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CK-8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脏细胞因子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Meng AH  Ling YL  Zhao XY  Zhang JL  Wang QH 《生理学报》2002,54(2):99-102
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octapeptide,CCK-8)改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大鼠内毒素性休克(endotoxic shock,ES)过程中血清及肺脏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p38比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的信号转导作用。用生理多道记录仪观察尾静脉注入LPS(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的信号转导作用。用生理多道记录仪观察尾静脉注入 LPS(8mg/kg i.v.)复制的SD大鼠ES模型、LPS注入前10min尾静脉注入CCK-8(40ug/kg i.v.)、单独注入CCK-8(40Uug/kg i.v.)或生理盐水(对照)的四组大鼠平均动脉血压(MAP)的改变,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和肺脏中炎性细胞因子(TNF-a、IL-1β和IL-6)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肺脏p38 MAPK的表达。结果显示:CCK-8可改善LPS引起的大鼠MAP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LPS可显著增加血清和肺脏TNF-a、IL-1β和IL-6含量;CCK-8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血清和肺脏TNF-a、IL-1β和IL-6的增加。CCK-8可增加ES大鼠肺脏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结果提示CCK-8可改善ES大鼠MAP的降低,并对肺脏促炎性细胞因子过量产生有抑制作用,p38MAPK可能参与了其信号转导机制。  相似文献   
52.
Kai L  Hu DY  Wang ZF  Shi YL  Liu LM 《生理学报》2001,53(4):291-295
在由股动脉放血制备的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急性分离的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上,利用膜片箝单通道记录技术观察了血管平滑肌依钙K^ 通道(BKca)的活动,发现在对去甲肾上腺素(NE)反应性增高的休克代偿期,BKca的开放概率(P0)和单位电导都显著较正常动物的低,P0的改变主要是由通道的慢关闭时间常数(τcs)增大引起关闭时间延长所致;而处于对NE反应性降低的休克失代偿期,BKca的P0和单位电导都高于正常动物,P0的变化也主要是τcs减小所致。  相似文献   
53.
流行性出血热尸检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mRNA的定位及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了国内不同地区3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尸检组织中病毒RNA及HSP70mRNA细胞内定位,同时观察了汉坦病毒感染的VeroE6细胞中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热休克蛋白70mRNA在多数组织中均可检测到,分布与病毒RNA一致,并且与组织的病理损害有关;体外实验的结果也表明在出血热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有HSP70的高表达。提示热休克蛋白与汉坦病毒的致病以及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54.
对一种哺乳动物的非贴壁细胞Bal b/c近交系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进行了G418敏感浓度及甘油耐受性的测定;并通过磷酸钙法用含HBVS基因的质粒pRc/CMVS与含筛选标记基因neo的质粒pSV_2-neo进行了共转染。经G418筛选,获得了G418抗性细胞P851-S,在G418选择压力下,已连续筛选80余天,传代12次;斑点杂交和ELISA实验分别表明P815-S细胞内有HBVS基因的存在,培养上清中有HBsAg的表达。  相似文献   
55.
HPPCn是一种新的肝细胞刺激因子,获得较高纯度的具有生物活性的HPPCn蛋白对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HPPCn在重组质粒PET-24a(+)/HPPCn中,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为主。为优化表达条件,运用冷休克表达载体pColdⅡ和无缝克隆技术获得重组质粒pColdⅡ/HPPCn,分别对诱导温度、时间、分子伴侣等诱导条件进行筛选,镍离子柱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 blot分析目的蛋白特异性,不同浓度人HPPCn重组蛋白(0、10、100ng/ml)刺激SMMC7721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Brdu掺入、PCNA表达变化。目的蛋白在培养温度为16℃,终浓度为0.1mmol/L的IPTG过夜诱导时为可溶性表达,最终得到人重组HPPCn蛋白纯度为94.88%,人HPPCn重组蛋白可刺激SMMC7721细胞Brdu掺入增加、PCNA表达水平上调,其刺激作用具有量效关系。通过冷休克表达系统获得可溶性表达的人重组HPPCn蛋白,其具有促进SMMC7721细胞增殖的生物学功能,为深入研究HPPCn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56.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证实有感染灶存在或有高度可疑的感染灶。脓毒症是ICU内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近十年来,虽然政府在救治脓毒症患者中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源于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仍高达30%~60%。心血管系统在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着色。过去的四五十年,开展了很多脓毒性心肌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也积累了不少循证医学证据。然而,心脏只是心血管系统的一部分。诸如脓毒症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系脓毒症对心脏的直接效应,还是脓毒症引起心脏前、后负荷及神经体液因素的变化,继而引起心脏继发改变的研究,至今仍在继续。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脓毒性心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脓毒性心肌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合理有效地指导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足底电击的方法建立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n=10):对照组(C组)、PTSD组、CUS组、PTSD+CUS组(P+C组)。在1、7、14、21天测量大鼠体重,并行糖水偏好和强迫游泳实验,在7、14、21天做条件性恐惧实验。结果:与C组相比,CUS组和P+C组体重增加缓慢,PTSD组体重正常。CUS组于第21天出现糖水消耗比例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C组于第14天即出现上述抑郁表现。条件性恐惧实验中,PTSD组与PTSD+CUS组僵直时间显著增加,CUS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动物更易产生抑郁表现。  相似文献   
58.
棉花粉蚧热休克蛋白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生物体或细胞受到热胁迫后新合成的一类遗传上高度保守的蛋白,在昆虫应对外界环境因子胁迫时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系统研究棉花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Hsp基因家族,对棉花粉蚧转录组基因注释信息进行分析、获得目标序列,并应用NCBI上Blast X等软件进行比对、共鉴定出24条热激蛋白(Hsp)基因,包括3个Hsp90、8个Hsp70、2个Hsp60和11个s Hsp(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 Hsp)基因。对棉花粉蚧与模式昆虫家蚕Bombyx mori、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昆虫的小分子量热休克蛋白s Hsp具有很强的种属特异性,Hsp70家族的保守性比s Hsp强。棉花粉蚧热激蛋白基因的鉴定为深入研究该虫Hsp与生长发育、抗逆境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为探究重组胶原蛋白(RHC)用于表皮创伤修护的作用机理,按照国标方法对RHC促进细胞生长、细胞迁移、细胞黏附、促进组织吸收胶原蛋白的各项能力展开研究.结果显示,RHC促进细胞生长的起效量为0.0025%;以0.1%浓度为例,RHC在2 h内即有显著的细胞修复能力,24hRHC细胞修复比海洋胶原蛋白高21.1%;RHC浓...  相似文献   
60.
创伤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存在于河口和海洋环境中,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建立快速、准确、易操作的检测方法对防控创伤弧菌的传染,保障水产养殖业发展和增强食品安全意义重大。基于创伤弧菌vvHA基因,利用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创伤弧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对11种共46株细菌进行扩增,仅创伤弧菌为LAMP阳性结果,说明LAMP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对创伤弧菌纯培养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5CFU/ml,对污染食品中创伤弧菌的检测灵敏度为24CFU/g。此法40~60min内即可完成检测,检验检疫实践证明:LAMP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