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7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4521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358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553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具抗肿瘤活性放线菌菌株YIM 90022的分离和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从青海盐碱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兼性嗜碱放线菌YIM 90022,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具有很强的体外抗胃癌、肺癌、乳腺癌、皮肤癌、肾癌和子宫癌肿瘤细胞株活性。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YIM90022属于拟诺卡氏属(Nocardiopsis)的成员,与该属的4个有效发表种N.exhalansDSM 44407T,N.prasinaDSM43845T,N.metallicusDSM 44598T和N.listeriDSM 40297T系统发育关系最密切,与其分别以98.8%,98.5%,98.4%和97.8%的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聚为一簇。但菌株YIM 90022不与这4个有效种中任何一个单独相聚,形成了一个独立亚分枝。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化学分类特征,以及rep-PCR基因指纹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菌株YIM 90022可能为拟诺卡氏菌属的一个潜在新种。菌株YIM 90022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丰富,在酵母膏麦芽膏琼脂、燕麦片琼脂等培养基中产生可溶性色素。生长pH范围6.0~12.0,最适pH 8.5;能在含0~15%NaCl(W/V)的培养基上生长。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希瓦氏菌D14^T的厌氧腐殖质呼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证明,希瓦氏菌新种(ShewanellacinicaD14T)在厌氧条件下可以利用多种有机酸盐和甲苯等环境有毒污染物作为电子供体,以腐殖质作为唯一末端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即醌呼吸)。电子在细胞膜呼吸链的传递过程中,偶联能量的产生来支持菌体的生长,1mmol/LAQDS可支持细胞增殖约60倍。电子供体的氧化和唯一电子受体腐殖质还原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偶联过程,随着电子供体量的增加腐殖质还原的量也随之增加。典型呼吸链抑制剂诸如:抑制Fe-S中心的Cu2 ,甲基萘醌类似物标桩菌素,抑制甲基萘醌氧化型向还原型转化的双香豆素和细胞色素P450的专一抑制物甲吡酮等对腐殖质的还原有着极为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证明希瓦氏菌(Shewanellacinica)D14T可利用腐殖质进行厌氧呼吸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而D14T在进行腐殖质呼吸的同时,对于甲苯,苯胺等环境有毒物质的有效降解则具有着重要的环境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3.
门诊妇女阴道乳酸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抗生素类药物对妇女生殖道正常菌群乳酸菌的影响,为临床医生选用抗生素治疗妇科疾病提供初步参考,并为微生态学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K-B法(纸片扩散法),以临床采集到的12株阴道乳酸菌为试验菌,研究其对临床常用9大类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在所测试的抗生索中,试验菌对甲硝唑形成的耐药环直径最小,对头孢噻肟形成的耐药直径最大。除甲硝唑外不同菌株对不同抗生索形成的耐药环直径差异较大。结论在该试验的条件下,乳酸菌对甲硝唑耐药性最强,可作为治疗阴道感染的首选药物;乳酸菌对头孢噻肟最敏感,因而在治疗阴道感染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该药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对乳杆菌活菌制剂和甲硝唑联合用于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11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二组,分别予以乳杆菌活菌制剂局部用药加口服甲硝唑以及单独口服甲硝唑,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乳杆菌活菌制剂和甲硝唑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显著高于单用甲硝唑的疗效,且复发率低,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乳杆菌活菌制剂与甲硝唑联合用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效果比较好,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及深入.方法取痰、喉室的分泌物及喉癌术后气管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呼吸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中以白色念球菌居首位,其次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耳鼻喉科声带息肉患者喉室的病原菌中以草绿链球菌居首位,对阿莫西林-棒酸,头孢1、2代敏感.耳鼻喉科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中,既有革兰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又有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醋酸钙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较革兰阳性菌多,均对头孢他啶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由于细菌的分布特点不一,耐药性不一样,最好依据细菌学选择敏感抗生素,当病原菌不明时,需要经验用药时则根据其筛查出的细菌排序的流行趋势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996.
