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0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24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状况,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复查的患者,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价,以同期30例绝经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优势菌以乳酸杆菌为主的,占41%;菌群密集度多在+ + ~+ + +,占52%;菌群多样性多在+ + ~+ + +,44% ;PH^4.5,占35% ;VVC阳性率为4% ;阴道毛滴虫阳性率为7% ;BV阳性率为5% ;微生态失调的发生率占69%。结论(1)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明显增高;(2)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的失调与肿瘤的种类、恶性程度、手术范围、卵巢去留等无关,但术后时间越长,阴道微生态失调率越高;(3)评价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环境的状况,对预防与治疗术后生殖道感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成人型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1月于解放军307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住院的成人烟雾病患者418例,根据是否合并后循环病变(大脑后动脉病变为主)分为合并后循环病变组130例,未合并后循环病变组为288例.分别记录患者的的性别、年龄、籍贯、临床表现类型、铃木分期、既往病史(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是否有烟雾病家族史.对其进行组间对比及logistic回归法进行变量分析.结果:阳性家族史是成人烟雾病患者合并后循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98,95%CI:1.103~13.776,P=0.035),而其余观察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相对于只存在前循环病变的患者,成人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的患者较易出现卒中及头痛,脑出血相对较少;此类患者于31-40岁组出现小高峰.结论:阳性家族史是成人烟雾病患者合并后循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临床表现较重,治疗后仍可出现反复卒中.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观察84名病理明确证实绝经后乳腺癌且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gR)阳性患者,口服依西美坦25 mg/d,服药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观察依西美坦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8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客观有效率为(23/84)27.4%;疾病控制率为(34/84)41%;并且绝经的方式,前期化疗,手术与否与疗效的关系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转移部位,前期内分泌治疗史可能对疗效有影响;依西美坦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依西美坦对乳腺癌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骨科病人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围手术期护理预防.方法:将400例骨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组200例,治疗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的助眠药和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进一步加强手术室管理,强化无菌观念,对改进手术室整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矫形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矫形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后路减压固定矫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和18个月的Cobb角、腰椎前凸角、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情况,SRS-22国际标准量表评分情况以及出血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18个月的Cobb角、腰椎前凸角分别为(16.8±5.16)°和(36.8±5.82)°,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0.2±6.61)°和(41.2±5.67)°,且均低于术前(P0.05),而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8个月的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显示,术后18月两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SRS-22国际标准评估量表显示,术后18个月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自我评价、精神状态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疼痛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疗效显著,且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矫形术在改善患者的腰椎侧凸程度、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方面优于单纯后路减压矫形内固定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SPR)后脑白质恢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二附院脑瘫中心择期行SPR手术治疗的PVL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正常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手术前后进行DTI检查,比较两组不同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术前观察组不同部位的F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胼胝体压部的AD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观察组不同部位的FA值均上升,胼胝体压部的ADC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R术能够明显控制PVL患儿的病情,且采用DTI成像技术能够客观地反应PVL患儿SPR术后脑白质恢复情况,对辅助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究根据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症状选择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9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124例,根据症状不同分A组和B组。A组62例患者腰背痛,接受长节段矫形内固定术;B组62例患者下肢症状明显,接受责任节段减压内固术。治疗期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节段数及腰前凸角度,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腰椎侧凸处的Cobb角,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节段数及腰前凸角度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和末次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及Cobb角均有明显好转(P0.05),两组治疗后和末次随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在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长节段矫形内固定术耗时长、术中出血量多,在治疗时应谨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8.
杨凯  李磊  龙光强  孟珍贵  李龙根  陈军文 《广西植物》2016,36(12):1519-1525
该研究以3年生三七成熟种子为材料,通过对三七种子种胚切片观察、抗氧化酶活性测定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分析,从生理、形态及转录组3个层面了解顽拗性三七种子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三七种子后熟0~40 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升高.后熟40 d时SOD、POD、CAT、APX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FPKM值分别为28、13、356、105,皆处于较高水平,此时观察到完整的细胞结构,种胚完成形态成熟,丙二醛(MDA)含量达到了最高值,说明三七种子内部抗氧化系统抵御氧化伤害最激烈,对水分胁迫造成的氧化伤害最为敏感.伴随后熟时间的延长,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造成细胞膜的降解,导致细胞功能丧失和畸形死亡,抗氧化系统酶活性降低不能有效抵御氧化伤害可能是导致顽拗性三七种子脱水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9.
孙颖  王蕾  杨雪  王阿香  何淼 《西北植物学报》2016,36(12):2433-2439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毛茛科植物侧金盏胚及胚乳发育进行了研究,以明确其胚胎发育的特征,为毛茛科植物的系统研究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侧金盏胚的发育属于柳叶菜型,胚乳发育为核型;初生胚乳核的分裂早于合子的第一次分裂。(2)种子成熟时,种胚尚未分化完全,尚处于球形胚后期或心形胚早期阶段,整个胚发育大约需要50~60d。(3)侧金盏种子存在明显的形态生理休眠现象,经后熟作用逐渐完成种胚的分化与生长,形成子叶形胚;侧金盏种子在相同处理条件下胚分化和发育的速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梗后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梗后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加rh-BNP,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Tn-I、Myo、CK-MB水平的变化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Tn-I、Myo、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23±0.10) vs.(0.16±0.08)、(27.54±3.86) vs.(21.62±2.54)、(70.82±9.25) vs.(61.28±8.33)](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情况总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P0.05)。结论:与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相比,静脉注射rh-BNP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梗后心衰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有效减低血清cTn-I、Myo、CK-MB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