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研究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其氧化产物中性萃取级分(EOFA)、酸性萃取级分(EOFB)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EGCG及其氧化级分EOFA、EOFB对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对供试的酵母和霉菌抑制作用不明显.抑菌活性大小为:EGCG>EOFA>EOFB,且EGCG及其氧化级分随温度升高抑菌活性下降;在弱酸性条件下,EGCG、EOFA及EOFB抑菌活性较强,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抑菌活性均大幅下降;一定浓度的氯化钠可增强EGCG、EOFA及EOFB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2.
不同砧穗组合葡萄植株对部分根区干旱的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木箱对嫁接在3309C、420A和110R砧木上的玛瓦斯亚葡萄(M)进行双侧根区交替灌溉(AI)和单侧灌溉(UI)两种水分胁迫处理,以探讨不同葡萄砧穗组合对干旱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导致葡萄叶片ABA浓度大幅度增加,AI和UI的3种组合平均分别提高了267.5%和394.7%,而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下降.UI处理的3种组合叶片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脯氨酸(Pro)含量极显著增加,且均以M/110R增幅较大,M/3309C增幅较小;而AI处理的SOD和CAT活性增加较小,但Pro含量显著增加.干旱胁迫导致葡萄叶片质膜透性、MDA和H2O2含量极显著增加,以M/3309C增加最多,M/110R增加较少.不同砧穗组合适应干旱逆境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砧木品种,110R适应干旱逆境的能力强于420A和3309C,其对应的嫁接植株的生长量亦呈同样趋势.与根区单侧灌溉相比,双侧根区交替灌溉对植株造成的伤害较小,是可推广的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03.
低密度种指在热带森林中存在的成年个体密度很低的物种 ,是热带森林中树种的主要存在形式。对低密度种的认识和保护是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关键之一。与稀有种相比 ,低密度种的含义更为广阔 ,它还包括那些密度低、分布范围广和绝对个体数量大的物种。低密度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母树附近的幼苗和种子的存活率较低 ,密度制约和有限更新也是低密度种形成的重要原因。维持低密度种最重要的外部原因是昆虫较强的飞行能力和传粉能力 ,而其最重要的内部原因是低密度种的生殖特性。  相似文献   
104.
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的种间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了海南岛霸王岭热带雨林1个0.5 hm2永久样地所有DBH≥1 cm树木的分布图,进而借助最近邻体分析扩展模块判定每个个体的最近邻体植株,并得到每个基株最近邻体种对的距离。采用N×N最近邻体列联表的截表法,研究了这个多物种群落的种间分离。结果表明,随机毗邻种对占优势,正分离种对次之,负分离种对最少。多数灌木和一些小乔木(平均胸径<15 cm)彼此呈正分离,少数负分离;灌木和乔木间的分离关系复杂;大乔木种类(平均胸径≥65 cm)间不存在负分离。种间分离存在种间差异。种间分离与分布格局明显相关,聚集分布的物种与其它物种正分离比例远比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大;相反,聚集分布物种与其它物种负分离比例要比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小。聚集 聚集分布的种对最可能出现正分离;聚集 均匀分布的种对以及随机 随机分布的种对则最可能出现负分离。但是,无论物种的分布格局或种对相对分布格局如何,随机毗邻的种对都占优势。与种间联结不同,种间分离反映的是小尺度的物种空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阐述了种间分离的可能原因及其生态学涵义。  相似文献   
105.
OLAND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菌群16S rDNA的DGGE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考察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菌群(氨氧化菌和亚硝酸氧化菌)的种群多样性及硝化菌群随溶解氧降低的种群变化规律,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于自养生物脱氮系统中功能微生物菌群的快速分子检测技术,采用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子检测技术对硝化菌群的16SrDNA的特异性PCR扩增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LAND生物脱氮系统中氨氧化菌和亚硝酸氧化菌随溶解氧的降低表现出了不同的种群变化规律,氨氧化菌种群多样性受溶解氧的影响非常大,而非亚硝酸氧化菌的种群多样性比较单一,且不受溶解氧的影响。结合FISH(全细胞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在OLAND限氧稳定运行后期,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是主要的氨氧化菌,占OLAND限氧亚硝化阶段反应器中总细菌数的72.5%左右。  相似文献   
106.
羊草草地植被—土壤系统氮循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表明,0-30cm土层7月氮(N)总储量为479.2g.m^-2,其中主要为有机N,占总N量的98.5%,土壤中的无机N年度变化很大,在2.55-11.3g.m^-2之间,7月无机N储量为7.3g.m^-2,与其它类型草地不同。该类型草地土壤铵态N与硝态N含量有些季节相差不大,有些季节硝态N的含量超过铵态N的含量,铵态N的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硝态N。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无机N约为3.48g.m^-2.a^-1,植物根系向地上每年输送的N量为2.97g.m^-2.a^-1,地上活体向地下转移的N量为1.54g.m^-2.a^-1,植物地上部分每年转为立估凋落物的N量为1.43g.m^-2.a^-1,由立枯凋落物转为土壤有机N的量大于1.08g.m^-2.a^-1,植物根系每年转为土壤有机N的量为1.51g.m^-2.a^-1。  相似文献   
107.
