、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平均血糖升高、体重下降与N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FXR m RNA表达量pearson相关分析:DM组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最终体重与最高体重相比下降的程度、最终体重与造模时体重相比下降的程度与FXR m RNA表达量呈负相关;(3)FXR m RNA表达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DM组平均血糖、最终体重与最高体重相比下降的程度、糖化血红蛋白对FXR m RNA表达量的影响大(P0.05),而NC组各个指标对FXR m RNA表达量无影响(P0.05)。结论:FXR表达异常与糖尿病的发病和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一氧化氮合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双重显示法,对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进行了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发现三种不同染色的神经元:(1)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占82%);(2)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占16%);(3)一氧化氮合酶和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占2%)。以上结果提示,一氧化氮可以与乙酰胆碱共存于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的少数神经元内。本文还对肠肌间神经丛内神经元的类型和一氧化氮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回肠代膀胱术与改良Mainz Ⅱ式尿流改道术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回肠代膀胱术与改良MainzⅡ式尿流改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膀胱全切术后采用回肠代膀胱术与改良MainzⅡ式尿流改道术,术后对患者控尿,贮尿囊容积、内压,影像学及血生化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回肠代膀胱组49例患者,术后白天控尿良好者44例,夜间控尿良好者42例,容量300-460ml。充盈压12-18cm H_2O。改良MainzⅡ式组15例患者术后白天控尿良好者15例,容量310-500ml。充盈压13-16cmH_2O。结论:两种术式术后疗效均良好。回肠代膀胱生活质量更高,值得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19.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法及整装铺片技术,对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胃肠道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甘肃鼢鼠胃肠道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广泛,形态多样,神经元大小不同,阳性神经节与阳性神经纤维束形成网络;胃肠道不同部位NOS阳性神经元密度有差异,结肠最高,直肠次之.从十二指肠至回肠段,NOS阳性神经元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胃与空肠、十二指肠与盲肠间NOS阳性神经元密度无显著差异,其他各段之间差异显著.甘肃鼢鼠胃肠道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与其他已研究动物的分布模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Wang GS  Cui WW  Wu BY  Wang MW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8,24(3):334-337,I0004
目的:筛选人类正常胃肠道组织特异性高表达基因.方法:以公开发表的人类正常组织基因表达数据库资料为研究对象,应用单侧 Student T检验筛选胃、回肠和结肠组织的特异性高表达基因.Ingenuity软件和KEGG分析特异性高表达基因相关的生理功能;Cluster软件分析胃特异性高表达基因谱在胃癌基因数据库中的表达特征.结果:筛选出胃高表达基因196个,回肠高表达基因203个,结肠高表达基因224个,高表达基因的功能与胃肠道的主要生理功能相吻合.筛选出的正常胃肠高表达基因中含有一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系统聚类分析发现胃特异性高表达基因在胃癌数据库的胃正常组织中高表达,而相应的胃癌组织低表达,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可以完好聚类分组,并且可以区分中分化和低分化胃癌.结论:人类正常胃、回肠和结肠具有组织特异的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高表达基因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