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用正弦调制的移动光栅测量了120个猫纹状皮层神经元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空间整合特性。结果表明:(1)大多数细胞的传统感受野具有长宽相近的结构,然而它们的整合野多数是宽而短或者窄而长的长条形。(2)整合野大小为传统感受野的2—7倍,平均为3.7倍。简单细胞与复杂细胞整合野的大小没有显著差别。(3)随着感受野的视网膜偏心度的增加,整合野大小有逐渐增大的趋势。(4)感受野靠近视网膜垂直中线的细胞,其整合野可以跨越中线进入同侧视野;在两半视野中整合野的范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同侧视野整合野的作用强度明显弱于对侧视野。以上结果提示,初级视皮层神经元能够对大范围内的图形特征进行整合,这种整合作用来自两侧视野。  相似文献   
22.
猫纹状皮层神经元整合野的形态和范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武  李朝义 《生理学报》1995,47(2):111-119
用正弦调制的移动光栅测量了120个猫纹状皮层神经元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空间整合特性。结果表明:(1)大多数细胞的传统感受野具有长宽相近的结构,然而它整合野多数是宽而短或者窄而长的长条形。(2)整合野大小为传统感受野的2-7倍,平均为3.7倍。简单细胞与复杂细胞整合野的大小没有显著差别。(3)随着感受野的视网膜偏心度的增加,整合野大小有逐渐增大的趋势。(4)感受野靠近视网膜垂直中线的细胞,其整合野可  相似文献   
23.
实验在33例清醒、肌肉麻痹和切断双侧迷走神经的家兔上进行,观察了刺激丘脑不同核团(VIL,VL,VPM 和 MI)和胼胝体纤维以激活皮层时膈神经的放电效应。当在吸气相(膈神经放电时)给予上述核团及胼胝体纤维电脉冲刺激,可使膈神经放电短暂抑制,随后的呼气相缩短、吸气相提前出现。如果在呼气相刺激上述核团,也能使该呼气时相缩短,随后的吸气时相提前出现。当在皮层接受 VL 投射的局部区域给予回苏灵后,再刺激 VL,皮层诱发电位增大,除使原先的膈神经放电效应更为明显外,还可在呼气相刺激时引起膈神经即刻的短暂放电。以上实验结果提示,当用回苏灵使皮层活动加强后,刺激丘脑 VL 引起的膈神经放电效应明显增强。损毁红核或切断皮层下行传导束但保留皮层脊髓束后,刺激丘脑引起的膈神经放电效应均不受影响,表明传入冲动激活皮层后引起的膈神经放电效应可能主要经皮层脊髓束下传,而皮层红核脊髓束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大脑皮层中兴奋和抑制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决定了皮层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特性. 已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够诱导γ-氨基丁酸受体向突触后膜聚集,增强神经系统的抑制效果. 本课题进一步探讨了二甲双胍对初级视觉皮层兴奋和抑制系统平衡的调节作用,以及其改善小鼠视觉功能的潜力. 实验使用成年雄性小鼠,实验组(metformin)10只每天给予二甲双胍250 mg/kg,对照组(control)6只每天给予0.3 ml生理盐水,灌胃处理3周. 结果发现二甲双胍可以显著升高囊泡GABA转运蛋白VGAT和突触后抑制性递质受体相关蛋白Gephyrin的合成. 此外,它显著降低突触后兴奋性受体GluA1和GluN1的表达. 多通道电极电生理记录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作用下小鼠初级视觉皮层的自发放和诱发放显著降低,而信噪比、方向和方位选择性显著增加. 实验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可以通过降低兴奋突触、增强抑制突触,调节初级视皮层的兴奋——抑制平衡,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增强视觉功能.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光纤成像技术用于记录小鼠眶额皮层奖赏相关神经元活性变化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光纤成像的方法记录自由活动小鼠在饮用糖水时,携带有钙离子荧光探针(GCaMP6m)的眶额皮层奖赏相关神经元的活性。首先,在小鼠的眶额皮层注射携带GCaMP6m的腺相关病毒,同时在相应位点植入提前做好的光纤陶瓷插芯;等待小鼠术后恢复,病毒表达2周。然后在记录前,给予小鼠36小时禁水处理并运用光纤成像记录接受糖水刺激的小鼠眶额皮层锥体神经元的反应活性。最后,记录数据读入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对小鼠进行心脏灌流、取脑、脑组织冰冻切片并显微荧光成像观察记录位点是否正确,病毒是否正常表达。结果:成功记录到对小鼠施加糖水刺激时,其眶额皮层内与奖赏相关的神经元活性变化。数据分析结果用热度图和事件相关的平均线图来表示。组织学切片及成像结果证实记录位点正确,病毒正常表达。结论:光纤成像的记录方法可以监测自由活动的小鼠在饮用糖水时眶额皮层内奖赏相关神经元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6.
