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9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63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温度和食物对稻虱缨小蜂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vàrth))卵内,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parvatae Pang et Wang)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6℃,有效积温为162.3日度,随着温度上升,发育加快;寿命(y_1,D_(10.4)~0C)、产卵量(y_2,粒/♀)、产出卵率则在适宜温度范围(23—26℃)内最大,高低温区内均呈下降趋势,其方程分别为:y_1=exp(-0.04187+0.3612x-7.4654×10~(-3)x~2),y_2=exp(-1.9539+0.4563x-0.01001x~2),式中x为温度。温度对未产出卵量影响不显著;对子代雌性比的影响也不显著,其平均值为0.7631。温度主要通过对产卵量和产卵速率来影响繁殖力,理论上27.3℃时周限增长率λ最大,达1.2374倍/天。成虫期供蜜加水时的产卵量、产出卵率和寿命显著比仅供水时的高或长。此研究为预测害虫种群发展,充分利用天敌资源,达到综合管理害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非组蛋白磷酸化与核内信息转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3.
一、概述内禀增长率(r_m)是一个最基本的种群参数,它的测定和计算在动物生态学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20年代开始,已发展出多种计算动物r_m值的方法,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84.
不同胃疾患胃内微生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75例不同胃疾患胃液内的菌群及影响胃内微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健康胃内基本无菌或只有少量口腔细菌,未发现厌氧菌。而不同胃疾患胃内均分离到细菌(log10~n/ml),慢性萎缩性胃炎:3.89±0.99,残胃炎:4.45±0.16,胃癌:4.2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前(2.8±0.62)与抗酸治疗后(4.35±0.61)差别显著,慢性浅表性胃炎:3.39±0.98,胃溃疡:3.42±0.29。所分离到的细菌既有来自于口腔的细菌,也有来自于肠道的细菌。影响胃内细菌增殖的主要因素是胃液的PH值,幽门功能失调及幽门切除亦可使胃内细菌过度生长。本研究提示对胃病的治疗亦应进行生态防治。  相似文献   
85.
从鸡、羊、鹅、鸭粪便中分离出的空肠弯曲菌,提取染色体DNA做酶切分析,得到几乎相同的带型;与从比利时引进的结肠弯曲菌及海鸥弯曲菌比较,带型完全不同;同时,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出的幽门螺旋菌,做染色体DNA酶切分析,得到与前者完全不同的带型。  相似文献   
86.
注射抗TGF_β-1抗体至2细胞胚胎的一个裂球中,产生了三个级别的卵黄团外露畸型胚胎,YE-1、YE-2和YE-3。它们的产生与抗体的注射量有关。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注射后胚胎能正常发育至囊胚,卵黄团在注射一侧外露,外露部分无任何中胚层组织。高剂量注射时,主要产生YE-1级别的畸型胚胎,其中大部分在注射侧从头至尾不存在肌肉组织,中胚层发育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降低注射剂量后所产生的YE-2畸型胚胎,在注射侧有一定的肌肉组织,但明显小于未注射侧。YE-3是所受影响最小的畸型胚胎,YE-3 V 的注射侧产生了与未注射侧非常接近的肌肉组织。活体观察畸型胚胎的形成过程,发现不同级别的畸型胚胎与注射侧的原肠运动所受影响程度和范围有关。高剂量注射时,几乎整个注射侧的原肠运动受到了影响,由此产生了YE-1,而低剂量注射时,注射侧只有部分区域受到影响,因此产生了YE-3 v 和YE-3 d。无论是原肠运动受阻,还是中胚层发育受到影响,其原因可能是抗TGF_β-1抗体阻抑了中胚层诱导的过程,所以由此也进一步证实了TGF_β相关蛋白与中胚层诱导有关。  相似文献   
87.
张学文 《生命世界》1992,19(2):18-19
植物遗传进化及分类学的研究,通常以形态特征特性和数量性状为基础。尽管这些形态学特征都是遗传本质的表现,但环境因素却在遗传表现的过程中起了过大的作用。近年来,运用同工酶谱带和以生化指标为依据进行过不少研究,但仍不能克服环境的影响。当前,DNA限制性内切酶和衍生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应用于遗传进化及分类学研究,在微生物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这种研究是直接针对遗传物质——DNA分子的,所以,更为精确和有效。  相似文献   
88.
一、前言长期以来,对四射珊瑚骨骼微细构造(尤其是有无片状骨素)的认识及其分类学的意义都存在分歧意见。近年来,国际上扫描电镜在这个领域的应用大有进展,但仅限于泥盆纪和二叠纪的少数属。作者在参加有关珊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中,在系统整理石炭纪四射珊瑚资料的基础上,对Caniniidae等14科的代表属采用了电镜研究。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endovenous obliteration,RFO)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320例(320条肢体),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200例(200条肢体)采用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联合点式剥脱进行治疗,对照组120例(120条肢体)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下肢静脉的彩超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术后皮肤瘀斑、皮下血肿、隐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查,其复发率及大隐静脉主干闭塞情况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治疗相比,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更高,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究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在脾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本中心使用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治疗的36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10例男性,26例女性,31例真性动脉瘤,5例假性脾动脉瘤,术前均行超声或CTA明确诊断。术中栓塞后,立即血管造影以明确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及术后2周、3个月和6个月监测血常规、胰淀粉酶和主动脉CTA,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例患者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远近端及瘤腔,其余仅栓塞脾动脉瘤瘤腔。术中DSA血管造影提示即刻脾动脉瘤栓塞闭塞率为97%以上,术中共使用128枚Interlock弹簧圈,其中104枚为钻石型,24枚为普通2D型。弹簧圈平均直径为6.3±4.2(2-12)mm,平均长度为16±13.5(3-32)mm,瘤体平均尺寸为40.6±12.5(15-70) mm。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0.0±3.2(6-15)个月,1月后2例出现脾梗死,7例发生轻微腹痛及低热等症状,所有病例均未见瘤腔再通和瘤体增大。结论: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脾动脉瘤,但其远期疗效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