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猪尾鼠的分类,分布与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猪尾鼠(Typhlompscinereus)的亚种分化、分布和亚种间的相互关系作了研究。它被划分为5个亚种.其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上游一带的猪尾鼠为一新亚种(大娄山亚种,T.c.daloushanensis),以脑颅较隆突、眶间较窄、鼻骨后缘止于颌额缝之前为其特征;广西珠江以南的猪尾鼠为另一新亚种(广西亚种,T.c.guangxiensis),以腹面污黄色,脑颅高隆而宽阔为其特征。通过对22个可数性状和测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亚种可分为两组,其中,越南北部的沙巴亚种和广西南部的广西亚种为一组,性状相对特化;长江流域的大娄山亚种、云南的景东亚种和华东地区的指名亚种为另一组,性状相对原始。后一亚种组小,大娄山亚种和景东亚种有较多的相似性,关系比较密切,指名亚种保有较多的原始特征。猪尾鼠起源于更新世早期,起源地可能是华南大陆。现今的猪尾鼠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分布几乎是连续的,向北可分布到秦岭南坡和甘肃南部,向酉到滇中哀牢山。江河的阻隔和地带性环境气候的差异和变化可能是导致猪尾鼠亚种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2.
广东省赤麂的一新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赤麂(Muntiacusmuntjak)标本138号,发现分布于广东省的赤麂与国内已知诸亚种存在显著的差异,应为一新亚种。该亚种体型中等;后足明显地短;头骨大小中等,但眶间宽明显较宽;犬齿和角柄相对较长,且颏腺不明显;体毛呈浅棕黄色;四肢蹄缘无异色等。  相似文献   
133.
鱖属鱼类一新亚种(鲤科:雅罗鱼亚科)罗云林(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新亚种,属ANEWSUBSPECIESOFFISHESOFPHOXINUS(CYPRINIDAE:LEUCISCINAE)¥LuoYunlin(Instit...  相似文献   
134.
135.
本文记述陕西省环蝶属Neptis Fabricius 1新亚种-茂环峡蝶宁陕亚种N.nemorosa ningshanensis,s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36.
黄鼠体蚤和宿主密度的年间动态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仲来  张耀星 《昆虫学报》1997,40(2):166-170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乌宁巴图苏木1981-1993年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密度和体蚤指数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共检体蚤10种,其中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Citelloilus tesquorum mongoJicus(72.38%)和光亮额蚤Fronto Psylla luculenta(18.03%)分别为优势和次优势蚤种,阿巴盖新蚤Neopsylla abagaitui、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atifor-mis为常见种,余为少见种。宿主密度与蚤指数均呈指数增长,鼠密度与蚤指数的关系是极为显著的(P<0.0001),关系为鼠密度=exp(-0.6206十0.1989t),蚤指数=1.6109+0.8997(鼠密度)。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比例的高低显著地影响体蚤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宿主 密度与染蚤率呈正相关关系(P相似文献   
137.
【目的】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是工业上生产透明质酸的主要菌种,该菌能产生引起宿主细胞溶血的链球菌溶血素S(streptolysin S,SLS)毒素,因而其产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所担心的问题。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构建不产SLS的透明质酸生产工程菌,同时探讨溶血素sag A基因缺失对菌株透明质酸合成和其他毒力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温度敏感/自杀性质粒p JR700载体系统,构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ag A基因缺失突变株;通过PCR扩增,溶血平板和SLS含量测定等方法确定sag A基因缺失;采用分光光度、SDS-PAGE和细胞毒性试验等分析方法,对野生菌株和sag A基因缺失突变菌株透明质酸含量、透明质酸分子量、溶血素Hylc、透明质酸分解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和菌体表面蛋白等相关毒力因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获得了透明质酸产量提高30%而溶血活性极低的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ag A基因缺失突变株。该突变株与野生菌株相比较,透明质酸分解酶活性增加而透明质酸相对分子量降低,此外,与毒力相关的表面蛋白含量、溶血素Hylc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活性也显著降低。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野生菌株与sag A基因缺失突变菌株的培养物上清液,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马链球菌兽疫亚种中sag A不仅是表达溶血素SLS的基因,同时sag A基因对菌株透明质酸合成、透明质酸分解酶、菌体表面蛋白、溶血素Hylc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等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8.
云南青鳉鱼类的分类和分布(鳉形目:青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研究,云南的青鳉鱼类有2种:(1)分布于西双版纳的小青鏘 Oryzias minutillus Smith为中国境内首次记录;(2)另一种是新亚种,定名中华青鳉 Oryzias latipes sinentis subsp.nov.广泛分布于云南及中国其他地区。本新亚种与产自日本的指名亚种日本青鳉 Oryzias latipes latipes Temminck et Schlegel的主要区别在于:本新亚种的第一肋骨连接第二而不是第三脊椎骨上;平均脊椎骨数为29.2±0.6而不是30.3±0.5;胸鳍条多数为9而不是多数为10枚;染色体数目2n=46而不是2n=48。这些差异,明显地表示了由于地理隔离而引起的亚种分化。  相似文献   
139.
王懋钦  黄孝龙 《兽类学报》1989,9(3):173-175
作者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研究喜马拉雅旱獭的核型。染色体数目,2n=38。常染色体中有24个中着丝粒和亚中着丝粒染色体;12个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X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0.
丘华兴   《广西植物》1989,9(3):193-195
<正> 作者于1985—1986年在广东省汕头市普查中草药资源期间,曾注意到一种具香味的草药,据具花的标本;其花柱3裂,柱头为杯状集粉杯围绕,确认为离根香属(Calogyne R.Br.)植物。此后,陆续查阅华南植物研究所(SCBI)、厦门大学生物系(XMU)和广西中医药研究所(GXMI)收藏的最近30年来我国植物学工作者采集的标本,澄清本属植物分布于我国的福建、广东、海南和广西;毗邻我国广西的越南(芒街)为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