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18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DNA水平上的植物系统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年来在DNA水平上的植物系统学研究方法,着重介绍了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PCR技术在植物系统学上的应用等这一领域最新的进展,并对分子数据的分析方法及系统树的构建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52.
赵尔宓 《四川动物》1996,15(3):137-138
两栖动物分类系统的探讨──简介《两栖动物的进化》一书赵尔宓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1996年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了松井正文《两栖动物的进化)一书,302页,售价4738日元。理学博士松井正文,现年46岁,日本国京都大学助教授,专门从...  相似文献   
53.
染色体研究的进展与植物分类学(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染色体研究的进展与植物分类学(下)徐炳声,张芝玉,陈家宽,洪德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10009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ADVANCESINCHROMOS...  相似文献   
54.
对淤泥湖水生植被的天然恢复过程、群落组成、结构、功能与动态等进行了定位研究(1992~1995).该湖水生植物共有20科29属41种.4种生活型的植物种类在该湖均有分布,以沉水草本(15种)和挺水草本(13种)为多.8个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广布成分16种和东亚成分10种.群落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和层片结构.该彻共有8个群落类型;群落现存量3208.8g·m-2,全湖植被资源贮量为16365.2t.  相似文献   
55.
恢复生态学与植被重建   总被引:89,自引:0,他引:89  
彭少麟 《生态科学》1996,15(2):26-31
恢复生态学是现代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其理论与方法均在不断发展之中。本文论述恢复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并探讨热带亚热带区域地带性植被的恢复途径及其效益  相似文献   
56.
 根据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的羊草+大针茅草原退化变型一冷蒿群落封育12年(1983—1994)的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群落恢复演替轨迹取得以下认识: 1.依据群落优势种的更替及主分量分析结果可将恢复演替过程划分为冷蒿优势阶段、冷蒿+冰草阶段、冰草优势阶段、羊草优势阶段。 2;退化草原群落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群落生产力的变化表现出阶梯式跃变和亚稳态阶面相间的特点。第一次跃变发生在1984年,上升到第二个阶面,第二次跃变发生在1990年,进入了第三个阶面,已接近于原生群落的生产力。 3.群落生产力与水资源量的关系因恢复演替阶段不同而异。第一亚稳态时期,群落地上现存生物量大体处于166g·m-2的水平上,生长季降水量达176mm以上时,增加降水对群落生产力的提高不发生显著影响。第二亚稳态时期,群落生物量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可推算出群落于物质生产用水量介于1.1~1.6mm·g-1之间。此值在1.1mm·g-1时,群落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最高,而在1.6mm·g-1时群落生物量达到最大值。 4.在恢复演替进程中,群落密度的位点常数约为271.5株·m-2,循此常数上下波动,表现出拥挤与稀疏交替发生的过程,构成了恢复演替的节奏性变化。群落生物量的跃变与亚稳态的形成,以及群落密度的拥挤与稀疏交替作用是群落恢复演替的内在机制。恢复演替的速度,到第10年发生了1.78个半变的生态距离。5.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按照其节奏性及生产力跃变与亚稳态的规律,调控放牧利用强度或采取技术措施,调节群落拥挤和稀疏的交替过程可加速恢复演替进程。  相似文献   
57.
本文记录了我国蒙新区土蝽科1新种:新疆光土蝽Sehirus xinjiangensis sp.nov。及4个中国新纪录种:黄圆土蝽Bysinus penicillatus E.Wagner,小圆土蝽B.minor E.Wagner,光头伊土蝽Aethus laeviceps Kerzher及斜光土蝽S.parens Mulsant et Rey。  相似文献   
58.
李有春LI  You-Chun 《遗传》1995,17(6):12-16
本试验共选用了4个提型不育系(A系)及其保持系(B系)、4个恢复系(R系)及其川7B/R4份F~1|代材料,用不同遗传背景的B、R系及川7B/R材料与A系杂交,种子成熟时收获干燥考种,度过休眠期后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父本对F~0|种子千粒重存在胚乳直感现象;川3A、川4A与其它B系杂交,其F~0|种子的千粒重、饱满度、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川4A×R和川6A×R的杂种种子千粒重多分别比川4A×川7B/R和川6A×川7B/R的高,但前种组合(A×R)的种子发芽和发芽率远不如后一种组合(A×川7B /R)的种子,且前种组合的穗发芽率也较高。作者认为,利用A系与农艺性状相近、但遗传背景各异的B系杂交,或在R系中输入抗提型细胞质负影响的高种子生活力基因, 是提高A系和杂交种种子生活力的值得注意的途径。 Abstract: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grope for ways of improving sced viability of A-line and hybrid in wheat with T.timopheevi cytoplasm.Four A lines and their B lines,4 restorers (R line) and 4 crosses of Chuan 7B/R were used.The combinations of A×B,A×R and A×Chuan 7B/R were madc,and 1 000-grain weight (GW),rate of pre-harvest sprouting(RPHS),germinating energy(GE) and germination percentage (GP) of their F0 seed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W,full weight,GE and GP of the seeds of Chuan 3A and 4A×other B lin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huan 3A×3B and chuan 4A×4B;although the GW of Chuan 4A and 6A×R were heavier than those of Chuan 4A and 6A×Chuan 7B/R,the GE and GP of the latter crosses increased largely and their RPHScs were less.Therefore,it was considered as effective ways for improvement on seed viability,that A lines cross with other B lines having different genetic background but similar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that the gene(s) concerning high seed viability were transferred into restorers.  相似文献   
59.
应用RAPD技术对大熊猫分类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林峰  陈红卫 《兽类学报》1997,17(3):161-164
采用PCR和Southern杂交等方法对大熊猫与小熊猫、马来熊、浣熊等共有的一条1.3kb的RAPD产物片段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来自于大熊猫的此共有片段可能为一重复序列,并且其内部含有多个随机引物AB1-08的结合位点。以此来自于大熊猫的1.3kb片段为探针进行杂交,发现马来熊RAPD产物中的对应片段显示了很高的同源性,而小熊猫和浣熊RAPD产物则无相应的杂交带。这暗示,从分类地位上来看,大熊猫与熊科马来熊的亲缘关系应更近于与小熊猫和浣熊的亲缘关系,应与马来熊一样划分为熊科。本研究为大熊猫分类地位的确定提供了又一分子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60.
王金星  高兴善 《兽类学报》1997,17(3):208-215
本文利用印迹杂交技术对中国华北地区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palidior和韩国黑线姬鼠A.agrariuscoreae共107号标本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通过8种限制性内切酶的消化,进行了限制性片段的分析。共检出35种限制性片段和12种单倍体类型。12种单倍型在平均离散度为1.01%时聚合为两个亚群:一个亚群为黑线姬鼠华北亚种,由采自中国4个不同地区的51号标本的4种单倍型所组成;另一个亚群为黑线姬鼠朝鲜亚种,由采自韩国4个不同地区的56号标本的8种单倍型所组成。黑线姬鼠华北亚种和朝鲜亚种在mtDNA表型上表现出一定差异,这在分子水平上确立了两亚种的分类地位。为了进一步澄清黑线姬鼠种下分类的混乱,很有必要对中国其他地区的标本进行该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