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3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193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聚球藻藻胆体-类囊体膜吸收光谱中有五个吸收峰,它们位于420nm,438nm,490nm,624nm 和678nm。放氧速率为161—179mol O2/mg Chl.hr.电镜照片中显示在类囊体膜上有大量藻胆体。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根的抗HIV蛋白酶活性成分及其分子对接机制,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越南槐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HIV蛋白酶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HIV活性筛选,运用分子对接手段初步探究活性化合物与HIV-1蛋白酶的结合机制。结果表明,从越南槐中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三叶豆紫檀苷(1)、苦参碱(2)、N-acetylnicotinamide (3)、2′-O-甲基腺苷(4)、毛蕊异黄酮苷(5)、玫瑰花苷(6)、环广豆根素(7)、芒柄花苷(8),此外还分离得到塑化剂衍生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9)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0)。抗HIV蛋白酶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1和2的IC50分别为13.2和38.6μg/m L,分子对接表明其与HIV蛋白酶有一定的结合作用。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显示中等的抗HIV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3.
长年饲养在高温(28—30℃)环境中雌性中华大蟾蜍,它们的卵母细胞可以长足,但经激素处理时,生发泡不破裂,仅显示成熟过程早期阶段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孕酮刺激后的高温卵卵质中,出观了一种能诱发低温卵恢复减数分裂的物质,称作为“依赖冬眠因子的促成熟物质”(HF-MPS)。HF-MPS 与MPF 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孕酮处理后,它们在卵质中出现的时间相仿,它们的形成均不依赖于转录水平,而是依赖于翻译水平的蛋白质合成活动;但亦存在不同之处,如MPF 诱发低温卵GVBD 时程不受温度影响,而HF-MPS 在10℃环境中,诱发低温卵GVBD 的时间明显延缓;MPF 不仅能诱发低温卵GVBD,而且同样能诱发高温卵GVBD,然而,HF-MPS 只能诱发低温卵GVBD。由此表明,MPF 和HF-MPS 似乎是截然不同的两类活性蛋白质。高温卵缺少低温诱发产生的“冬眠因子”,所以不能恢复cdc 2基因的转录活动,不能实现MPF 自身催化扩增作用,不能保证孕酮处理后的卵母细胞完成正常成熟的全过程变化。足见,低温是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必要条件,是导致中华大蟾蜍现有区域分布的内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摘要 目的:分析凝血-纤溶失衡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及对产后大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诊的16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160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以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比值评价凝血-纤溶失衡程度,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AT/PIC比值与分娩孕周、分娩出血量的关系,通过AUC评价TAT/PIC比值对产后大出血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浆TAT水平高于对照组,PIC水平低于对照组,TAT/PIC比值大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子痫前期孕妇TAT/PIC比值与分娩出血量呈正相关,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P<0.05);产后大出血组血浆TAT水平高于非产后大出血组,PIC水平低于非产后大出血组,TAT/PIC比值大于非产后大出血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TAT/PIC比值预测子痫前期孕妇产后大出血的AUC为0.910,大于TAT的0.665和PIC的0.650(P<0.05)。结论:子痫前期的发生可能与凝血-纤溶失衡有关,而TAT/PIC比值与分娩出血量及出生体重的关系密切,预测产后大出血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105.
为了优化草菇子实体多肽的提取工艺和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以草菇子实体为原料,采用酶解法提取草菇子实体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的酶解工艺,并使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组合。结果表明:草菇子实体提取多肽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52 (g/mL)、加酶量7 200 U/g、酶解温度43 ℃,此工艺条件下的多肽得率为67.76%。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4个方面研究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草菇子实体多肽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4.1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在69.64%和91.83%达到稳定,草菇子实体多肽还具有一定的还原力,说明草菇子实体多肽可以作为优质抗氧化肽的良好来源。该研究为草菇多肽的高效制备和抗氧化肽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摘要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脓毒症关键通路及诊断标志物。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6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另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对照组)。采用随机抽样法分别选取两组中12名脓毒症患者和8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利用非数据依赖模式(DIA)进行血清蛋白数据采集,将数据上传至iDEP在线平台分析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基因本体富集分析(GO)、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进而筛选出脓毒症关键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脓毒症组、对照组进行关键蛋白表达验证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关键蛋白对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共鉴定出690个蛋白,筛选出171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其中39个蛋白显著下调,132个蛋白显著上调。DEPs富集的核心通路为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该条通路中的血清激肽释放酶 1(KLKB1)在脓毒症组的表达水平为(121.80±55.63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0±57.11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1,P=0.000)。根据ELISA结果进行脓毒症诊断ROC曲线分析得出,KLKB1蛋白诊断脓毒症的 AUC(95%CI)为0.759(0.594~0.923)。结论: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为脓毒症免疫途径的重要通路,KLKB1具有较好的脓毒症诊断特性,可能是脓毒症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7.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开颅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开颅手术的120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输血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异体输血组(n=58,异体输血)和自体输血组(n=62,自体输血),观察两组临床指标、细胞免疫功能、凝血功能、神经损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输血量、输注含凝血成分血制品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输血组出院时CD3+、CD4+、CD4+/CD8+高于异体输血组,CD8+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两组出院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输血组出院时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自体输血用于TBI开颅手术患者,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同时还可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108.
摘要 目的:探究气压治疗仪联合那屈肝素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栓塞(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72例剖宫产孕妇,以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联合组、常规组,各86例。常规组采用那屈肝素预治疗,联合组采用气压治疗仪联合那屈肝素治疗。比较两组DVT发生率;术前、术后5 d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术前、术后1 d、5 d大小腿腿围;术前、术后1 d、3 d、5 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联合组DVT发生率3.49%较常规组11.63%低(P<0.05);术后5 d联合组PT、APTT、TT较常规组高,FIB较常规组低(P<0.05);术后5 d联合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较常规组低(P<0.05);术后1 d、5 d联合组大小腿腿围较常规组低(P<0.05);术后1 d、3 d、5 d联合组VA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联合那屈肝素能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术后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缓解下肢肿胀,减轻术后疼痛,减少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110.
为了探讨新合成的s 三唑 [3,4 b] 1 ,3 ,4 噻二嗪衍生物的抗菌活性 ,对 1 0种s 三唑 [3,4 b] 1 ,3,4 噻二嗪衍生物进行了抑菌实验测定 ,对其中 4种进行了MIC、生长曲线测定及构效关系的探讨。结果表明 ,该系列s 三唑 [3 ,4 b] 1 ,3 ,4 噻二嗪衍生物对受试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TSQ5、TSQ6、ISO2和ISO3作用较为明显 ,通过构效关系探讨证实氯取代基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