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39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植物根系吸水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植物根系吸水机理在细胞、组织和整体水平上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对阐明植物抗旱机制及其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途径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植物根的复合结构和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根系中水流性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特别详细地论述了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及功能与根系中水分运动的关系、以及根系输水的调节和根系吸水过程中的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动态,并且评价了根的复合运输模型和根系吸水的数学模型等,最后就其可能生理意义及其应用前景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992.
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理论及调控机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袁增伟  毕军  王习元  张炳  黄娟 《生态学报》2004,24(11):2501-2508
随着工业生态学理论的发展 ,尤其是循环经济理念的广泛推广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在全球范围蓬勃开展起来。然而 ,由于对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优化调控机制认识的不足 ,导致目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走入了单纯构建闭环链以实现废物循环利用的误区。本研究旨在剖析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特点 ,建立其生态系统概念模型 ,并阐释其优化调控机理。为此 ,作者首先深入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特点 ,阐释了技术流和知识流在该类生态系统功能中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社会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资源子系统的四维一体生态工业园区复合生态系统结构框架 ,并给出了系统功能协调度、调节费用及其系统效益之间的理论变化曲线。其次 ,作者又从生态系统功能流的角度分析了其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技术流和知识流 ,并给出了各功能流的表征指标和衡算方法。另外 ,从系统优化调控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绿色招商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控制管理体系。最后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对其生态系统做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993.
试论种子顽拗性的复合数量性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概述了从顽拗型种子到顽拗性种子这样一个对顽拗性种子认识提高的过程,在综述了前人关于顽拗性种子数量性状特征论述的基础上,把种子顽拗性的数量性状特征划分为种间、种内和个体发育三个层面,提出种子顽拗性是一种复合性状,其核心至少包括脱水耐性、低温耐性和贮藏耐性三方面的内容,其伴随性状包括种子尺度、千粒重、初始含水量、休眠特性、分类地位、地理分布和保护性物质含量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些核心内容和伴随性状的每一个方面都具有渐变的、过渡的、数量型的特征,从而阐明种子顽拗性是一种复合数量性状.种子顽拗性的复合数量性状特征的提出及其三个层面的划分,有助于加深对种子顽拗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解决种子顽拗性方面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94.
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复合退化控制与重建模式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以西南喀斯特地区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就和采集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喀斯特生态实验站部分收集整理和试验数据,系统分析了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及其退化的机理,从"人-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出发,以干扰程度、群落类型、服务功能、土地退化和贫困状况为指标,创新性地提出了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的复合退化模式(含4个阶段),运用现代生态恢复学原理、方法和现代管理学创新理论,建立了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复合退化的控制模型.以此为基础,在喀斯特石山区、半石山区和土山丘陵区3个区域环境尺度范围内,针对性地建立了生态保护型、外向经济型和双三重螺旋3种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以促进喀斯特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5.
pH对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复合α干扰素的降解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Pichiapastoris表达重组人复合α干扰素(cIFN)会发生降解、聚合等不均一表达的现象.在5 L发酵罐中考察了不同诱导pH对cIFN表达产生降解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适合酵母生长的pH 3.0~7.0范围内,当诱导pH为4.0~5.0时,cIFN不均一表达现象最少,生物活性达到2.5×108 IU/mL.通过测定发酵液中总蛋白酶活和细胞活性寻找了cIFN降解出现的原因:发现低诱导pH下细胞死亡率升高释放更多酶系,高诱导pH下蛋白酶活性明显增大,两者都使蛋白酶作用加强,加剧cIFN的降解;特别是诱导pH为7.0时,适宜的pH使蛋白酶酶活陡升,将cIFN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996.
胸腺素α1与复合α干扰素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旨在获得具有双重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胸腺素α1(Thymosin alphal,TM-α1)与复合α干扰素(IFNα-con)融合蛋白.选择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将合成的TM-α1与IFNα-con编码序列构成的融和基因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 )、在宿主茵BL21(DE3)-Codon plus-RP-X中成功表达了可溶性融合蛋白(TM-α1.IFN-con).表达量占总蛋白的20%以上.通过硫酸铵沉淀、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阳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后,产品纯度达到96%以上.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融合蛋白的抗病毒活性,采用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融合蛋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融合蛋白的抗病毒活性优于市售的IFNα1b和IFNα2a.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与市售的合成胸腺素α1相同.已有研究证实.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体外抗HBV作用.其体外抗HBV活性比联合应用TM-α1和干扰素α强,且细胞毒性明显低于联合应用TM-α1和干扰素α,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的可溶性融合蛋白(TM-α1.IFN-con).既具有良好的干扰素α抗病毒作用.也具有胸腺素α1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组和假电刺激(C)组,T组麻醉诱导前30分钟给予电刺激,C组患者仅将电极片贴附在相同穴位但不给予电刺激。记录两组在入室(T0)、手术结束时(T1),拔管后即刻(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的血压(NI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静脉血中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的浓度;记录两组的拔管质量评分以及Ricker镇静-躁动评分。结果:T组在T2~T4时的NIBP、MAP、HR以及E、NE、Cor的浓度均较C组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T组的拔管质量评分以及Ricker镇静-躁动评分降低(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减轻行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围拔管期的应激反应,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奥布卡因凝胶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男性患者120例,年龄20~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为羟考酮组(A组)、奥布卡因凝胶组(B组)、羟考酮联合奥布卡因凝胶组(C组)、对照组(D组)。记录四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诱导前(T0)、拔管后即刻(T1)、拔管后15 min(T2)、拔管后30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以及T1、T2、T3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记录术后30 min内患者躁动、尿管留置不适的发生情况以及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发热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T1时MAP、HR低于B组和D组(P0.05),T2、T3时MAP、HR低于A组、B组和D组(P0.05),各时点的VAS评分低于B组和D组(P0.05),尿管留置不适发生率低于A组和D组(P0.05)。四组患者躁动、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奥布卡因凝胶的使用能够减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男性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苏醒期尿管留置不适,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而且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1-II级择期行无痛肠镜检查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实验组)和丙泊酚和芬太尼组(对照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先于10 min内缓解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同样时间内静脉输入1μg/kg芬太尼。两组均静脉给予丙泊酚1.5 mg/kg,必要时追加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注药前(T0)、注药镜检前(T1)、过脾曲时(T2)、过肝曲时(T3)、退镜时(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镇痛效果(VAS评分)、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在T1-T4时间的HR和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p O2在T2-T3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呼吸抑制、不良体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麻醉效果确切,相对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平行侧入法硬膜外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后腰背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9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产妇接受平行直入法硬膜外穿刺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50例产妇接受平行侧入法硬膜外穿刺麻醉。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宫缩、伤口、腰背疼痛VAS评分、术中穿刺情况、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3 d、7 d、14 d和2个月后腰背疼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宫缩、伤口以及腰背疼痛评分、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7 d、14 d以及2个月腰背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行侧入穿刺法行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提高剖宫产产妇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缓解产妇的术后疼痛,并降低术后腰背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