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α-Syn(α-Synuclein,SNAC)最初是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的淀粉样斑块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蛋白质,在突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α-Syn主要在脑中表达,研究发现其参与脑缺血损伤发生发展。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该文简要介绍α-Syn的基本概念,并介绍α-Syn在脑缺血后的表达变化,重点探讨α-Syn在脑缺血中的作用。该文提供的信息可能有助于对α-Syn进行深入探索,α-Syn可能是未来脑缺血诊治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与神经元再生的变化,探讨其与神经再生的有关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并分为缺血再灌注3 d、7 d、14 d和28 d四组(n=6)。以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运动评分测试(SMT)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ssl和TUNEL染色法观察不同时段缺血区周边组织神经元存活和凋亡情况,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段缺血区周边组织bFGF和GAP-43的表达水平和神经元再生的变化情况。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3 d,大鼠出现了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功能障碍,缺血区周边组织神经元凋亡亦达到高峰,同时bFGF和GAP-43表达增强,7 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弱,缺血周边组织可见散在的新生神经元,持续到28 d。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内源性bFGF和GAP-43表达水平增加,可能与其神经修复和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6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法(HPLC-ESI-MSn)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鉴定了绿茶中的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茶样经甲醇提取,HPD-500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糖苷,GC-MS跟踪监测酶解后挥发性苷元,然后通过电喷雾多级质谱,根据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准分子离子峰和多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了13种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其中2种糖苷首次发现存在于绿茶中。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测定肝硬化患者的PA、TBA、AST和ALT水平.结果 血清PA在肝硬化A、B、C级之间比较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在肝硬化患者中降低,A级与B、C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C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BA在肝硬化A、B、C级之间升高,但A、B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B、C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T/ALT比值升高,A、B、C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TBA、AST/ALT比值对判断肝硬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5.
目的:既往研究显示SePP1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逐步出现一个慢性低氧、炎症状态,我们通过4%O2浓度体外培养大鼠脂肪前体细胞模拟其体内的低氧状态,进而观察常氧(21%O2)及低氧(4%02)状态下大鼠脂肪前体细胞中炎症因子(IL-6,MCP-1,SePP1)水平的变化及不同状态下硒蛋白SePP1水平的变化。方法:取6—8周SD大鼠肾周脂肪前体细胞,分别于常氧(21%O2)及低氧(4%O2)状态下进行体外培养,诱导分化后采用油红0染色进行鉴定,至第三代后,分别采用PCR及Westem Blot技术检测两种状态下脂肪前体细胞中1L-6,MCP-1,SePPl基因及蛋白表达的不同变化,同时观察不同氧浓度对脂肪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4%氧浓度状态下培养的脂肪前体细胞中IL-6,MCP-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氧浓度下的脂肪前体细胞,而SePP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均下降,且低氧状态下脂肪前体细胞增殖较常氧状态下加快。结论:低氧培养可进一步使机体内脏脂肪组织堆积加重,造成脂肪前体细胞的炎症状态,并且可导致SePP1的表达下降,而SePP1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与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联,本实验结论为通过干预体内SePP1的水平为靶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为进一步研究SePP1在低氧状态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线粒体分裂蛋白抑制剂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在线粒体凋亡途径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三组(n=16):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mdivi-1预处理组(mdivi-1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yt C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Cyt C mRNA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神经细胞凋亡率与CytC蛋白以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应用mdivi-1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与CytC蛋白以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线粒体分裂蛋白抑制剂可以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阻断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来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7.
在脑缺血病灶中,中心区神经元坏死为主,周围以缺血半暗带凋亡为主,抑制半暗带细胞的凋亡,可以减少细胞的死亡和脑梗死的面积,因此改善半暗带是治疗脑卒中的关键环节.目前发现MAPK分布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MEK/ERK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生长、发育、细胞抗凋亡等过程,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有MEK/ERK信号通路的参与,MEK/ERK通路通过影响Bcl-2家族成员的活化和表达调控内源性凋亡途径,ERK通过对细胞周期的调控,抑制胶质细胞大量活化和过度增殖,减少了有害因子并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凋亡.可能为脑血管的防治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就MEK/ERK信号通路的结构特点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8.
麻醉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而对麻醉者的相关护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必要的访视能促进患者及早苏醒,降低他们的疼痛,但是仅仅是常规访视可能达不到更好的效果,所以此次专门研究麻醉前访视对全麻患者苏醒期的护理影响将会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它从护理学角度直接作用于患者,降低出现意识模糊,定向障碍或者躁动,嗜睡的情况,全麻苏醒期是非常关键的时间段,如果护理不当,患者将有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依托泊苷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依托泊苷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再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依托泊苷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利用zeta电势测定仪、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该脂质体的粒径、电位、包封率、载药量、稳定性、释放度等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依托泊苷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水合后形成依托泊苷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粒径均值为(108.6±3.6)nm,Zeta电位的均值为(-12.2±1.8)mV,包封率可达96.2%;该脂质体在相变温度42℃下药物释放达到95%以上。结论依托泊苷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稳定,载药量大,包封率高。含量及其包封率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本实验可为依托泊苷静脉注射用热敏脂质体新制剂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颗粒蛋白前体(PGRN)、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基因启动子区改变以及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液样本80例以及健康对照血液样本80例,PCR扩增PGRN和TNFR基因启动子区并进行测序,观察两组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是否有差异。同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情况以及用ELISA法检测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在TNFR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和对照组之间在多态性位点rs4149570和rs4149569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和P=0.03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为(0.79±0.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36)%(P0.001)。结论:TNFR基因多态性位点rs4149570和rs4149569的变异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降低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