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5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30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91.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在一系列毒性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大鼠皮下给予由枯草芽孢杆菌BS224菌株制成的抑菌生后,对机体产生毒性反应的情况。结果表明:给药组大鼠饮食、活动正常。各项检测指标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说明抑菌生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92.
大鼠不同脑区突触体钙水平的年龄差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实验使用荧光指示剂Fura-2与Tb~(3+),检测了不同年龄组大鼠的不同脑区(海马、皮层、间脑、小脑)突触体内游离钙与膜结合钙水平。结果显示,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大鼠大部分脑区(海马、皮层、间脑)突触体内游离钙水平显著增高,尤其是海马突触体内游离钙增高极为显著;其突触体膜结合钙水平表现为:海马、小脑两脑区明显升高,而皮层、间脑两脑区明显下降,呈现一种全脑范围内的钙水平失衡。提示动物的衰老与其脑内钙自体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93.
王瑞安  蔡文琴 《动物学报》1995,41(2):181-184
实验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八肽胆囊收缩素样免疫反应物质在猪、大鼠和豚鼠肠道的定位与分布,并用相邻切片免疫双标记法观察了它与5-羟色胺的关系,结果表明,CCK-8-IR细胞主要位于肠腺的底部,少数位于绒毛上皮。节段性分布上,在猪可见于从十二指肠到结肠全长的粘膜,大鼠和豚鼠CCK-8-IR细胞则见于从十二指肠至回肠的粘膜,但均以十二指肠密度最高;免疫双标记法证实,在三种动物肠道中均有CCK=  相似文献   
94.
张维道  靳程留 《兽类学报》1995,15(4):284-288
本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绒山蝠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用聚内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肝细胞L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肝细胞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发达的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在线粒体的周围有一层粗面内质网包绕,二者的密切关系,不仅在绒山蝠其他组织中,且在大部分哺乳动物细胞中均未观察到。该种肝细胞的LDH同工酶以M型基为主,主要催化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相似文献   
95.
大鼠背部20%体表面积接触沸水20s,形成Ⅲ度烫伤后,延髓孤束核推挽灌流液中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显著升高,在烫后1、4h两次达到峰值。烫后立即向弧束核微量注射0.4μlβ-内啡肽抗血清(滴度1:30000),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功能指标,延缓血压和心率的下降,但未能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提示孤束核的β-内啡肽在烫伤休克的病理过程中起作用,其含量的过量升高有抑制心血管功能的作用,从而不利于烫伤休克的恢复。  相似文献   
96.
本实验从成年小鼠和胎龄4-5月的人胎儿不同器官中分离总RNA。经斑点印迹分析显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在成年KM小鼠多种器官中表达,其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肝、肾、卵巢、睾丸、大脑和胃;在脾、心、骨髓、小肠和骨骼肌组织中以HGFmRNA。在胎龄4-5月的人胎儿中,HGFmRNA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脑、肝、腮腺、胃、小肠、肾、心和骨骼肌;肺和脾组织为阴性。由此可见,HGF在成  相似文献   
97.
将大鼠生长激素结构基因与小鼠金属巯基组氨酸三甲内盐—Ⅰ基因启动子相融合,用此DNA片段显微注射入小鼠受精卵的原核中。由这些受精卵发育成的21只小鼠中,有7只具有融合基因,其中有6只比它们的同胎小鼠长得要显著地大。这些基因转移小鼠中,有几只在其肝脏中有很高水平的融合mRNA,在其血清中则有很高水平的生长激素。这个工作对于研究生长激素的生物学效应;作为一个加速动物生长的途径;作为巨大发育的模型;作为矫正遗传疾病的工具以及作为生产有价值的基因产物的方法,都具有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用大鼠的在体膈肌局部索曼(Soman)中毒法,观察了乙酰胆碱酯酶(ACHE)在运动终板的再生和肌接头传递功能的恢复过程,以及肟类药物(HI-6)对两过程的促进作用。提出终板 AChE 活性与高频间接刺激(100次/秒)引起膈肌强直收缩幅度有一定的关系。中毒早期(30分钟以内)HI-6对索曼抑制的膈肌终板 AChE 有一定的重活化作用,并能相应地恢复肌接头的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99.
用正常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3只,体重100~150g,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性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取胃,固定于Bouin液。制成石蜡切片,进行(1)HE染色;(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Sternberger PAP法显示胃泌素细胞(G细胞)、生长抑素细胞(D细胞)和5-HT细胞。根据细胞的免疫反应程度,将细胞分为强阳性、中等阳性和弱阳性三级,每例动物计数三种细胞各1,000个,并计算各级细胞占的百分比;(3)从正常对照组,脾虚组随机选择各5例动物,对D细胞和G细胞进行显微分光光度计的定量测定;(4)由四组动物随机选择各5例,进行G细胞和D细胞密度及G/D细胞比值的测定。本文的观察表明:(1)脾虚组胃粘膜未见明显的组织学变化;(2)内分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脾虚组G细胞和5-HT细胞中,弱阳性细胞增多,表明分泌活动增强;D细胞弱阳性和中等阳性细胞减少,强阳性细胞增多,表明分泌释放减弱,合成增强。与自然恢复组比较,治疗组G细胞和D细胞的分泌活动接近于对照组;5-HT细胞无明显的恢复;(3)显微分光光度计的测定结果与光镜观察一致,脾虚组G细胞胃泌素反应物的含量低于对照组,D细胞内生长抑素反应物的含量高于对照组;(4)脾虚组G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1),D细胞密度略高于对照组,G/D细胞比值也低于对照组(P<0.01)。本文结果提示,脾虚证这些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出现异常,可能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经四君子汤治疗后,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接近于对照组,说明此药对脾虚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采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中脑和脑桥内心房利钠肽(ANP)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阳性神经元除存在于其他作者报导过的导水管周围灰质、Edinger-Westphal核、中缝核、脚间核和蓝斑核外,还存在于属于锥体外系的红核、黑质和脑桥核内,因此,推测脑内的ANP可能在锥外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中起着一种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作用。这为脑内ANP可能具有与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心血管功能的调节无关的其它作用提供了部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