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三萜皂甙是中药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阐明三七三萜皂甙合成途径中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S)的结构特征,采用RT-PCR及3-'RACE和5′-末端分析法,对三七FPS进行克隆,获得三七FPS cDNA全长,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DQ059550;结合生物信息数据库及相关分析软件,对三七根FPS进行性质预测,并与GenBank中记载的植物FPS进行比对分析,构建了植物FPS系统进化树,进行聚类关系分析,根据FPS聚类关系将这些植物异戊二烯类物质合成途径的产物分组.结果表明,植物FPS有2个保守核心区,分别为DDIMD和QVQDDYLD;比对分析及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三七与人参、积雪草的FPS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95%,其三萜物质结构也相似.  相似文献   
102.
三七组织培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七的根、块根、根茎、茎、叶柄、叶和花蕾等各部位诱导出愈伤组织。当这些愈伤组织无性系继代培养到第5代后进行了药用成分皂苷薄层层析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三七愈伤组织中含有皂苷的主要成分Rg1 Rb1和Rh1。粗总皂昔含量比原植物高,为干重的5.37%(原植物为干重的4.25%),粗皂苷元含量也高于原植物。愈伤组织的生长速率是54.0mg干重/L/day。各部位愈伤组织中以茎愈伤组织较好,无论干重增加、生长速率、粗总皂苷含量和产率、粗皂苷元含量还是皂甙组成上均比其他部位愈伤组织优越。对于茎愈伤组织的生长,基本培养基以Ms培养基较好,最适pH值为5.8,最适温度为26℃。光照对生长稍有促进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金不换鲜三七液特殊毒理学效应的致突变性。以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睾丸减数分裂染色体畸变及小鼠致畸试验为指标,研究金不换鲜三七液的安全性。结果:(1)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低,中,高3个剂量组小鼠肌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0.7%,0.2%和0.9%,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阳性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率大大增高。(2)小鼠睾丸减数分别细胞染色体畸变;在本实验条例上,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单体Rg1对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SD大鼠PASMCs,实验用2至5代细胞,实验分六组:常氧组(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组),DM-SO对照组(HD组),Rg1干预组(RgL、RgM、RgH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RT-PCR检测p38MAPK mRNA的表达。结果:Westernblot、RT-PCR结果显示,HD组p-p38MAPK蛋白和p38MAPK mRNA表达明显高于N组(P<0.01),RgL、RgM、RgH组不同程度抑制了p-p38MAPK蛋白和p38MAPK mRNA和的表达(P<0.01),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三七皂苷单体Rg1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PASMCs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三七皂苷单体最佳组合并观察其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加入100mg.L-1OX-LDL诱导单核-内皮细胞黏附,蛋白染料法测定黏附值,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三七皂苷单体最佳组合;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硝酸还原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HU-VEC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结果:获得最佳PNS单体组合为:Rg1:Rb1:R1为1:10:1(Rg110-5mol/L、Rb110-4mol/L、R110-5mol/L),最佳单体组合显著降低LDH及ET水平,提高NO含量(P<0.01)。结论:由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出的最佳单体组合对OX-LDL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以DPPH自由基清除法、FRAP及Fe3+还原力法测定抗氧化能力,抑菌圈及最低抑菌浓度评价抑菌活性,对比发酵法与常规提取法所得三七总皂苷提取物活性差异,探讨微生物发酵提取三七总皂苷及其组分含量变化对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常规提取,发酵提取所得三七总皂苷含量提高35.36%,稀有皂苷组分Rh1、F1、Rg3含量增多,活性测试显示其DPPH清除的IC50由1.226降至0.377 mg/mL,对Fe3+还原力提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菌等的抑制活性增强。结果说明发酵辅助提取能提高三七总皂苷的有效溶出,实现成分间转化,同时还能提高提取物生物学活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丹参分别配伍三七和川芎经水煎煮和70%乙醇回流后,检测丹参酮ⅡA含量的变化,探究配伍提取后对丹参中可检测成分含量的转移规律。方法:丹参,丹参+三七,丹参+川芎,丹参+三七+川芎分别水煎煮、70%乙醇回流提取后,用TLC和HPLC方法检测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①全部水煎煮物中基本不含丹参酮ⅡA;②丹参单独醇回流和丹参+川芎混合醇回流加入三七后,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上升16.66%和54.97%;③丹参单独醇回流和丹参+三七混合醇回流加入川芎后,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下降57.34%和43.33%;④丹参单独醇回流加入三七+川芎后,丹参酮ⅡА含量下降33.89%;结论:丹参配伍三七显现中药的"相使"药性;而川芎对丹参则是"相恶"药性,但三七可缓解川芎对丹参的"相恶"药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考察三七蜜片对大鼠辅助降血脂及体内抗氧化功效的作用。方法:参照保健食品辅助降血脂及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选用健康大鼠进行混合型高脂血症以及乙醇致大鼠氧化损伤模型构建,给药30 d后分别对血清 TC、TG、LDL-C、HDL-C以及肝脏GSH、MDA、蛋白质羰基和 SOD活力进行检测。根据保健食品评价技术规范进行最终结果判定。结果:三七蜜片样品对混合型高血脂大鼠的血脂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对于血脂升高相对较低的大鼠高胆固醇血症模型,三七蜜片样品对该模型大鼠血清中的TC、LDL-C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TG无明显降低作用;三七蜜片低、中、高剂量均能明显提升模型大鼠肝脏GSH含量,中、高剂量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肝脏 MDA含量,低、中、高剂量均无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肝脏蛋白质羰基含量,提升 SOD 活力的作用。结论:在本实验剂量条件下三七蜜片具有一定辅助降血脂及抗氧化功效。  相似文献   
109.
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E)基因是三七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本文采用染色体步移(genomic walking)技术,克隆出三七SE基因上游1872 bp的启动子片段。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启动子除了含有基本的TATA-box和CAAT-box元件外,还包含多个与细胞分裂素响应、抗病以及糖类和储藏蛋白合成等相关的作用元件。  相似文献   
110.
三七对土壤中镉、铬、铜、铅的累积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龙勇  阎秀兰  廖晓勇  张玉秀 《生态学报》2014,34(11):2868-2875
我国传统珍贵草本药用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却非常有限。调查了三七种植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揭示了三七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转运规律及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三七种植区土壤镉(Cd)、铬(Cr)、铜(Cu)的超标率分别为75%、38%、50%,污染程度分布表现为丘北县文山县砚山县马关县;种植区三七存在较为严重的Cd、Cr、铅(Pb)污染,其不同部位的超标率范围分别为81%—100%、75%—100%、25%—63%;三七具有较强的Cd富集能力及Cd、Cu转运能力;三七不同部位Pb、Cd、Cr、Cu对人体的摄入风险贡献依次为13.46%—46.40%、8.67%—24.67%、1.90%—14.40%、0.38%—0.79%,其中主根中Cd、Cr、Cu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与土壤中相应的重金属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研究可为解决三七种植区,乃至其他中草药种植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