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发育过程中的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果实韧皮部及其周围薄壁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主脉和细脉的筛分子(SE)和伴胞(CC)之间存在胞间连丝,胞间连丝在筛分子一侧是单通道,在伴胞一侧呈多分枝通道。在细脉中筛分子小,伴胞大,在主脉中则是筛分子大,伴胞小。伴胞内胞质和核质稠密,富含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液泡内往往呈现多膜包被的囊泡结构,  相似文献   
62.
南京地区落叶栎林木本植物叶物候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物候参数长期以来被认为与植物的碳获取的最大化有关,能反映物种的资源利用策略。温带地区因为寒冷冬天的限制,延长叶寿命成为一些物种进行生长发育和繁衍的基础。为探讨叶寿命延长的可能途径(早出叶、晚落叶,或两者兼有),该研究以南京地区两个落叶栎(Quercus spp.)林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其中木本植物的出叶物候、落叶物候,并分析了它们与叶寿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不同物种的出叶开始时间相差较大,出叶早的物种早结束出叶过程;2)不同物种的落叶开始时间相差较大,早开始落叶的物种,落叶持续时间较长,落叶结束时间则相对集中。3)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都表明,叶寿命与出叶时间和落叶时间显著关联,但早出叶对叶寿命的延长可能更为重要,因为早出叶相对于晚落叶在物种资源利用上比较具有优势。4)不同物种的出叶时间和落叶时间没有显著相关,可能因为出叶过程和落叶过程是由不同的启动因子引起。这说明延长叶寿命不一定同时通过早出叶和晚落叶来达到。  相似文献   
63.
牛姆瓜是优良的野生水果,也是优良的庭院绿化树种,对其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粒径、百粒重进行研究,为育苗生产,开发利用其野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水产出服务的供需的定量评估与空间制图是当前研究的核心与前沿议题, 但是需要进一步加强人类需求与自然过程的时空关联分析和服务流模拟之间的耦合。以涟水流域为研究区, 基于ArcGIS和InVEST模型, 利用多源数据构建了水产出服务供需平衡与空间流动模型, 从子流域尺度探究了涟水流域水产出服务的供需空间匹配特征与流动规律, 对流域供给区与受益区的之间的流动进行了明确。研究结果表明: (1)2000-2015年涟水流域水产出服务的供给量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 水需求量则逐年增多, 供需差额不断扩大, 四个年份的水资源安全指数平均值仅为-0.52。(2)涟水流域水产出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不匹配特征, 尤其是湘乡市、娄星区、双峰县等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3)明确了流域内四个主要受益区域的空间范围及其相应的流动量。提出的评估模型和获得的研究成果, 为实现涟水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确保流域用水安全, 进行流域水生态补偿和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5.
叶片大小与数量的权衡关系是植物生长策略的基础,研究叶片大小与数量权衡关系的内在机制对于深刻理解植物生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单个叶片干重表示叶大小,以单位茎上的叶片数量表示出叶强度,采用标准主轴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呼伦贝尔草原植物叶片大小与数量的权衡关系以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 陈旗嵯岗(典型草原)和陈旗八一(草甸草原)叶片大小与出叶强度存在显著的负的等速生长关系,谢尔塔拉(草甸草原)的叶片大小与出叶强度存在显著的负的异速生长权衡关系。叶片大小和数量权衡关系的内在机制取决于叶片与茎生物量的分配机制以及茎组织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6.
