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相对于CR片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81例胸部创伤,全部患者在伤后10min至5h进行了64层螺旋CT检查,其中58例在初次检查后12~38h内进行了CR或床旁CR检查,CT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机,层厚0.625 mm,螺距为0.984:1。结果:81例中诊断肋骨骨折72例,肺挫裂伤65例,气胸36例,血胸53例,血气胸31例,锁骨骨折12例,肩胛骨骨折13例,皮下及纵隔积气18例,右横膈破裂2例。在同时进行过CR检查的患者中,非错位性及撕脱性肋骨、肋软骨骨折在CR上常显示不佳,而在64层螺旋CT多平面或三维重建图像上显示非常清晰。结论: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胸部创伤各种病变的检测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临床急救计划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创伤弧菌脓毒症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少见而又重要的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有关溶藻弧菌下肢感染致脓毒症的病例国内外罕见文献报告。2003年10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临床表现酷似创伤弧菌脓毒症的溶藻弧菌脓毒症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低剂量创伤弧菌感染小鼠心肌、骨骼肌的超微结构变化,比较创伤弧菌引起的特征性病变下肢水肿骨骼肌病变与心脏病变出现的次序,探讨下肢水肿是否存在与心肌病变有关.方法:16只6~8周ICR(清洁级)小鼠.实验组12只腹腔注射<LD50(1.34×107个/ml)的菌量(4.45×105个/ml)0.2ml,4只注射生理盐水0.2 ml作为菌液对照.分别取1 h、3 h、6 h、12 h小鼠心肌、后肢骨骼肌肌肉组织0.1cm×0.1 cm×0.1 cm置电镜固定液,超薄切片观察超微结构.结果:引起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小鼠主要的实质性病变在心肌.实验组3 h就发现肌原纤维间隙扩大,肌丝断裂,肌膜下水肿较明显.6 h肌丝排列紊乱,疏松,局灶性肌丝断裂溶解.12 h核固缩水肿,间隙水肿,肌丝断裂,线粒体肿胀.而骨骼肌肌肉超微结构变化不明显,3 h、6 h和12 h实验组未死亡小鼠只表现肌组织间质变化,肌浆网扩张,组织间质水肿,胶原纤维排列稀疏、溶解.结论:本实验心肌、骨骼肌水肿与临床下肢水肿的症状相吻合,并提示心肌的实质病变明显早于骨骼肌,比较而言创伤弧菌所致病变是以重要脏器心脏的损伤为主,早期创伤弧菌对骨骼肌肌肉的实质性损伤并不明显.由创伤弧菌所致的原发性败血症表现双下肢出血性水肿可能不是创伤弧菌初始病变.  相似文献   
44.
肠道细菌易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人体肠道中有数百个种群、约 10 1 2 ~ 10 1 3 个细菌 ,重量可达 1公斤左右 ,这些细菌存在于特定的空间及时间 ,在数量上维持一定的比例 ,与人体相互依存 ,构成了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正常情况下 ,肠道细菌与机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一旦这一状态遭到破坏 ,就造成微生态失衡 ,表现为细菌种群数量及比例上的改变 (菌群失调 )或 /和细菌空间上的转移(移位或易位 ) ,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肠道菌群失调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已广泛被人们认识 ,采用益生菌制剂防治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对肠道细菌易位的认识相对缓慢 ,可喜的是近十余年来 ,…  相似文献   
45.
植物创伤诱导的挥发物及其信号功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植物在受到动物或病原侵害时,会释放特异的挥发作作为信号,这些信号分子是植物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植物创伤诱导挥发物的种类,诱导因子及生理作用等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一领域的研究潜力和发展方向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序贯血液净化(SBP)对严重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合并MODS患者48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1例以及观察组27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SBP治疗,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较治疗前降低,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CVP显著低于对照组,MAP、C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SBP应用于严重创伤合并MODS患者的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在颅脑创伤中的镇静效果及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啶镇静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4 h内镇静效率、镇静1 d医疗费用及用药前后呼吸循环功能变化、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镇静1 d医疗费用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镇静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均较用药前降低,观察组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糖水平较用药前降低,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较用药前降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应用于颅脑创伤中的镇静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颅脑创伤后的过度应激反应,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研究认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发展及液体复苏、缺血再关注过程中均伴随着炎症因子的变化,现将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基因环氧化酶-2(COX-2)、核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红素氧合酶-1(HO-1)、寒冷诱导的RNA结合蛋白(CIRBP)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为创伤失血性休克临床救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9.
水稻几丁质酶基因RCH8创伤导转录及启动子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  朱群 《实验生物学报》1997,30(4):431-436
高等植物几丁质酶基因受病害侵染、真菌激发子、乙烯、机械创伤等诱导转录。我们已经测定过水稻Ⅰ类几丁质酶基因RCH8的DNA序列。为了研究水稻中与防卫反应有关的几丁质酶基因启动子的活怀、功能和表达调控。我们以RCH8几丁质酶基因保守的编码区序烈 探讨针,分别在创伤处理2-24h后提取水稻叶片的总RNA作Northern杂交,发现创伤处理6h可以检测到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12h表达水平最高。合成了一个与  相似文献   
50.
纳洛酮和电针改善创伤应激大鼠的免疫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u LN  Jiang JW  Wu GC  Cao XD 《生理学报》1998,50(6):636-642
本工作研究了中枢阿片肽系统在手术创伤介导大鼠免疫功能低下效应中的作用以及电针对创伤介导的免疫功能低下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