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野生半夏的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拯救频于灭绝的地道江都半夏,本文运用选种、催芽、遮阴、控水等栽培技术,变野生为家种,实现了半夏的无污染栽培和科学管理,为扩大商品生产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2.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作为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主要病毒病害之一,已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构建病毒侵染性克隆是反向遗传学研究病毒基因功能、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为明确SMV侵染半夏的分子机制,开展SMV全长cDNA侵染性克隆的构建特别重要。因此文中利用Gibson体外重组系统对大豆花叶病毒山西半夏分离物(SMV-SXBX)侵染性克隆进行组装,通过农杆菌浸润法接种健康半夏;进一步通过机械传代、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证实SMV-SXBX侵染性克隆3′末端含有poly(A)尾56 nt时具有稳定侵染性。该方法便捷、高效,且避免了SMV侵染性克隆在大肠杆菌中的不稳定问题。SMV全长侵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SMV复制和发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半夏多糖对希罗达干预下抑制小鼠结肠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半夏多糖对希罗达干预下小鼠结肠腺癌的生长状态,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瘤细胞表面MHC-Ⅱ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半夏多糖对希罗达干预下可提高CD4/CD8的比值,并能增强小鼠结肠腺癌细胞表面MHC-Ⅱ表达.结论:半夏多糖可提高希罗达的抑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半夏多糖提高小鼠结肠腺癌细胞表面MHC-Ⅱ表达,增强荷瘤小鼠细胞免疫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4.
应用AFLP技术探讨半夏属五个种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扩增酶切片断多态性(AFLP)方法研究半夏属内5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应用POPGENE及SPSS软件对所得“1”、“0”二元矩阵进行遗传距离,遗传相似性及聚类分析。实验发现鹞落坪半夏与虎掌之间的遗传差异小,鹞落坪半夏可能是虎掌的一个特化分支群体;虎掌和鹞落坪半夏组与本属其他种之间遗传差异较大,相似性较小;盾叶半夏和滴水珠是姐妹群关系,盾叶半夏虽然叶形与同属其他种有显著差异,但遗传距离及相似性分析对比不支持其独立于半夏属其他种,而作为完全独立进化类群的结论。为半夏属分类及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45.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中药半夏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半夏内酰胺(1)、2-(furan-2-yi)-5-(2,3,4-trihydroxy-butyl)-1,4-diazine(2)、环-(脯氨酸-亮氨酸)(3)、β-carboline(4)、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半乳糖苷(5)、芹菜素-6-C-半乳糖-8-C-阿拉伯糖(6)、6-0-angeloylprenolin(7)、4-0-meth-y1.3'-0-demethyl-seeoisolariciresinol(8)。其中1是新化合物,2—8系首次从该药用部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遮荫对掌叶半夏生长、药材产量和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适宜掌叶半夏药材高产的遮荫度,探寻其产量差异形成的光合生理机制。方法:采用遮荫网遮荫,共设置了5种光强处理,透光率分别为全光对照CK(100%)、T1(75%)、T2(65%)、T3(50%)、T4(25%),测定各遮荫处理下掌叶半夏的株高、单株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单片叶面积、药材产量、叶绿素含量、光合日进程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1)遮荫可显著(P〈0.01)提高掌叶半夏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2)光合日进程曲线测定结果表明,除T4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发生光合"午休"现象,日平均光合速率(Pn)以T1处理最高,绝对光能利用率(Eu)以T3处理最高;(3)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结果表明,CK的Fv/Fm最低,发生的原因可能与PS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伤害有关;(4)药材产量以T2处理最高,较CK增产56.34%。结论:掌叶半夏更适宜在遮荫条件下栽培,透光率在65%时有利于掌叶半夏药材高产,其产量差异的形成可能与日均光合速率的不均衡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滴水珠与半夏生药及其提取物抗五步蛇毒的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半夏生药组、半夏醇提物组、滴水珠生药组、滴水珠醇提物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模型组,各组小鼠均灌胃给药7天,并观察各给药组小鼠的体重变化情况;在末次给药1h后于小鼠腹腔注射五步蛇毒,观察各组小鼠的中毒表现,并统计各组小鼠的死亡率,比较各组小鼠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并对各组小鼠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以及血小板(PLT)、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半夏和滴水珠醇提物、半夏和滴水珠生药均可降低五步蛇毒中毒小鼠的死亡率,对五步蛇毒引起的小鼠PT、TT、APTT上升和FIB下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相比P〈0.05;并可影响五步蛇毒中毒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计数,与模型组相比P〈0.05。但滴水珠和半夏生药可引起小鼠体重下降,并影响肝脏、胸腺和脾脏指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半夏和滴水珠醇提物及半夏和滴水珠生药均具有一定的抗五步蛇毒作用,乙醇提取能降低半夏和滴水珠的毒性。  相似文献   
48.
半夏缓慢生长法保存及体细胞变异的ISS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添加了不同浓度的甘露醇、PP333和ABA的培养基对半夏试管苗进行缓慢生长法保存,并对保存材料再生后代的体细胞变异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甘露醇、PP333和ABA均能有效抑制试管苗生长,且存活率高;最佳浓度分别为甘露醇2%~4%,PP3332.0mg·L-1,ABA 2.0~4.0mg·L-1。保存在添加了2%~4%甘露醇或2.0mg·L-1 PP333培养基上的植株未检测到变异,而保存在添加了2.0~4.0mg·L-1 ABA培养基上的植株检测到1条新增标记和1条缺失标记,位点变异率为1.7%,个体变异率为30%。研究表明,ABA不宜用于半夏试管苗的缓慢生长法保存,但有助于新突变体的产生,在种质创新上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9.
利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对中国半夏属植物5个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38个引物组合在半夏属植物的5个种中共扩增出752条清晰的谱带,其中628条谱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3.51%,显示出较高的多态性比率;各物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513~0.7312之间,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5种半夏属植物被聚为两大类:掌叶半夏单独聚为一类(Ⅱ),而其它4个种聚为一类(Ⅰ).第Ⅰ类可再分为A和B两个亚类:A亚类包括半夏和石蜘蛛;B亚类包括盾叶半夏和滴水珠.滴水珠和盾叶半夏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半夏和石蜘蛛,而掌叶半夏和其它4个种的亲缘关系都较远,这说明掌叶半夏半夏属其它种呈姐妹群关系.本研究结果对我国半夏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中药半夏单细胞悬浮培养、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悬浮细胞作为靶标材料,在COLC诱导获得多倍性细胞后,经诱导分化和再生形成纯合的多倍体植株,是一条可行且高效的多倍体诱导途径。但该途径的前提是成熟、高效的单细胞悬浮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建立。鉴于此,在获得优良胚性愈伤组织的基础上,对半夏细胞悬浮培养、细胞分化及再生植株所涉及的关键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获得了以近圆形细胞为主的高质量单细胞悬浮系,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细胞密度可达2.0×106以上,活细胞率可达86.80%,近圆形细胞率可达82.64%;明确了其细胞胚胎发生的两种可能途径,并通过诱导细胞分化,成功获得了愈伤组织增殖,最终实现了高效的植株再生,愈伤分化率可达94.46%,丛生芽诱导率可达337.42%,幼芽成苗率可达90.75%,幼苗生根率可达95.40%,移栽成活率可达98.83%,从而建立了高效的半夏悬浮细胞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为后续的基于单细胞水平的半夏多倍体诱导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