玉米出籽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籽率与玉米单穗产量密切相关,其遗传机制的解析对玉米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309份玉米自交系为关联群体,利用固定和随机模型交替概率统一(FarmCPU)、压缩混合线性模型(CMLM)和多位点混合线性模型(MLMM)对2017年和2019年河南新乡原阳、周口郸城、海南三亚以及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BLUE)的出籽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18个与出籽率显著关联的SNP(P<1.72E-05)。其中,FarmCPU、CMLM和MLMM方法分别检测到14个、5个和2个位点。S2_87292896利用CMLM和MLMM方法在BLUE环境和2019年原阳均检测到;在BLUE环境,S2_111319193利用FarmCPU和CMLM方法均检测到;在2017年郸城,S5_93814060利用CMLM和MLMM方法均检测到。5个位点即S1_304584425、S5_11751831、S5_93814060、S5_186385476和S8_94354503的表型变异解释率介于10.09%~15.43%之间,为出籽率的主效SNP。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发现,Bin1.08、Bin2.06、Bin4.09和Bin6.05可能是影响出籽率的重要区段。共挖掘32个候选基因,其中E3泛素蛋白连接酶UPL1、DEAD盒ATP依赖的RNA解旋酶RH52、蛋白激酶同源子4、SNARE互作蛋白KEULE和延伸因子EF1A等可能是影响出籽率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67.
"我一年只开业100天,赚100万台币","那你可以干200天,赚200万,干300天,赚300万啊","我的老板青蛙要休息,游客很多,青蛙可就要跑走了,我们这些工友可就要失业了."这是2009年我们来台湾的第一个早晨,一边吃着当地特色早餐,一边和我们住宿的桃米生态民宿"绿屋"主人邱富添继续着昨夜的话题.  相似文献   
68.
在云南松茸产区楚雄州、保山市、迪庆州各设置一个固定样方监测点,观察和监测松茸出菇情况,并在样方内设置自动气象观测仪监测和记录气象因子及其变化。通过监测数据发现三个监测点的出菇开始时间和出菇高峰存在差异。其中迪庆州叶日监测点的出菇时间早且相对集中,呈现1个集中爆发式的出菇高峰 而保山市海棠和楚雄州芹菜塘两个监测点的情况基本一致,即出菇时间相对较晚但周期长,有3个出菇小高峰。松茸子实体的菌盖、菌柄和高度与生长天数各自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函数关系。通过对比分析三个研究点的气象因子差异,及其对出菇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发现:三点间出菇前和出菇日的温度基本一致,高温缩短子实体的存活时间,土壤温度可能是影响出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复制机制、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致病机制等,创建一个安全、有效的技术平台,在前期构建的RHDV侵染性克隆基础上,将病毒的衣壳蛋白编码区删除,保留了RHDV复制必需的所有蛋白酶基因和两端的非编码区,构建了RHDV复制子。试验结果证明,将该复制子RNA导入RK13细胞中后,能够进行高水平的复制和表达。  相似文献   
70.
榕小蜂的传粉结构、 传粉行为以及寄主榕树的花药胚珠比是判断榕-蜂互惠系统传粉模式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于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对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试验样树环纹榕Ficus annulata进行观察, 对出榕果的环纹榕传粉榕小蜂Deilagaon annulatae进行电镜扫描和室内显微镜下对其进行行为观察。电镜扫描显示: 环纹榕传粉榕小蜂D. annulatae位于胸部的花粉筐消失, 具一片可粘附花粉的毛区, 提示其属于被动传粉的种类。传粉行为观察发现, 该蜂没有主动采集花粉的行为, 显然存在的花粉刷已丧失了主动收集花粉的功能。寄主植物环纹榕F. annulata属于典型的自动散粉让榕小蜂沾附花粉的榕树种类。环纹榕传粉榕小蜂D. annulatae是西双版纳热带地区已知58种传粉榕小蜂中唯一体色为黄色的种类, 该蜂偏爱在低温的夜晚出蜂。除了传粉榕小蜂, 一种金小蜂Lipothymus sp.也在雌花期进入榕果内繁殖, 并且其数量显著高于环纹榕传粉榕小蜂D. annulatae (P<0.0001)。自然单果的繁殖中, 环纹榕传粉榕小蜂的数量显著高于种子数量, 呈现出榕-蜂互惠系统中罕见的传粉榕小蜂主导的局面。综合榕-蜂的传粉特征显示, 环纹榕F. annulata及其传粉榕小蜂D. annulatae互惠系统是被动传粉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