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甲苯胺蓝—O对未脱蜡植物组织切片的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苯胺蓝┐O对未脱蜡植物组织切片的染色张仲鸣崔克明樊拥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1)STAININGPLANTMATERIALSECTIONWITHTOLUIDINEBLUEOBEFOREREMOVALOFPARAFFINZhangZ...  相似文献   
102.
对具尾蓝隐藻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的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证明具尾蓝隐藻具有明显的纵沟,细胞顶端具圆形凹口,表明该种有“口沟”存在。从而澄清了文献上对该种有无“口沟”相互矛盾或模糊不清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3.
苦槛蓝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槛蓝属(Myoporum)是隶属于苦槛蓝科的双子叶植物。此属植物共约32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例如我国和日本)、大洋洲(例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岛和印度洋的毛里求斯等地。我国只有苦槛蓝(M.bonti-oides)一种,产两广、福建和台湾的海边。在澳大利亚南部和东部的温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该属植物分布很广,少数还分布于干旱地区或北部的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104.
肖亚中  张洁 《生物学杂志》1996,13(5):23-23,42
对栀子蓝色素摇瓶发酵生产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栀子基质溶液中添加1.5%的可溶性淀粉、0.75%的胰蛋白胨和0.10%的MgSO4,可使栀子蓝色素的摇瓶产量提高15.6%。  相似文献   
105.
西藏裸大麦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西藏当前大面积种植的9个裸大麦品种, 运用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其主要性状的平均数、变异系数、广义遗传率、相关遗传率、遗传相关系数及表型相关系数,为提高今后育种效率提供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106.
TissueCultureofZygoticEmbryosofIntergenericHybridizationBetweenBrassicacampestrisandRaphanussativusvar.raphanistroidesWUYan-You,JIANGJiu-Yu(InstituteofGeochemstry,TheChimeseAcademyofScience,Guiyang550002)1植物名称白菜型油菜(Brassicacam-pestris)品种川油8号(2n=20)和蓝花子(Raphanussativusvar.raphanistroidesMakino,2n=18)。2材料类别白菜型油菜作母本,蓝花子作父本,人工授粉22d“萝卜”角果中的未成熟杂种胚。3培养条件分化培养基为MS+6-BA2mg/L(单位下同)+NAA0.1;生根培…  相似文献   
107.
从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的藻胆体中分离出四种不同光谱形式的变藻蓝蛋白(APC)复合物:APⅠ、APⅡ、APⅢ、APB,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先谱(室温和低温)以及荧光激发偏振光谱比较了APC复合物三聚体和单体的光谱特性。四种APC复合物三聚体的最大吸收和最大发射峰位置各不相同,APⅡ和APⅢ位于短波区(最大吸收波长在~650nm.最大发射波长在662~664nm),APⅠ和APB位于长波区(最大吸收波长在~655nm,最大发射波长在~680nm),低温下的荧光发射光谱均有红移。在能量传递中,各种不同形式的APC复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以实现能量的高效传递:APⅡ和APⅢ是能量传递的中介,APⅠ和APB作为终端发射基因,分别将激发能传给反应中心。通过荧光激发偏振光谱研究了四种APC复合物及其单体内各色团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能量传递中的取向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8.
对一株野生型的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Ft1和从Ft1出发经原生质体再生筛选出的菌株R45进行了摇瓶发酵产普罗蓝糖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45无论从形态,菌体生长情况,还是从普罗蓝糖的产量,黑色素的产生等方面都与亲株Ft1有明显的区别,说明R45是一株具有一定生产价值的变异菌株.  相似文献   
109.
为确定兔眼蓝浆果( Vaccinium ashei Reade)不同品种苗期的适宜施氮量,以兔眼蓝浆果早熟品种‘阿拉帕哈’(‘Alapha’)、中熟品种‘园蓝’(‘Gardenblue’)和晚熟品种‘芭尔德温’(‘Baldwin’)的组培苗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氮浓度(0、1、2和4 mmol·L-1)对幼苗生长、根和叶中全氮含量、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0 mmol·L-1氮)相比,经1、2和4 mmol·L-1氮处理后3个兔眼蓝浆果品种的单株茎叶干质量显著增加,根冠比显著降低;但品种‘园蓝’的单株根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另2个品种的单株根干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随着营养液中氮浓度的提高,3个兔眼蓝浆果品种根的全氮含量及品种‘阿拉帕哈’叶的全氮含量均逐渐增加,且在4 mmol·L-1氮处理下最高;品种‘园蓝’和‘芭尔德温’叶的全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2 mmol·L-1氮处理下最高;各处理组根和叶的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经1、2和4 mmol·L-1氮处理后,3个兔眼蓝浆果品种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 )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组中,品种‘园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胞间CO2浓度( Ci)和蒸腾速率( Tr)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芭尔德温’叶片的Pn值在4 mmol·L-1氮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Gs和Tr值在2 mmol·L-1氮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Ci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品种‘阿拉帕哈’叶片的Pn值在1和4 mmol·L-1氮处理下显著提高,Gs值在1 mmol·L-1氮处理下显著提高,Tr值在1和2 mmol·L-1氮处理下显著提高,而Ci值则在4 mmol·L-1氮处理下显著降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适度增施氮肥可提高兔眼蓝浆果不同品种幼苗的茎叶生长、改善其光合性能,但对根系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营养生长期兔眼蓝浆果不同品种的需氮量存在差异,其中品种‘园蓝’更适宜高氮环境,而施用少量氮肥即可促进品种‘芭尔德温’和‘阿拉帕哈’幼苗地上部分生长。  相似文献   
110.
随着生物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持续深入研究,出现了多种医学诊断和治疗新方法,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更大的保证,其中纳米生物技术在生物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基于纳米技术,开发传统材料的生物医学新应用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普鲁士蓝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蓝色染料,其制备过程简单、绿色、成本低,化学结构稳定,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光学以及磁性等性能,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普鲁士蓝开始在生物医学诊断和治疗领域中崭露头角,它已经成功的被开发为新型的核磁共振造影剂和光声成像造影剂,并且在药物输送系统和光热治疗等领域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开发基于纳米技术的普鲁士蓝的生物医学应用已经成为极具吸引力的研究方向。本文对普鲁士蓝在生物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