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肾叶天胡荽(Hydrocotyle wigordi Maxim.)精油超临界CO2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用GC—MS分析技术对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初步探讨了肾叶天胡荽精油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肾叶天胡荽精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0℃、解析压力5MPa、解析温度40℃、萃取时间75min、CO2流量34—36L·h^-1,精油得率最高可达5.32%。从精油中共鉴定出19种成分,总相对含量达到89.266%,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64.302%)。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的肾叶天胡荽精油对小菜蛾2龄幼虫有一定的触杀作用,20g·L^-1精油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24h校正死亡率高达90.00%。  相似文献   
62.
孜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综述了孜然在化学成分、医疗、食品、农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其在杀虫、抑菌方面的研究概况,以期为孜然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研究和综合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
几种药用植物精油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作用浓度为0:7-4.0μL/mL的南方药用植物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和蛇床(Cnidium monnier(L.)Cusson)的精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叶桉、广藿香和香茅精油对串珠镰刀病菌(Fussarium moniliforme)、玉米弯孢霉菌(Curvjlaria lunata)对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活性,其中,香茅精油在浓度为3.3μL/mL时,能完全抑制大部分供试真菌的生长。但不同精油对于各病原真菌的抑制率有一定差异。本研究为复合植物精油抗真菌农药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小菜蛾对薇甘菊挥发油、芋烯、α-松油烯、里哪醇、β-石竹烯、马鞭草烯酮6种挥发物嗅觉反应,在网室,比较了挥发油及5种挥发物对小菜蛾雌虫产卵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薇甘菊挥发油不仅对小菜蛾成虫有明显的驱避作用,而且能显著地减少其成虫在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量。薇甘菊挥发油所含的5种挥发性化合物中芋烯、α-松油烯和里哪醇表现出较强的驱避效果(流量为100-180mL/min)和产卵抑制作用(剂量为10-20μL/株),而小菜蛾对马鞭草烯酮和β-石竹烯的嗅觉反应以及小菜蛾在这两种化合物处理的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5.
赤楠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赤楠叶精油,得率约0.51%,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石竹烯(37.623%)、α-瑟林烯(9.627%)、β-瑟林烯(9.408%)、柯巴烯(5.360%)等。抗菌实验显示该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藤黄八叠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抑杀活性。  相似文献   
66.
植物精油对烟草甲害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密闭熏蒸方法,测定了多种植物精油对烟草甲害虫的熏杀活性.结果表明供试植物精油之间对同一害虫存在着较大差异,而供试精油桉叶油、大叶留兰香油、小叶留兰香油、冬青油对该种害虫具有很高的熏杀毒力.植物精油是极有开发利用前景的植物性杀虫剂.  相似文献   
67.
3种植物精油对霉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肉桂 ( Cinnamomum cassia Presl)别名连桂 ,属樟科樟属 ,常绿乔木 ,高 1 0~ 1 5m,多为栽培 ,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 ,云南、福建等省亦有分布。人们可从其叶、枝或树皮、籽中提取精油 ,精油主要用于医药及食品香精[1 ] 。山苍子 [Litsea cubeba ( Lour.) Pers]别名山鸡椒、木姜子 ,属樟科木姜子属 ,落叶灌木和乔木 ,高 8~ 1 0 m,果期 7~ 8月份 ,我国长江以南各省都有分布。民间广泛使用水蒸汽蒸馏法 ,从其果实中提制精油 ,精油主要用于调配食品、化妆品香精 ,合成其它原料及维生素 [2 ]。丁子香 [Stzygium aromaticum( Linn.)Merr.et…  相似文献   
68.
69.
孙泓  李慧  詹亚光  李杨 《应用生态学报》2018,29(5):1653-1659
植物叶际微生物多样性是目前植物-微生物关系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影响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以生长在3处生境的桂花和夹竹桃为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2种植物叶际细菌的群落结构,探讨影响植物叶际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来自3处生境的2种植物叶际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构成叶际细菌群落的优势门主要包括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衣原体门、蓝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优势属主要包括甲基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薄层杆属、Polaromonas和无毛螺旋体属.植物种类、生境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能显著影响叶际细菌群落结构,其中生境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0.
余豪  莫建初  黄求应  廖敏 《广西植物》2018,38(4):420-427
为筛选出高效防治黑翅土白蚁的天然植物精油,减少有机合成农药的使用,该文研究了大蒜精油、肉桂油、丁香油和印楝素油四种植物精油对黑翅土白蚁的触杀效果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的浓度为5和10 mg·m L~(-1)时,处理2 h后,黑翅土白蚁的校正死亡率达100%,而相同浓度的印楝素油和对照处理的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低于5%。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浓度为1.25和2.5 mg·m L~(-1)的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处理6 h时,黑翅土白蚁的校正死亡率仍达100%,而此时对应的印楝素油和对照处理的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仅为10%,说明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对黑翅土白蚁具有较强的触杀效果。大蒜精油、丁香油和肉桂油在处理黑翅土白蚁2 h后LC_(50)值(半致死量)分别为1.572、1.05和1.03mg·m L~(-1),说明肉桂油对黑翅土白蚁的毒性相对最大,触杀效果最好。此外,10 mg·m L~(-1)的大蒜精油、肉桂油、丁香油和印楝素油的驱避试验表明,处理4、6、8和12 h后,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三精油处理区的黑翅土白蚁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区的,驱避率总体93%,而对应的印楝素油的驱避率总体28.5%,表明大蒜精油、丁香油和肉桂油三种植物精油对黑翅土白蚁均有显著的驱避活性。综上可知,四种植物精油中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在防治黑翅土白蚁方面应用潜力很好,是开发绿色环保白蚁防治药剂的可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