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8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目的探讨提高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的成功率,减少绝经后取器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对86例绝经后妇女取器者术前给予米非司酮25mg,每12h 1次,连续口服3天,服药前后2h禁食,第4天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后2h取器。结果顺利取出IUD者59例,用宫颈扩张器扩张宫口为6号后顺利取出者23例;IUD嵌顿者4例,1例最终通过宫腔镜取器,余3例由宫颈扩宫器扩至6号后剪断不锈钢丝后取出。所有取器者术中腹痛和出血量正常,术后阴道出血2~5天。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应用中,可有效扩张、软化宫颈,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Survivin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MS)、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y endometri-osis,OEMS)的在位、异位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标本中Survivin和MMP-9的表达。结果 (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MMP-9均呈弱表达或无表达。在EMS三个病例组中,无论是在位内膜还是异位内膜组织Survivin、MMP-9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分别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AM、AWEMS、OEMS三个病例组中,仅在增生期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Sur-vivin、MMP-9的表达分别高于在位内膜同类细胞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期则呈不规律表达。(3)在AM、AWEMS、OEMS三个病例组中,限定相同组织部位、相同细胞类型,增生期与分泌期Survivin、MMP-9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周期性。(4)在AM、AWEMS、OEMS三个病例组中,限定相同生理期、相同组织部位比较腺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Survivin、MMP-9的表达:腺上皮细胞显著高于间质细胞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EMS三个病例组之间,限定相同生理期、相同组织部位、相同细胞类型,组间分别比较Survivin或MMP-9的表达水平:Survivi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仅分泌期MMP-9在AWEMS腺上皮细胞的表达(4.45±0.18)和AM腺上皮细胞的表达(4.68±0.17)高于OEMS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表达(2.13±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和MMP-9在EMS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高表达可能是内异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有协同作用,在位内膜异常是EMS发病的决定性因素,腺上皮细胞高表达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AM、AWEMS、OEMS三个病例组中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可能受发病诱因、腹腔内环境及多种相关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83.
沈旻倩  刘锦  周建丽  刘庆淮 《生物磁学》2011,(23):4454-4459
目的:研究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DADC1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中的表达及对ARPE1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荧光表达载体pEGFP-C1-CDADC1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CDADC1,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ARPE19细胞,观察GFP—CDADC1融合蛋白在ARPE19细胞的表达定位,流式细胞仪测定CDADC1转染后对ARPE19细胞生长周期、凋亡的影响。结果:FP—CDADC1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显示,CDADC1低表达于ARPE19细胞胞浆,高表达于细胞核;pcD—NA3.1-myc-CDADC1瞬时转染ARPE19细胞显示24小时细胞无明显改变,48小时后重组质粒转染组S期细胞占细胞总数的19.37%,pcDNA3.1-myc空载质粒转染组S期细胞占10.87%,而空白对照组S期细胞占3.33%,重组质粒转染组与两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ADC1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促进DNA的合成,引起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84.
周碧燕  李友邕  李洁  钟德斌  郑文 《生物磁学》2011,(16):3111-3113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以及BMI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以BMI与PSA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22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有25%的患者PSA水平高于正常,并且年龄,前列腺体积与血清PSA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672.P〈0.01,r=0.785.P〈0.01),而血清PSA与BMI指数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873,P〈0.01)。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PSA值随患者年龄增长和体积增大而增加,对于PSA轻度升高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要考率到体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彭成浩  刘国文 《生物磁学》2011,(8):1594-1597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发病率高,占全部乳房病的75%。目前,其治疗方面,单用中药治疗虽疗效肯定,但起效较慢,如单用西药治疗虽起效快,但作用难于持续,长期服用毒副反应多,复发率较高。目前在临床上对乳腺增生病尚无疗效肯定、起效快、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当前乳腺增生病的治疗及临床应用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86.
目的:构建人血管生成素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 (VEGF165)的共表达腺病毒载体Ad-Ang1-IRES-VEGF165(简称Ad-AV),为研究Ad-AV转基因细胞表达产物血管诱生活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IRES介导的Ang1和VEGF165双基因腺病毒共表达模式,通过常规的基因克隆和重组技术,构建Ad-AV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经感染人胚肾QBI-293A细胞(293A)进行扩增和效价测定后,再感染WI-38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均用ELISA法检测VEGF、Ang1目的基因的表达,并采用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实验(CAM)法分析其对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扩增的Ad-AV腺病毒效价可达4×1010pfu/ml;Ad-AV不仅能在293A细胞中成功表达目的基因Ang1、VEGF,而且在WI-38成纤维细胞也能成功表达,其表达产物具有显著的促进CAM上血管生成的活性。结论:成功构建并获得了Ad-Ang1-IRES-VEGF165重组病毒子, 目的基因均能在人胚肾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其表达产物具有诱导血管形成的功能。  相似文献   
87.
目的: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s 78,GRP78)在同一食管癌患者食管的鳞状细胞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研究GRP78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取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变组织,其病理切片中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鳞状细胞癌组织均存在,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GRP78在3种不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分析GRP78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GRP78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85.6%、47.8%,GRP78在正常食管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食管鳞癌组织3组中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RP78表达阴性者,年龄较阳性者大;GRP78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有明显相关性。结论:GRP78在食管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GRP78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8.
参照国外发表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5’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在禽痘病毒(FPV)疫苗株基因组上的整合位点及相关序列,合成一对来自FPV的引物,从国内5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禽痘疫苗中经PCR均扩增到REV-5’LTR。通过序列比较发现,我国5个FPV疫苗毒株中REV-5’LTR整合位点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天然重组禽痘疫苗完全一致。其中,有3个的REV-5’LTR插入序列也与美国的Vac-3-Am株和澳大利亚的Vac-M3-Au株有100%的同源性。另2个中国疫苗毒株中的REV.LTR插入序列与美国疫苗毒株Vac-1-A。中的REV-LTR插入序列有99.6%的同源性。但是,这5个中国禽痘疫苗毒株中整合的REVLTR与中国近年分离到的REV野毒株HA9901的5’LTR的同源性只有75.4%-92.4%。  相似文献   
89.
蜘蛛丝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蜘蛛丝蛋白分子高度重复的一级结构、特殊的溶解特性和分子折叠行为以及具有形成非凡力学特性丝纤维的能力而引人注目。本文从蛛丝蛋白基因、天然蛛丝形成过程、蛛丝蛋白的基因工程生产及蛛丝蛋白的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着重介绍了近20年来对蛛丝蛋白的研究进展。围绕蛛丝蛋白展开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折叠与蛋白质大分子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形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动态变化及595nm Vbeam激光照射的影响。方法:利用兔耳腹侧面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按不同时间段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瘢痕形成不同时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对比研究在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595nm Vbeam激光照射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上皮化后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反应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至上皮化后4周达高峰。从上皮化后1周开始即可见到595nm Vbeam激光照射后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两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595nm Vbeam激光照射可明显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对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