蒙古沙鼠脑缺血后大脑皮质Calretinin(CR)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蒙古沙鼠前脑短暂缺血后前额皮质Calretinin(CR)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24只健康雄性长爪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6只)和缺血组(18只),夹闭蒙古沙鼠双测颈总动脉10 min诱导前脑缺血后,动物分别存活1天、3天或7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前额皮质中CR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各缺血组中前额皮质中CR表达均上调。缺血再灌1天时,CR表达最强(P<0.01);3天时CR表达开始恢复(P<0.05);7天时CR表达进一步恢复,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前脑短暂缺血后可造成蒙古沙鼠前额皮质CR的表达在短时间内急剧上调;但随着时间的CR的表达会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7.
目的:用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探讨男女不同性别在计算任务时脑活动的差异。方法:对10例男性、8例女性正常年青受试者进行简单及复杂任务的功能MRI扫描,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计算任务中男女主要激活区域均为额前区、顶叶、枕叶及小脑,男性额前区及顶叶等计算功能区激活范围较女性广,其中以复杂计算为著。结论:相同的计算任务,男性激活的脑功能区范围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28.
植物吸收根的生理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研究其解剖结构有助于揭示植物的环境适应策略。热带亚热带地区蕨类植物丰富, 生态和经济价值较高, 但目前对这一重要植物类群的吸收根解剖特征的研究仍然缺乏。该研究测定了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4种典型森林的共26种蕨类植物吸收根的解剖特征, 分析它们的种间差异, 结合系统发育与全球自然分布区的气候因子解释根系性状的变异。同时, 通过收集亚热带木本被子植物和温带蕨类植物相关的已发表数据, 比较不同类群的根系性状相关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 (1)这些蕨类植物吸收根特征的种间差异显著, 8个根系性状的种间变异系数范围为20.61%-41.75%。(2)除皮层厚度外根系性状无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 说明性状变异受系统发育的影响较小; 气候因子显著影响根系特征, 根直径和皮层厚度随着最干月(季)降水量减少而增大。(3)随着吸收根直径的减小, 亚热带木本被子植物趋于具有更低的皮层厚度/中柱直径比值, 而蕨类植物则相反; 与温带蕨类相比, 该研究中蕨类植物具有更大的根直径、皮层厚度和管胞直径。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对热带亚热带蕨类植物根系生理生态适应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9.
Chen JH  Liu SZ  Teng GX 《生理学报》1999,51(4):449-453
应用胞内记录和标记技术,观察了猫皮质第Ⅱ感觉区内脏大神经代表区的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反应诱发反应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251个记录单位中,有109个为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其诱发反应分为兴奋性、抑制性及混合性三类。在形式上ISPS及EPSP-IPSP序列反应较多。对其中21个神经元用神经生物素进行细胞内电泳标记,显示细胞的形态特点是胞体较小,分布于皮质Ⅱ、Ⅲ、Ⅴ层,其中兴奋性和神经元形态多为  相似文献   
30.
Liauw J  Wang GD  Zhuo M 《生理学报》2003,55(4):373-380
谷氨酸性突触是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兴奋性突触。在正常条件下,大多数的突触反应是由谷氨酸的AMPA受体传递的。NMDA受体在静息电位下为镁离子抑制。在被激活时,NMDA受体主要参与突触的可塑性变化。但是,许多NMDA受体拮抗剂在全身或局部注射时能产生行为效应,提示NMDA受体可能参与静息状态的生理功能。此文中,我们在离体的前额扣带回脑片上进行电生理记录,发现NMDA受体参与前额扣带回的突触传递。在重复刺激或近于生理性温度时,NMDA受体传递的反应更为明显。本文直接显示了NMDA受体参与前额扣带回的突触传递,并提示NMDA受体在前额扣带回中起着调节神经元兴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