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7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侵染厦门地区蝴蝶兰的建兰花叶病毒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公布的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方法分离克隆了厦门蝴蝶兰CyMV的病毒分离物,获得完整的CP基因序列,并与来自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的病毒分离物进行同源性分析,其同源性均达96%以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厦门的病毒分离物与中国台湾、韩国、印度的分离物成簇,而福建、北京和新加坡的病毒分离物独立形成另一簇。  相似文献   
982.
姜攀  王明元  卢静婵 《菌物学报》2012,31(5):676-689
为了解闽南地区药用植物根围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分布,作者调查了福建省漳州市20种常见药用植物根围的AM真菌。从福建省漳州市小溪镇、国强乡等地共分离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 12种、原囊霉属Archaeospora 1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 2种、球囊霉属Glomus 42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 9种,其中沙生球囊霉Glomus arenarium、金黄球囊霉Glomus aureum和厚皮球囊霉Glomus callosum等3种为我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83.
针对蝴蝶兰叶片蛋白质含量少且含有大量色素和酚等干扰物质的特点,通过对总蛋白提取方法、银染方法的改进,以及双向电泳实验条件的比较选择,初步建立一套适用于蝴蝶兰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  相似文献   
984.
苏晓红  刘晓  吴佳  魏艳红  王云霞  邢连喜 《昆虫学报》2011,54(10):1104-1110
为探讨凋亡调节因子Bcl-2和Bax蛋白对白蚁生殖蚁和工蚁性腺发育的影响, 揭示白蚁生殖品级与非生殖品级性腺发育的调节机理, 以尖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aculabialis为研究对象, 运用免疫细胞化学定位方法对生殖蚁和工蚁精子发生过程中的Bcl-2和Bax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生殖蚁和工蚁精子发生过程中从精原细胞至精子时期均有Bcl-2-like和Bax-like的阳性表达。生殖蚁的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和精子中Bcl-2-like阳性表达率较高, 而在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阳性率较低; 工蚁在次级精母细胞中最高, 在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较低。除初级精母细胞期外, 工蚁生殖细胞其他发育阶段Bax-like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生殖蚁同一阶段生殖细胞。生殖蚁的生殖细胞在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时期Bax-like阳性表达率较高, 发育至精子时期阳性率最低; 工蚁在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和精子时期Bax-like表达率较高, 在初级精母细胞中表达率最低。在精子发生过程中, 生殖蚁生殖细胞Bax/Bcl表达量比值逐步下降; 而工蚁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Bax/Bcl表达量比值仅在次级精母细胞期下降, 其他发育时期均升高; 根据Bax/Bcl判断, 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是生殖蚁精子发生过程中主要的凋亡点, 而工蚁除了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外, 精子细胞和精子也是主要的凋亡目标。研究结果表明, 白蚁生殖细胞凋亡与其他动物一样受Bcl-2家族的调节, 在精子发生过程中Bcl-2-like和Bax-like表达具有动态变化规律, 正是这种变化调控生殖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或死; Bcl-2-like和Bax-like对生殖细胞凋亡调节不仅在精子发生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可能与工蚁品级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85.
小麦根系三维形态建模及可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物三维形态建模和可视化技术是数字植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构建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小麦根系三维形态模型,并实现小麦根系生长的可视化.基于小麦根系生长的可视化技术框架,首先构建了小麦根轴的三维显示模型,包括根轴生长模型、分枝几何模型和根轴曲线模型;然后结合根系拓扑结构,确定相应的图元,利用根系形态模型输出的形态特征参数,对整个小麦根系进行三维重构;最后基于OpenGL图形平台,综合纹理映射、光照渲染、碰撞检测等真实感处理手段,实现了小麦根系生长的三维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模型输出的根系真实感较强,能较好地实现不同品种、水分和氮素条件下小麦根系的三维可视化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可视化小麦生长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86.
酒药是绍兴黄酒酿造中使用的重要糖化发酵剂。2013年绍兴黄酒冬酿期间,从绍兴地区5个主要黄酒生产企业,采集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沈永和、女儿红及鉴湖等6个品牌酒药样本,在数量、种类和分布规律等方面对黄酒酒药内酵母菌物种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会稽山酒药和沈永和酒药蕴含酵母菌数量较多而且与其他样本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塔牌酒药中酵母菌数量显著少于其他5个品牌(P<0.05)。遵循酵母菌分类原则,从绍兴黄酒酒药中分离鉴定出3种酵母菌,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sp.。其中,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在6个品牌黄酒酒药内的分布占有绝对优势,该种酵母菌可能对绍兴黄酒酒药的生产性能来说至关重要。比较分析酒药中酵母菌物种资源,可以为阐明绍兴黄酒的发酵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7.
在海南省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分布有兰科Orchidaceae鳔唇兰属Cystorchis Blume,应为海南省的新记录属。海南省是该属在我国已被发现的第二个分布点。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濒危标准,无叶鳔唇兰C. aphylla属于D2级,应实施原地保护。  相似文献   
988.
对广东省内的唇柱苣苔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筛选出8个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类,并对其资源分布及观赏特性进行详细介绍,初步分析推广应用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989.
骨唇黄河鱼耳石早期形态发育和轮纹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骨唇黄河鱼仔稚鱼耳石在实验室养殖条件下的发育过程和生长特点,确证了轮纹沉积规律。结果表明,在14.0-17.8℃孵化条件下,微耳石和矢耳石在受精后96h 30min出现,星耳石在出膜后第16天出现。仔稚鱼生长过程中矢耳石形状变化较大,由出膜时的圆形发育到稳定时的箭矢状。微耳石由近圆形发育成贻贝形,其中心核位置随发育明显偏移。星耳石形状不规则,从出现时的心形发育成为星芒状。微耳石和矢耳石在前后轴方向上后区的生长快于前区(P0.05);在背腹轴方向上,微耳石腹区的生长快于背区(P0.05),矢耳石背区的生长快于腹区(P0.05),两对耳石的前后区半径之和与全长均呈线性相关。微耳石和矢耳石的第1个轮纹均在出膜后第2天形成,新增的轮纹数(微耳石IL,矢耳石IS)与出膜后的天数(D)表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方程分别为: IL=0.9911D-1.0008(R2=0.9971,n=220,P0.001)和IS=0.9925D-0.10873(R2=0.9919,n=161,P0.001),方程的斜率与1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对耳石轮纹沉积均呈日周期性,生长轮为日轮。研究结果丰富了骨唇黄河鱼的发育生物学资料,可为研究其自然种群早期生活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0.
外膜囊泡(OMVs)是由革兰阴性菌释放的一种囊泡状结构,在革兰阴性菌的生长、感染以及与周围环境交流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OMVs无活性、不能复制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被广泛应用于新型疫苗的研究。但天然OMVs产量低,无法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OMVs产量提升是OMVs疫苗产业化要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本文主要从细菌基因改造、生长培养条件优化和OMVs生产纯化工艺优化3个方面对提升OMVs产量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OMVs疫苗产业化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