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0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213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用末端转移酶催化生物素核苷酸底物(Biotin-ll-dUTP)共价连接在合成的寡核苷酸3’羟基末端,从而合成了两种寡核苷酸探针(β~T_(41-42)及β~A_(41-42))。用它们分别与克隆化扩增的正常和突变的β—珠蛋白基因片段杂变。结果表明该探针都具有与~(32)P探针相似的特异性,其杂交的灵敏度为2—3pg(特异序列)。进而将探测HbS基因的正常和异常两种寡核苷酸19聚体(β~A_6和β~S_6)用~(32)P和生物素分别标记;将HbS杂合子病人的白细胞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并以含正常β—珠蛋白基因的DNA片段作对照,与两种探针分别进行斑点杂交。所得结果完全一致;Hbs杂合子DNA对正常和异常探针都显出杂交信号,而正常DNA只与β~A探针显杂交信号。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本文利用浊度测量和~(31)P核磁共振(~(31)P-NMR)技术研究了靶向敏感兔疫脂质体(targea-sensitive immunoiposomes,TSIL)内含物的释放途径,结果表明药物穿膜释放与脂的多型性即由脂双层转变为非双层H_(11)相有关.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抗人C_(?)的羊IgG为包被抗体,以HRP-HBs抗体为指示抗体,建立了可检测激活补体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HBsAg/C3-CIC)的C_3捕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236例六种类型临床诊断为乙型肝炎的病人血清标本,其阳性率分别为:无症状携带者(ASC)12.9%(4/31),急性肝炎(AH)36.7%(22/60),慢性迁延性肝炎(CPH)33.3%(7/21),慢性活动性肝炎(CAH)59.6%(34/57),重型肝炎(SH)77.8%(14/18),肝炎后肝硬化(PLC)67.3%(33/49),阳性率与肝损严重程度明显相关(P<0.01)。认为HBs-Ag/C3-CIC可能在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作为乙型肝炎的诊断、临床分型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7.
轮状病毒形态发生时病毒性抗原的免疫胶体金标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康  夏诗茂 《病毒学报》1989,5(2):116-122
  相似文献   
28.
以NT方法为基础比较了ELISA和FIA方法,共检测84份猴B病毒相关抗体的敏感性,结果ELISA和EIA阳性各50份(59.5%),NT阳性45份(53.6%)。三种方法相符者71份,符合率84.5%。ELISA和FIA均较NT敏感,而且快速,简便,经济,可应用于大批标本的检查。  相似文献   
29.
本实验观察比较了Hep—2细胞和兔肾细胞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敏感性。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酶标法检测了细胞培养上HSV抗原出现的规律。实验结果指出:Hep—2细胞和兔肾细胞对HSV的敏感性一致;接种病毒后6小时,可以在Hep—2细胞和兔肾细胞上发现HSV抗原;免疫荧光法和免疫酶标法是进行病毒学研究和病毒感染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0.
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激(stress)可产生广泛的、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改变、心血、管反应,以及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变化等。长期在应激状态下生活可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产生多种疾病,这可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一种反映。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报道应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一、应激与疾病的关系应激对于多种疾病的发病、演变以至结局都有密切的关系,这是由于应激可使机体产生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关于机体在应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反应机制,众说不一,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