植物化学通讯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的信息传递是生命科学中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之一,生物种间种内和个体内都存在着物理和化学等各种信息交流方式。植物种间种内是否通过物理信号进行通讯交流还是一个未知数,但邻近的同种或异种植物通过化学物质为媒介的通讯关系确是客观存在的。最近,愈来愈多的研究证明:许多陆生植物种可以合成并释放特定的次生物质,这些次生物质可以通过空气和土壤两种载体进行信息传递,尤其是在植物受到侵袭和寄生条件下。茉莉酮酸甲酯、水杨酸甲酯和乙烯等挥发性次生物质被确证为以空气为媒介进行植物种间和种内通讯的化学信号分子。植物根分泌的黄酮和氢醌等分子也可以经土壤媒介传递信息。由于在自然条件下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收集和活性信号分子的俘获及鉴定技术还未能突破,这增加了以土壤为媒介的植物种间和种内化学通讯关系研究的难度。但不论如何,植物的化学通讯是植物种间和种内交流的主要方式,植物间的化学通讯关系的研究还处于突破的前夜,这方面的任一研究成果都会引起世界性的关注。因此,破译植物种间和种内化学通讯密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体外循环中 ,血液与异物表面直接接触 ,导致许多炎性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形成及释放 ,形成的肺损伤是手术患者的一个重要而危险的并发症。本文总结了CPB中应用抑肽酶进行肺保护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 :2 0 0 1年 1月至 11月 ,在本院施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手术中应用抑肽酶的患者作为研究组 ,未用抑肽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麻醉诱导时、体外循环结束时的气道压力 (Paw)、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A a)DO2 ]、两组患者回病房后的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前、前中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而研究组患者体外循环结束时的气道压力和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差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 (P <0 0 5 ) ,预示着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受到的损伤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显著减少 (P <0 0 5 ) ,说明研究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比对照组患者恢复得快。结论 :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抑肽酶 ,充分发挥其血液麻醉作用 ,可有效减轻肺损伤 ,促进术后恢复 ,取得良好的肺保护效果 ,而且简便易行、安全实用 ,对医患双方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两种雀形目鸟类的窝雏数处理实验:检验Lack假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1997—1999年在位于青海省北部的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选择地面筑巢的小云雀(Alauda gulgula)和灌丛筑巢的黄嘴朱顶雀(Acanthis flavirostris)为代表进行窝雏数处理实验。根据Lack假说的预报检验(1)常见窝卵数是否是最大生产力窝卵数;(2)窝雏数处理对雏鸟质量和亲鸟投入是否产生影响;(3)两种鸟的响应方式是否相同。其结果如下:①小云雀和黄嘴朱顶雀的常见窝卵数分别是3和5枚。年间变化不明显,用幼鸟出飞率作为生产力,两种鸟的扩增窝幼鸟出飞率下降,常见窝卵数(分布频率最高)等同于最大生产力窝卵数;②小云雀的幼鸟的生长参数不随窝雏数的改变而变化.而黄嘴朱顶雀有明显变化.说明窝雏数处理对后者幼鸟质量有明显影响。③用递食率作为亲鸟投资指标,小云雀亲鸟的递食率随窝雏数的增加而增加,但雏期不变;而黄嘴朱顶雀递食率不变,但雏期延长。④扩增窝雏数后,两种亲鸟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方式,小云雀表现为提高单位时间递食次数,而黄嘴朱顶雀延长育幼时间。这两种方式不是通过影响雏鸟质量就是通过影响亲鸟存活率来降低子代和亲代的适合度。结果支持了自然选择将窝卵数调节到亲鸟能喂活最大数量子代的限度。即常见窝卵数就是最大生产力窝卵数的Lack假说。  相似文献   
110.
外源有机酸对小麦幼苗铝毒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Al(50μmol/L)处理水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24h,显著抑制Al敏感(Scout 66)和耐Al品种(Atlas 66)小麦幼苗根系伸长,明显增加根系的电解质渗漏率。在Al处理同时外加草酸或柠檬酸能缓解Al对小麦根系伸长的抑制作用,同时降低小麦根系的电解质渗漏率。铬花青R染色和碘化丙锭荧光染料染色实验结果显示,用Al(50μmol/L)处理Al敏感小麦Scout 66幼苗24h后,大量Al结合在根尖表面,并降低根尖表面细胞活力。而Al处理同时外加草酸,则减少Al与根尖表面的结合,缓解Al对细胞活力的抑制。分根结果表明,外源草酸有可能通过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参与内部解Al毒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