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在某种程度上维持在特定的水平上,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J"型曲线和"S"曲线只研究了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对于两种曲线产生的条件是":J"型增长曲线一般出现在理想条件下,自然条件下的种群很少出现"J"型增长曲线。某种群迁入一个比较适宜的环境中,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J"型增长曲线,由于环境阻力的限制作用,最终形成"S"型增长曲线。而对两种数学模型隐含的种群数量变化中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认识仍然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72.
以浓度分别为1.0×106、2.0×106、4.0×106和8.0×106cells·mL-1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轮虫食物,在25℃下,应用群体累积培养和单个体培养法研究了食物浓度对采自新安江水域(屯溪段)的萼花臂尾轮虫的种群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食物浓度对轮虫的种群增长率和休眠卵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均表现为低食物浓度下(≤4.0×106cells·mL-1)萼花臂尾轮虫的种群增长率和休眠卵产量较小且无差异,高食物浓度下(8.0×106cells·mL-1)轮虫的种群增长率和休眠卵产量较大;食物浓度对轮虫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受精率无显著影响;在食物浓度为4.0×106cells·mL-1时萼花臂尾轮虫的净生殖率最大,世代时间最长,而其内禀增长率在食物浓度为1.0×106cells·mL-1时最小;在食物浓度为8.0×106cells·mL-1时平均寿命和生命期望最长。  相似文献   
73.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1):85-89
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和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其中前者为引进种类,后者为本地种类。本文在室内25℃条件下,以粉螨为食料饲养胡瓜新小绥螨,以二斑叶螨为食料饲养尼氏真绥螨,组建生殖率表,结果表明:胡瓜新小绥螨的产卵量(平均36.35±5.56粒/雌)、內禀增长率(rm=0.0942)、周限增长率(λ=1.0988)均高于尼氏真绥螨的平均产卵量29.78±3.11粒/雌、内禀增长率rm=0.0827、周限增长率λ=1.0863,且种群倍增时间(t=7.35 d)也较尼氏真绥螨(t=8.38 d)短。通过各参数的比较,在恒温25℃条件下,胡瓜新小绥螨具有较大的生殖潜力。在以桔全爪螨为食料,进行混合饲养时,两种捕食螨的种群增长均受到抑制,而尼氏真绥螨受到的抑制更明显。说明胡瓜新小绥螨竞争力强于尼氏真绥螨。  相似文献   
74.
黄林  刘昌利  韦传宝  夏林 《生态学报》2011,31(24):7632-7638
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动物,运用3d种群增长和4d休眠卵产量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氰菊酯(31.25、62.5、125、250、500、1000 μg/L和2000 μg/L)和溴氰菊酯(15.63、31.25、62.5、125、250μg/L和500 μg/L)对轮虫生殖的影响.结果显示,氯氰菊酯浓度对轮虫种群增长率、轮虫种群中的OF/NOF值和MF/AF值、混交率和休眠卵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均<0.001),但对轮虫混交雌体受精率无显著的影响(P>0.05);溴氰菊酯浓度对轮虫种群增长率、轮虫种群中的MF/AF值、混交率和休眠卵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均<0.05),但对轮虫种群中的OF/NOF值和混交雌体受精率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1.25-125 μg/L的氯氰菊酯和除31.25 μg/L外所有浓度的溴氰菊酯都显著升高了轮虫的种群增长率,而1000 μg/L和2000 μg/L的氯氰菊酯却显著降低了轮虫的种群增长率;500 μg/L的氯氰菊酯使轮虫种群中的带卵雌体数/不带卵雌体数显著升高,而各浓度的溴氰菊酯对其无显著影响;62.5 μg/L和125 μg/L的氯氰菊酯显著升高了轮虫种群中的混交雌体数/非混交雌体数,而15.63 μg/L的溴氰菊酯却显著降低了轮虫种群中的混交雌体数/非混交雌体数;62.5-250 μg/L的氯氰菊酯显著升高了轮虫混交率,而500-2000 μg/L的氯氰菊酯以及15.63、31.25、250 μg/L和500μg/L的溴氰菊酯却均显著降低了轮虫混交率;62.5 μg/L和125 μg/L的氯氰菊酯以及15.63 μg/L和125 μg/L的溴氰菊酯均显著升高了轮虫的休眠卵产量.包括空白对照组在内,所有测试液内的轮虫混交雌体受精率均为零.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氯氰菊酯浓度与轮虫的种群增长率、轮虫种群中的混交雌体数/非混交雌体数及轮虫混交率间均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5.
