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5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于丹  赵克尊 《生态学杂志》1990,9(1):7-10,50
昆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森林中枯枝落叶较多,生境复杂,为昆虫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和栖息场所;因而在森林中昆虫的种类多,数量大。大多数昆虫都以森林  相似文献   
42.
邹钦 《四川动物》1990,9(3):31-34
耳喙象亚科Otiorrhynchinae是象虫科最大的一个亚科,包括短喙象和耳喙象两大类群。据作者初步统计,全世界已记录800余属(亚属),约8500种,我国已记录70属约400种。耳喙象的分类系统地位,一直存在着争议,国内学者尚未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本文就耳喙象亚科的分类简史及其系统地位作一简单介绍和评述。一、分类简史1758年,林奈在《自然系统》第10版中首创了Curculio属,记载了80种象虫,C.palma-run为模式种,其中我国有一种(C.chinensis)。1826年,Schoenherr首次将象虫分为Brach-yerides、Entimides、Pachyrychides、Cleonides,Cyclomide…  相似文献   
43.
在浙江省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虫生真菌调查中发现松树上的菱沫蝉(Agrophora sp.)的新病原真菌一种,因其分生孢子远大于任何已知种虫疫霉,故定为新种巨孢虫疫霉(Eryniagigantea Li,Chert et Xu)。其初生分生孢子长倒拟卵形或拟纺锤形,对称或略弯曲,42.6—76.7×l 2.3—26.0μm(平均57.6×l 8.6μm),长径比2.2—4.9(平均3.1);顶稍圆或尖削;基部乳突略钝,有时有孢领。次生分生孢子倒拟卵形至广倒拟卵形;毛管分生孢子未见。假根成束。假囊状体及休眠孢子未见。  相似文献   
44.
45.
盾负泥虫对鸭跖草的专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荣  马淑英 《昆虫学报》1996,39(3):281-284
盾负泥虫Lema scutellaris (Kraatz.)1年发生1代, 以成虫滞育。用与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 同科及近缘科,属的植物对其食性进行测定,结果是食性单一,只取食鸭跖草。盾负泥虫的发生期与鸭跖草的苗期同步,幼虫的喜食与鸭跖草的多分枝特性相吻合。取食营养位与粘液细胞在鸭跖草植株上的分布及细胞的含糖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6.
包囊游仆虫皮层和营养核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研究纤毛虫在不同生理条件下结构的分化及其调节机理,本文应用透射电镜术显示,营养期包囊游仆虫背、腹面皮层表膜下含3种方式排列组成的纵微管层以及深部微管;口区皮层内含高电子密度的杆状小体;口围带小腹基部含电子致密带和小腹托架,棘毛基体基部及基体下微管束形成围棘纤维篮;背纤毛基体下方也含微管结构;大核染色质附着在核膜上,核膜其他区域有规则排列的核孔。  相似文献   
47.
双滴虫类是迄今所知的现存最原始的真核生物类群。以蓝氏贾第虫作为双滴虫类的代表,对其细胞核进行了电镜观察。除了未见有核仁外,还发现其核被膜的横切面上存在有缺口。在缺口的边缘处,核内膜与校外膜是相互连接着的,表明并非切片时所造成的假象。核被膜缺口处常有一核纤层样的薄层分隔核质与细胞质。用高锰酸钾固定细胞以求只保存膜结构时,核被膜缺口仍然可见,上述的薄层即未见到。核被膜缺口的发现证实了李靖炎(1979)的核被膜起源假说所作出的推断。  相似文献   
48.
唐嘉玉  李敏敏 《动物学报》1996,42(3):225-230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中华双腔吸虫的精子发生,并与其它复殖吸虫进行比较,提出了复殖吸虫精子发生的一般过程,结果显示它与大多数复殖吸虫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相似,原始的精原细胞经过次有丝分裂,两次减数分裂成为精细胞,它经过分化,形态变化后成为成熟精子,精子形成共分为六个阶段。其中形成共分为六个阶段,其中有以下首次报道的特征,(1)中央胞持区的生长速度在开始时比鞭毛裂快;(2)在鞭毛与中央胞质区融合前,线  相似文献   
49.
固定化虫荧光素酶光纤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化虫荧光素酶光纤传感器蔡谨,王顺光,杨歧生,吉鑫松(浙江大学化工系生化教研室,杭州310027;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200031)关键词虫荧光素酶,ATP,固定化酶,光纤生物传感器ATP是生物体内极为重要的能量物质。如何准确快速地定量A...  相似文献   
50.
包囊游仆虫休眠包囊中,各类纤毛器的纤毛基体上方的大部分纤毛杆退化,或仅保留毛基体,有时部分额腹棘毛的毛基体也瓦解消失。残留纤毛的纤毛杆周围微管和中央微管仍具有“9 2”结构特征,也有少数纤毛杆出现2套“9 2”微管共处于一层纤毛膜内的现象。毛基体中周围三联体微管的中央形成微管形结构聚合体,基体附属结构仅存在基体间连接及纤毛器托架的残余物;非纤毛区皮层表膜下未见微管层。纤毛区皮层含纤毛器腔周围微管层(相当于表膜下微管层)、纤毛器深部及附近的微管束和分散的微管群。并且,纤毛区皮层囊泡内含有呈不同形态的纤毛杆结构;大核核孔明显变大,核孔数目减少,核孔内膜附着染色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