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0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179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光滑材小蠹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滑村小蠹XyleborusgermanusBlandford属鞘翅目小蠹科,是近几年发生在板栗树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调查表明在我省秦岭沿线发生面积占栗林总面积(包括野生板栗〕的85.8%,被害株率达2%~19.1%,严重地块可达30%多;平均虫口密度17.8头/株,最多达350头以上。被害树由于该虫沿年轮横向蛀坑凿道,切断树木输导组织,使树体水分及养分输送中断而枯死。自1990年以来,我们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l寄主与分布光滑材小合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我省秦岭沿线危害9种树木的主干(见表)。2生活史光滑村小合1…  相似文献   
42.
樟脊网蝽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跃忠  蒋定凤 《昆虫知识》1994,31(3):170-173
樟脊网蝽是香樟的重要害虫,在上海1年发生4代。4月下旬越冬卵始孵,9月下旬开始出现越冬卵。成虫末见期在11月中旬。经室内饲养,樟脊网蝽第三代各龄若虫历期为:一龄61.45±7.8h,二龄48.00±7.6h,三龄43.43±7.6h,四龄51.00±8.0h,五龄70.50±7.5h,整个若虫期历期为281.92±14.8h。第三代野外雌雄比为1:4.07。第三代每雌产2~96粒。日最高产卵量为34粒/头,孤雌可产卵。10%灭百可2000倍稀释液和50%杀螟松20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43.
以移动的正弦光栅作为刺激,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以冰冻法毁损皮层17、18、19区和外侧上雪氏回(LS)区后的猫外膝体的单细胞反应,测定了了579个细胞的方位调谐特性.另外还在视觉剥夺猫外膝体测定了344个细胞的方位调谐特性.与正常猫相似,去视皮层猫和视觉剥夺猫外膝体的少数细胞(约占10%)具有非寻常的方位调谐特性,包括具蝴蝶形调谐曲线的方位调谐特性、双调谐(Bimodal)的方位调谐特性和最优方位随刺激空间频率的不同而变化的方位调谐特性。结果表明,外膝体的非寻常的方位调谐特性并非主要由皮层下行投射所致,而是主要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4.
蜜蜂下行神经元的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生理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了蜜蜂下行神经元的光谱敏感特性,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刺激引起的给先反应和撤光反应的相对强度不同.分析了37例下行神经元的光谱敏感特性,发现下行神经元有的是光谱宽带和多光谱性的,有的是光谱窄带,给光和撤光反应都具有不同的最敏感区。  相似文献   
45.
侵染新疆甜菜的两种病毒分离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甜菜的根部和叶片分离到两个球状病毒分离物。从病毒形态、生物学及物化性质等研究结果证明这两个分离物实是一种病毒。病毒粒体力20面体,直径约28nm,回接到甜菜上产生环斑和沿脉线纹最后形成坏死斑。此外还侵染苋色藜,昆诺阿黎,番杏,菠菜等,引起局部坏死斑。在普通烟,心叶烟,菜豆,黄瓜,蕃茄上无症状侵染,病毒致死温度为70℃,10分钟。体外存括期13天以上,冻干病叶7年后仍有侵染力。通过PEG沉淀、差速离心、琼脂糖柱层析及蔗糖梯度离心,可得到较高浓度的纯化病毒,病毒的紫外吸收最低值在245nm,最高值在260nm。经SDS-PAGE测定,病毒外壳蛋白的分子量为2.7×10 ̄4道尔顿,病毒基因组核酸为三个组份,分子量分别为3.08kb,1.28kb和0.85kb。在琼脂双扩散实验中,能与番茄黑环病毒(TBRV)抗血清产生较弱的沉淀线,与黄瓜花叶病毒(CWV)、烟草环斑病毒(TRSV)、烟草坏死病毒(TNV)、香石竹环斑病毒(CaRSV)的抗血清不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46.
侵染新疆甜菜的两种病毒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甜菜的根部和叶片分离到两个球状病毒分离物。从病毒形态、生物学及物化物质等研究结果证明这两个分离实是一种病毒。病毒粒体为20面体,直径28nm,回接到甜菜上产生环斑和沿脉线纹最后形成坏死斑。此外还侵染苋色藜,昆诺阿黎,番灰,菠菜等,引起局部坏死斑。在普通烟,心叶烟,菜豆,黄瓜,蕃茄上无症状侵染,病毒致死温度为70℃,10分钟。体外存活期13天以上,冻干病叶7年后仍不侵染力。通过PEG沉淀、差速  相似文献   
47.
本文报道民间药用植物“一粒癀”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福建的自然分布,并对分布局限性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8.
毛叶茶生理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叶茶的叶片水分状况随季节变化。比较不同生态条件对毛叶茶水分状况的影响,茶园阴地(有遮荫树)生长的毛叶茶蒸腾强度,叶片萎蔫速度、叶片实际水分亏缺的日变化幅度不大,叶片保水能力较强.毛叶茶叶片的蒸腾强度最大值是在下午2时左右.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毛叶茶属耐荫植物类型,阴地生长的毛叶茶光合作用具有适应弱光的特点,植株生长状况良好,群体结构合理,单株产量较高,株叶面积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49.
目的 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的情况,寻找替抗产品。方法 使用MRS培养基分离酸菜中的乳酸菌菌株,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分离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发酵培养,研究其无菌发酵上清液对酶的敏感性、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其抑菌谱。结果 分离得到了1株优势乳酸菌YWH-4,经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植物乳杆菌YWH-4发酵上清液对胃蛋白酶具有高敏感性,推测其发酵上清液中具有抗菌活性物质细菌素。该细菌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100℃处理2 h后仍有较强抑菌活性;具有酸碱稳定性,在pH值3.0~5.0之间保持良好抑菌活性。结论 植物乳杆菌YWH-4所产细菌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0.
黑木耳8808菌株,是笔者几年来,从黑龙江省15个地区,采集的32个样本中,分离的59个野生菌株中,经多次培养、比较,栽培试验选出的一株优质、高产菌株。该菌株1992年,在本省五常县长山乡生产150万袋,全省生产近1000万段,均获丰收,产量、质量均明显优于原生产菌株。为更好的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了该木耳孢子弹射及萌发特征,菌丝、子实体、孢子形态,不同温度、pH、氮碳源浓度,不同培养料配方对该木耳菌丝生长及产实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