熊晶  谢志才  蒋小明  胡炜  张堂林  舒少武 《生态学报》2011,31(23):7112-7118
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对转基因鱼试验湖泊铜锈环棱螺的种群生态学进行了周年研究.铜锈环棱螺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8.96个/m2和17.33 g/m2,丰度最高值出现在4月(34.29个/m2和54.51 g/m2),其次为12月(25.1个/m2和36.18g/m2).试验湖泊中铜锈环棱螺在4-7月繁殖,种群中含有4个年龄组,其中2008年龄组占绝对优势.铜锈环棱螺壳长-体重方程为:lg Ww=2.8791 x 1g SL-3.4227,使用瞬时生长法测算试验湖泊铜锈环棱螺的周年生产量,带壳湿重为12.72g·m-2·a-1,去壳干重为0.74 g·m-2·a-1,P/B系数为0.42.估算试验湖泊2005年至2009年铜锈环棱螺生产量(去壳干重)分别为2.24,2.49,1.50和0.74 g·m-2·a-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总氮对铜锈环棱螺的次级生产量有显著影响,转基因鲤的捕食压力也可能是影响铜锈环棱螺生产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6.
在同一湿度(53%RH)不同温度(14℃、17℃、20℃、23℃、26℃、29℃、32℃、35℃及同一温度(26℃)不同湿度(30%RH、53%RH、75.5%RH、85%RH、92.5%RH、100%RH)组合条件下,测定了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Aculops lycopersici (Massee)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湿度对该螨存活率有明显影响,以23℃(53%RH)和75.5%RH(26℃)条件下最高,分别为89.9%和87.1%; 其发育历期较短,在14~35℃和30%~100%RH范围内,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随湿度升高而延长; 番茄刺皮瘿螨的发育起点温度较高,卵、若螨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51、9.02和9.15℃。完成一代需要105.56日·度。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的繁殖力有明显影响,产卵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随湿度升高而延长; 产卵量在26℃(53%RH)和53%RH(26℃)下最高,每头雌虫产卵分别为44.3粒和42.2粒; 26℃(53%RH)和53%RH(26℃)条件下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最高,分别为0.2645和0.2669。结果表明,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为温度26~29℃、相对湿度53%~75%。  相似文献   
77.
Cd++对草履虫种群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好远  郝家胜  靳璐 《生物学杂志》2006,23(1):19-21,30
通过研究20℃培养条件下Cd 对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种群毒性影响,结果表明:Cd 对草履虫的24hLC50为0.3294mg/L,Cd 浓度对草履虫的种群增长率有极显著影响,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高浓度组(0.25和0.30mg/L)下草履虫的种群增长率显著小于低浓度下(0.05、0.15和0.20mg/L)的值。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草履虫种群增长率(Y,/d)与Cd 浓度(X,mg/L)之间呈曲线相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草履虫种群增长率随Cd 浓度的升高而呈增大,但高的Cd 浓度显著地降低了草履虫的种群增长率;当Cd 浓度为0.1179mg/L时,草履虫种群有最大增长率1.5442/d。各浓度组与对照组之间的t-检验结果表明在较低的Cd 浓度范围内(0.05、0.10和0.15mg/L)草履虫的种群增长率显著大于对照组的值,而Cd 浓度为0.30mg/L时的草履虫种群增长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值。  相似文献   
78.
研究离散的单种群增长模型x_(n+1)=x_nexp(rn (1-x_(n-k))/(1-cx_(n-k))),n=0,1,2,…,(*)的解的振动性,其中{r_n)_(n=1)~∞是任意实序列,k是正整数,0<相似文献   
79.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关于种群数量增长的"S"形曲线的斜率称为"增长率"还是"增长速率",一直存在争论.从种群数量增长的3种基本数学模型入手,结合中、英文对照,从这些争论的源头出发,通过总结对比,辨析2种表述方式的合理性.对相关的几个生态学参数进行对比归类,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应用单个体培养方法,以浓度为3.0×106 cells·ml-1的斜生栅藻为食物,在18 ℃、23 ℃、28 ℃和33 ℃的温度梯度下比较了镰形臂尾轮虫和尾突尾轮虫的生活史特征.结果表明:18 ℃和23 ℃下,尾突臂尾轮虫的生殖期和平均寿命均显著长于镰形臂尾轮虫,产卵量也显著大于镰形臂尾轮虫;28 ℃下,2种轮虫的各主要发育阶段历时、平均寿命和产卵量均无显著差异;33 ℃下,镰形臂尾轮虫的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历时以及平均寿命均显著长于尾突臂尾轮虫,产卵量显著大于尾突臂尾轮虫.18 ℃下,尾突臂尾轮虫的生命期望、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显著大于镰形臂尾轮虫;23 ℃和28 ℃下,尾突臂尾轮虫的生命期望显著长于镰形臂尾轮虫,而其他种群增长参数间均无显著差异;33 ℃下,镰形臂尾轮虫的世代时间、生命期望、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极显著大于尾突臂尾轮虫.2种轮虫的主要发育阶段历时、平均寿命、产卵量、世代时间、生命期望、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也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尾突臂尾轮虫更能适应较低的环境温度,而镰形臂尾轮虫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