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0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6671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519篇
  2020年   520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485篇
  2014年   658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667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770篇
  2008年   868篇
  2007年   648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615篇
  2004年   578篇
  2003年   481篇
  2002年   525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470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89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259篇
  1992年   270篇
  1991年   272篇
  1990年   258篇
  1989年   223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103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1篇
  1963年   5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人肌肌酸激酶胍变性时的失活与构象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二阶导数光谱、紫外差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监测手段,研究了人肌肌酸激酶在盐酸胍溶液中的构象变化。二阶导数光谱结果表明,若以6M盐酸胍中肌酸激酶酪氨酸残基的暴露程度为100%,则天然酶酪氨酸残基的暴露程度只有2%。而紫外差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与兔肌肌酸激酶的结果相似。比较不同胍浓度下人肌肌酸激酶的失活与构象变化,表明酶的失活先于构象变化。同时还测定了不同浓度胍溶液中人肌酶的失活与构象变化的速度常数。结果表明以几种方法测定的构象变化均为单相的一级过程,而酶的失活却呈现了由快慢两相组成的一级反应过程。比较同浓度胍溶液中的失活速度与构象变化速度,发现酶失活的快相反应速度常数比构象变化的速度常数大1—2个数量级,慢相速度常数与构象变化速度常数相近。上述结果进一步支持了酶的活性部位构象柔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52.
AS.CPU4复合酶的性质,酶系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3.
从石灰菌(Lactarius hysginus Fr.)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经物理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麦角甾醇(A)、硬脂酸甲脂(B)、N-苯基-2-萘胺(C)、24E-麦角甾7,22-二烯-6-酮一3β,5α-二醇(D)、庚酰胺(E)、24E-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F),其中化合物D作为天然产物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54.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依温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薛斌  谢春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2):87-91
本文报告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和动物的8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自凝性和血清抵抗性,并与前文报道的依钙性和毒力质粒对比。带毒力质粒的菌株均37℃阳性和25℃阴性,而无毒力质粒的菌株37℃和25℃均阴性。从而指出,带毒力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有温度依赖的特性。同时证实,62株地方分离株均为毒力株,具有致病性。本文采用的自凝性和血清抵抗性试验方法具可靠、经济、快速和应用广泛等优点。  相似文献   
55.
本文报道了10株从腹泻病人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Sereny试验阳性,均携带侵袭性大质粒。经39种生化检测,除分解葡萄糖产气外均符合志贺氏菌属定义。各单项生化试验结果与Ewing(1986)描述的鲍氏志贺氏菌相符,与Edwards(1972)描述的鲍氏14型完全一致。血清学鉴定与鲍氏14型血清凝集阳性(++++),生理盐水对照阴性。噬菌体裂解试验支持上述结果。故将它们定为鲍氏14型产气变种。  相似文献   
56.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  相似文献   
57.
抗酸菌L型(变异)分离培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庄玉辉  李国利  张晓刚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6):348-349,373
本文介绍用过滤法和酸碱中和离心法前处理痰标本,在胰胨大豆蛋白胨0.25%琼脂培养基(TSA-L)上,34例肺结核病人L型的阳性率分别为20.6%,14.7%,经统计处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在TSA-L斜面上培养,分别是17.6%,14.7%,二法差异也不显著(P>0.05)。77例杆菌型培养阴性的肺结核病人L型阳性率为18.2%。除酸碱中和离心法用TSA-L半流体培养基污染率高外,其它方法均可用于痰标本L型的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58.
59.
核酸杂交技术在植物类菌质体病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国忠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5):295-298
  相似文献   
60.
从捣碎大麦芽的增菌培养液表面的悬浮物中发现很多细菌芽孢。纯化后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乳酸旋光性测定等表明,此菌呈革兰氏染色阳性反应,产芽孢,周身鞭毛,产物为DL-乳酸,系同型乳酸发酵类型。再经乳酸发酵试验,50℃发酵120小时,以葡萄塘为碳源,对葡萄糖的转化率为86.5%。以玉米糖化液为碳源,对糖的转化率为8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