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34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银丹心脑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但其机理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观察银丹心脑通对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探讨银丹心脑通的作用机理.方法:生长状态良好的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24h后收集细胞上清,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MMP-2、MMP-9的含量.结果:给药组不同剂量均能抑制MMP-2、MMP-9的表达(P<0.01-0.05),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银丹心脑通能够抑制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此实验为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1)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1)的变化情况及、肺炎未合并心衰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中的不同表达,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1)与疾病变化的关系及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2例肺炎合并心衰患者,同期收治的肺炎末合并心衰患者34例为阳性对照组,以及同期在门诊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患者为阴性对照组.在入院后24h之内评估心脏功能并检测血浆BNP及cTn1水平变化,以及心衰合并肺炎患者入院24h急性期及心衰恢复期BNP和cTn1水平的变化,比较BNP和cTn1在的不同表达.结果:心衰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患者BNP(378.14,142.53,0.74±0.15)和cTn1 (0.84,0.32,0.18)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H=140.67,H=30.14,P<0.001).心衰急性期与心衰恢复期BNP(378.14,140.32)和cTn1(0.84,0.04)水平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2.044,t=2.051,P< 0.05).结论:BNP与cTn1在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为高表达,显著高于肺炎未合并心衰患者,合并心衰与未合并心衰组的BNP与cTn1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表明BNP与cTn1的表达与病情呈正相关.且在肺炎合并心衰急性期的表达高于恢复期,表明BNP、cTnⅠ水平变化可为诊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肺炎合并心衰为急性期或慢性提高依据,可以为早期心功能衰竭提高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3.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健康或疾病状态息息相关,在营养摄取、免疫与内分泌调节、药物代谢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能通过微生物群-肠-脑轴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与多种中枢系统疾病相关。其中,孤独症是一类以社交障碍、刻板行为、兴趣狭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由于孤独症与胃肠道疾病之间联系紧密且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人们愈发关注肠道菌群在孤独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能够影响孤独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导致异常的行为表现并诱发胃肠症状等。本文总结了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因素,并从微生物群-肠-脑轴的角度讨论了肠道菌群影响孤独症的方式,同时介绍了孤独症患者肠道菌群疗法的有效性与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104.
前期研究脑表明,脑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是胶质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索靶向干预GSCs生长有可能成为脑胶质瘤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该研究旨在阐明两种药物ATRA和Y-分泌酶抑制剂DAPT协同抑制GSCs自我更新的生物学效应。通过用台盼蓝排染法、克隆球形成试验和免疫印迹分析了两种药物的单独使用或联用对GSC样细胞PGCl和PGC2生长、成球能力和自我更新以及干细胞标志物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单独使用ATRA对PGCl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PGC2生长几乎没有影响;DAPT对PGCs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ATRA。高浓度ATRA(80μmol/L)能诱导PGCs的分化,降低PGCs成球大小,且成球效率降至5%~8%,而正常对照组为32%~35%;同样,DAPT(40μmol/L)也能降低PGCs成球大小,且成球效率降至2%~3%;低浓度ATRA(20μmol/L)和DAPT(5gmol/L)对PGCs自我更新能力和干性没有明显影响,而联合使用后其明显降低PGCs的成球大小,且成球效率降至3%~5%,促进细胞凋亡,并且明显抑制了干细胞标志物Nestin、CDl33、Sox2、Oct4的表达,提高了分化标志物GFAP的表达。该研究证明了低浓度的ATRA和DAPT能协同抑制脑胶质瘤干细胞PGCs的自我更新。研究结果将为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大鼠脑动脉(BA)平滑肌细胞膜电流的异同。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SHR和Wistar大鼠BA平滑肌细胞在电流密度、电流组成以及自发性瞬时外向K+电流(STOCs)特性的异同。结果:①当指令电压为0、+20、+40和+60mV时,SHR与Wistar大鼠BA平滑肌细胞间电流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②SHR与Wistar大鼠BA平滑肌细胞膜电流都对1 mmol/L电压依赖的K+通道(Kv)阻断剂4AP和1 mmol/L大电导Ca2+激活K+通道(BKCa)阻断剂TEA敏感。③SHR的STOCs发放频率和电流幅度都远大于Wistar大鼠。1 mmol/LTEA基本完全阻断STOCs通道电流,而4-AP对STOCs没有影响。结论:SHR和Wistar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电流密度存在差异,两种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都由BKCa和Kv通道组成。SHR大鼠平滑肌细胞更易诱发由BKCa通道介导的STOCs。  相似文献   
106.
在过去的10年里,美国心脏学会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于2010年10月颁布了《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1]。新指南强调了早期心脏按压的重要性,简化了心肺复苏的流程,对心脏按压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心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成功率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患者长时间存活率并未提高,仍有25%~50%的心跳骤停患者虽然恢复了自主循环,但仅有2%~10%的患者不出现神经功能缺陷[2]。临床上心肺复苏后脑功能完全恢复非常少见。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米诺环素对改良Allen’s法造成的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脊髓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的影响,探讨米诺环素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4只,改良Allen’s法造成不完全脊髓损伤,根据实验需要可以分为3组,空白组,只打开脊柱椎板,不损伤;治疗组,大鼠脊髓损伤,并腹腔注射米诺环素;损伤组,大鼠脊髓损伤,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的后肢能力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并于不同时段(3d、7d,14d)取大鼠脊髓T8-9段采用逆转录PCR,以及免疫化学组织染色法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的表达。结果米诺环素能够明显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的功能,逆转录PCR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AB都能证实米诺环素治疗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显著增多。结论米诺环素在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的机制还应与其上调了大鼠体内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海人酸(kainic acid,KA)所致癫痫(epilepsy,EP)小鼠海马Ste20蛋白激酵素(MST3)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MST3在癫痫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小鼠,并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小鼠侧脑室注射2μL(100 ng/μL)KA,分别于术后3、8、24 h收集动物标本以进行检测。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MST3 mRNA含量和MST3蛋白动态表达变化,应用免疫组化观察MST3在海马的表达分布与特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组织内MST3mRNA的表达随时间持续升高,24 h达到高峰;MST3的蛋白表达也表现出同样的动态升高趋势;术后3~24 h的模型组海马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模型组MST3主要以海马齿状回、门回区、CA3区域表达增加为主,并且这些区域表达逐渐递增。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MST3表达水平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可能与神经元损伤造成的凋亡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提示MST3可能在癫痫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1月.6月收治的10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地高辛0.125mg/d;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地高辛用量改为O.0625mg/d,并予芪苈强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12服,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和比较两组心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8.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晚期与舒张早期充盈速度比(~E)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脑钠肽(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O.05),且观察组CO、S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发生洋地黄中毒3例,观察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并减少地高辛用量和洋地黄中毒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脑胶质瘤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40例脑胶质瘤复发患者,采用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统计记录治疗效果、生存期、治疗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40例患者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10例,恶化11例,总治疗有效率为47.5%,在消化道反应、血象异常、内分泌紊乱、感染发热、呼吸道炎症等项目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维持在低水平,3、9、15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7%、65.7%、40.0%,KPS评分为78.5± 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DC-CIK能提高脑胶质瘤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