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1篇
  免费   651篇
  国内免费   54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8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微小生物细胞的介电研究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简要介绍了在交流电场下生物细胞的几种新近发展的研究方法,在描述其各自的特点和原理的同时,对其有效性做出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992.
膜上相互作用对平板双分子层脂膜电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平板双分子层脂膜作为生物膜的简单模型,建立用平板双分子层脂膜电性质研究药物-生物膜相互作用的方法。研究以具有典型特征的物质-表面活性剂、自由基、金属手性配合物与平板膜的相互作用引起膜电性质的规律性改变;重组人B型血红细胞膜与溶液中抗B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相互作用时,膜电阻快速下降,下降的速率与加入的抗体量成正相关。在研究发生在平板膜上的典型反应的基础上,通过对膜电性质的监测和分析,从而确认平板双分  相似文献   
993.
脊髓损伤的救治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难点 ,目前实验性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临床应用效果不理想 ,患者功能改善极为缓慢。加强损伤脊髓功能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在脊髓电生理功能的研究方面 ,除大量诱发电位的研究外 ,有关损伤条件下神经元电活动、脊髓损伤电位及损伤电流等研究较少。本实验利用细胞外记录技术 ,观察脊髓缺血及再灌流损伤时脊髓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 ,以分析损伤条件下神经元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1 材料与方法(1)模型制备 日本大耳白家兔 10只 ,(2 .2 5± 0 .2 5 )kg ,雌雄不拘 ,以选择性腰动脉阻断…  相似文献   
994.
任芊  柏祥基  黄友之 《病毒学报》2000,16(4):372-374
本文讨论了在工业上利用物质的介电特性进行成分分析的可行性,并建立相应的测量系统.依据物质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及测量中介质损耗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以被测量体系的介电常数为主参数,电阻为辅助参数的组合测量方法并根据其原理进行测试实验,建立了初步的数学模型.研究证明,测量系统是行之有效的,可进一步用于在线分析中.  相似文献   
995.
汪培清  郭水英 《蛇志》2000,12(4):46-47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热像图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红外热像仪检查4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及18例正常人的双下肢。结果 正常人热图像呈现双下肢皮温无明显差异,大腿与小腿中央呈现淡红色、周边绿色、膝部淡绿色、足背淡兰上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热图像,双下肢温差在1℃以上,色彩明显不一致,患者的闭塞区呈现绿色,在闭塞区以上呈现高温为淡红色,以下低温为兰色。结论 红外热像图能直观显示下肢动  相似文献   
996.
人类主要Cyclins在MOLT-4细胞阻断动力学下的表达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细胞周期素与相应的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相结合,驱动着细胞通过细胞周期各时相,而细胞周期素时相性规律大多来自酵母研究或同步化细胞的分析。本研究着重于人类非同步化细胞的细胞周期素时相性规律的揭示。采用人类白血病细胞株MOLT-4,使其处于对数生长期,加以有丝分裂中期阻滞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人类主要细胞周期素B1、A和E。分析发现,细胞周期素B1峰值在M期,降解于M期后,细胞周期素A峰值在G2期,降解于M期,细胞周期素E峰值在G1晚期,降解于S期。以上结果,使我们首次在人类非同步化培养细胞展现了主要细胞周期素的时相性表达规律。  相似文献   
997.
对蜀伯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a Nuclear polyhedrovirus,简称PaorNPV)形态结构、结构多肽、限制内切酶图谱等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不连续系统垂直板SDS-PAGE分析了PaorNPV的多角体蛋白、病毒粒子结构多肽。应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aorNPV基因组DNA进行了酶切分析。结果表明:经热处理的多角体蛋白仅有一条带,分子量为31.5kD,不  相似文献   
998.
在从成年人正常前列腺组织中获得人94个氨基酸的前列腺分泌蛋白(PSP94)cDNA基础上,利用PL表达系统,实现了人PSP94成熟肽N-末端带有19个列源氨基酸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目的蛋白在细胞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分子量约为16.5kD。表达产物在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上活性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异硫氰酸 1-萘脂 (ANIT)所致黄疸时 ,量化小胆管上皮细胞体积的意义及与机能的关系。方法 在以ANIT所致大鼠黄疸模型上的大黄退黄疸研究中 ,通过空白组、大黄 ANIT组和ANIT组 ,观察小胆管上皮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变化 ,与显示组织细胞机能的肝肠通过时间、肝细胞摄取指数、胆汁分泌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总胆红素和甘胆酸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方差与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方差显示各项目的组间 ,除肝肠通过时间与胆汁分泌量为空白组与大黄 ANIT组之间无差异外 ,余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量化的小胆管上皮细胞体积的变化与各项机能变化具有复相关 ,与肝肠通过时间和肝细胞摄取指数呈偏相关 ,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胆管上皮细胞的变性是ANIT所致黄疸的病理学基础 ,量化小胆管上皮细胞能以数字阐述这种组织形态变化。大黄 ANIT组的统计学结果揭示了大黄的药理特性 ,因此试验中多角度设置项目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 pHSRV1 3全基因组图谱和 pBR3 2 2质粒载体上限制酶切位点的性质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 ,使 pHSRV1 3质粒上的bel1基因缺失突变并重新构建质粒载体 pHSRV1 3 -BR3 2 2 ,最后克隆到 1株含有目的基因组片段的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