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分别对棕榈科11种省藤属植物的基因组总DNA进行EcoRⅠ+TaqⅠ与EcoRⅠ+PstⅠ限制性双酶切,采用AFLP标记技术分析其亲缘关系.用12对引物对11种棕榈藤的30个代表植株进行选择性扩增,共得到扩增谱带998条,其中多态条带981条,多态性带达98.3%.用MEGA 4.0软件中p-distance计算结果显示,11种棕榈藤30份样本间的遗传距离在0.050~0.391之间,平均为0.297;当遗传距离为0.15时,11种棕榈藤可聚为4个组;第Ⅰ组包括直立省藤、滇南省藤、杖藤、小省藤、勐腊鞭藤、长鞭藤、褐鞘省藤共7个种,第Ⅱ组仅有云南省藤1个种,第Ⅲ组由宽刺藤和泽生藤2个种构成,第Ⅳ组仅含省藤一种,可能为新种.AFLP检测结果表明,以形态特征为依据所划分的鞭轴亚属(Rhachicirrus)植物单独聚为一类;而原始省藤亚属(Protocalamus)和省藤亚属(Calamus)两个亚属的物种在整个聚类图上互相交叉渗透,各亚属植物未能独立成组;省藤亚属植物种之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因此,省藤属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亚属的标准、依据还需更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32.
藤三七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藤三七(Boussingaultia gracilis var. pseudobaselloides Bailey),别名藤子三七、山豆厨菜、野山葵、野落葵、落葵薯、洋葵薯。  相似文献   
33.
【背景】芽孢杆菌是豆制品的重要腐败菌,在气液界面形成生物膜,对产品生产带来持续污染。【目的】探讨藤椒精油(Zanthoxylum armatum DC.essential oil,ZA-EO)对腐败解淀粉芽孢杆菌DY1a菌体及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藤椒精油主要成分与相对含量,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藤椒精油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分析精油对腐败菌胞外蛋白酶活性、腐败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及成熟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采用扫描电镜结合三维光学显微镜分析生物被膜形貌结构变化,测定生物被膜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多糖与蛋白质含量变化;并通过细菌运动能力、细胞黏附及自聚集能力、细胞表面疏水性和Zeta电位来初步探讨藤椒精油对生物被膜的抑制机理。【结果】藤椒精...  相似文献   
34.
海南霸王岭天然次生林边缘效应下木质藤本与树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玉娜  陶建平  奚为民  赵科  郝建辉 《生态学报》2011,31(11):3054-3059
选择海南岛霸王岭天然恢复60 a的次生林样地中形成年限为17和13年的边缘,分别设置4条10 m100 m的样带,研究边缘效应下dbh ≥1 cm树木的攀藤率、被藤本攀附的频度和每木藤本数随距边缘距离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8 hm2的样带中,树木的攀藤率分别为44.58%(17年边缘)和32.63%(13年边缘)。2种边缘中,dbh 1—5 cm、5—10 cm树木的攀藤率都随距离发生了变化,17年边缘中dbh >20 cm和13年边缘中dbh 10—20 cm树木的攀藤率都没有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树木被藤本攀附的频度随距边缘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攀附3株以上藤本的树木最少,在17年边缘中变化趋势较明显;攀附1株藤本的树木最多,在13年边缘中变化明显。17年边缘中每木藤本数随距离增加而降低。在边缘形成初期,边缘形成年限对每木藤本数产生了影响,其在17年边缘中下降程度较大,但总体高于13年边缘中。  相似文献   
35.
对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通沟和西峡的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群落进行野外调查,共记录了40个样方,44个物种,组成946个种对.利用最近邻体法构造N×N最近邻体列联表,以x2检验和种间分离指数S作为区分指标,研究了千金榆群落的种间分离情况.结果表明:(1)946个种对中呈现随机毗邻的最多,有507个种对,占总数的53.59%;呈现正分离的有349个种对,占总数的36.89%;而呈现负分离种对最少,只有90对,占总数的9.52%.(2)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因为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往往表现出正分离,例如千金榆、小叶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五角枫(Acer mono)、葛罗槭(Acer grosseri)等有较强生存能力的物种与大多数的物种发生正分离;而六道木(Abelia biflora)、东北茶镳子(Ribes mandshuricum)、小花溲疏(Deutziaparviflora),美蔷薇(Rosa bella)和紫花卫矛(Euonymus porphyries)等群落中的伴生种或小灌木,与部分物种形成负分离.其余物种之间发生随机毗邻的较多.(3)对千金榆群落44×44列联表进行全面分离,结果表明群落内的44个物种相互交错分布,不是全面分离.此外,种间分离的结果也揭示该群落处于演替初期,受岩石风化崩塌的影响较严重,人为干扰因素较轻.  相似文献   
36.
中国鹅绒藤属(萝藦科)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类历史、地理分布、实验生物学研究等方面综述了中国鹅绒藤属(萝藦科)植物的研究进展,并就该属植物分类、实验生物学、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7.
金钟藤的危害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钟藤是旋花科。打花碗属的一种大型缠绕藤本或亚灌木植物。在森林中。它缠绕幼树使其扭曲变形,影响其正常生长;遮蔽成树接受阳光照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导致其死亡。通过介绍金钟藤的生长特点、分布和危害情况。探讨其防治方法及其可利用的可能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38.
省藤属( Calamus L .) 属棕榈科(Palmae ) 省藤亚科(Calamoideae) , 是棕榈科中最大的属, 约有370种。中国是其天然分布的北缘, 共有37 种26 变种, 种数约占世界的10% , 有西南和东南两大分布中心;省藤属的天然分布地域性较强, 各地区特有种比例较高; 在区系上, 西南分布中心和中南半岛西部、南亚的省藤区系都有较强的联系, 东南分布中心与中南半岛东部的联系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39.
谷勇  陈芳  吴昊 《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10):1055-1060
以版纳省藤的萌蘖芽为试材,从取材、材料的处理、外植体的诱导分化、芽的增殖、生根以及影响试管苗形成几个重要因素等方面探讨了版纳省藤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技术和方法,获得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对芽的诱导分化及芽的增殖最佳配比浓度。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在增殖培养基中添加0.5mg·L-1NAA、0.5mg·L-1KT和0.1mg·L-1BA,产生的有效苗最多;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1.5~2.0mg·L-1IBA生长素有利于版纳省藤组培苗生根。  相似文献   
40.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对广东及香港、澳门鹅绒藤属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药用部位、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就该属植物在上述三地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