大肠埃希菌耐药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与多种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计算主要抗菌药物每百床日的用药频度(DDDs),以及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头孢哌酮和头孢克罗的用量呈负相关,与头孢他啶的用量呈正相关;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的用量里负相关;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哌拉西林用量呈正相关,与季度呈负相关;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与阿米卡星用量呈正相关;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与头孢他啶、去甲万古霉素用量呈负相关。结论在大肠埃希菌耐药水平和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阴道液中唾液酸酶活性、阴道加德纳菌及抗阴道加德纳菌的溶血素(anti-Gvh)IgA水平在细菌性阴道病(BV)的相关性。方法对15例健康人和60例临床诊断为BV的患者,取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唾液酸酶活性和anti-Gvh IgA水平测定及阴道加德纳菌(Gv)分离培养。唾液酸酶活性利用从底物-5溴-4氯-3吲哚基-α-D-N乙酰基神经氨酸(X-Neu5Ac)转化而得到的甲氧基苯酚的纳摩尔数来表示;anti-Gvh IgA通过ELISA法测定。结果BV组Gv活菌数(6.96 log CFU/g)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58 log CFU/g)(P<0.01)。BV组anti-GvhIgA(238.0±220.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75.0±40.16)(P<0.01)。BV组Gv分离率(86.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3.3%)(P<0.01)。45例临床诊断为BV的患者中,其中26例Gvh IgA(+),19例Gvh IgA(-);Gvh IgA(-)组阴道液中唾液酸酶活性(5.00±1.29)显著高于Gvh IgA(+)组(1.58±1.22)(P<0.01),2组的Gv的分离率和活菌数差异却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BV患者阴道内高活性的唾液酸酶与低水平anti-Gvh IgA和黏膜IgA破坏程度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998.
对基因工程菌1020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Mg2+、Mn2+、Zn2+三种金属离子可促进发酵产木聚糖酶。180 r.m in-1的摇床转速可满足70 mL/500 mL装液量的溶氧需求。最适培养温度为30℃,pH值为7.0。优化后的酶活为优化前的2.09倍。全细胞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表明该酶有两个最适pH值,分别为7.0与9.0。金属离子Ca2+,Fe3+,Fe2+对酶活有促进作用。pH7.0时Km为36.7095 mmol.L-1,Vm为0.3829 mmol.L-1.m in-1;pH9.0时Km29.9945mmol.L-1,Vm 0.2165 mmol.L-1.m in-1。  相似文献   
999.
183株志贺菌的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地区细菌性痢疾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83株志贺菌进行菌群分型及药敏分析。结果183株志贺菌有福氏志贺菌168株(91.8%);宋内志贺菌9株(4.9%);痢疾志贺菌4株(2.2%);鲍氏志贺菌2株(1.1%)。药敏试验显示志贺菌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严重;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诺氟沙星比较敏感。结论本地区志贺菌主要是福氏志贺菌Ⅱa,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00.
白腐菌对培养环境pH的调节及其产漆酶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种属白腐菌多孔菌属C1(Polyporussp.)、侧耳属B2(Pleurotussp.)、香菇属A3(Lentinusedodes)对培养环境pH的调节,及其与菌株产漆酶状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株白腐菌均可调节培养液酸化,培养环境的pH可分别由初始的4.5~5.0持续下降至培养结束时3.0~3.5水平,相应C1、B2、A3三者的漆酶合成与分泌在pH值较高(pH 4.5以上)时均表现较弱(酶活分别处于约1 500、200、50 U/mL以下的水平),在pH 3.2~4.5范围内的不同偏酸性条件下则得到较好表达(最高酶活分别达5 000、340、144 U/mL)。统计学分析指出,白腐菌调节环境pH状况与其产漆酶状况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但不同白腐菌调节培养环境pH的能力之间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