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目的:探讨Ranibizumab治疗继发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以外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55眼临床确诊为非AMD的CNV患者,其中包括高度近视40眼,中渗15眼,每月行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依据眼底检查、OCT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注射。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FFA、OCT等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注射雷珠单抗均无严重的眼部或相关的全身不良事件,平均注射2.46次,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BCVA分别是0.079±0.264、0.638±0.290,视物变形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黄斑中心厚度分别是(468.637±126.796)μm、(237.764±76.48)μ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FFA显示有CNV及荧光渗漏,治疗后新生血管萎缩,无荧光渗漏,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月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病情稳定后PRN给药,在治疗继发于AMD以外的CNV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12.
目的探讨对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及其在防治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在绥化市第一医院妇科门诊行TCT检查的患者,年龄23—7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一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行HPV检测,后再行阴道镜宫颈活检。一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者直接行宫颈盲取活检。评价TCT检查联合HPV检测+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作用。结果52例ASC-US患者,行HPV-DNA检测,阳性率为33.33%,HP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高危型HPV是宫颈癌筛查中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首选方法。若联合阴道镜检查则更能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13.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对醋酸氯己定与乙醇的协同杀菌效果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研究发现,0.1%醋酸氯己定与75%乙醇混合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黑曲霉均呈现出显著的协同杀菌作用。结果表明,醋酸氯己定与乙醇具有良好的协同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814.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对艾叶提取物的杀菌效果进行实验室研究。研究发现,艾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黑曲霉均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通过模拟现场试验,艾叶提取物有显著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815.
初始pH值对碱性和酸性水稻土微生物铁还原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超  曲东  刘浩 《生态学报》2014,34(4):933-942
酸碱度(pH值)是水稻土铁还原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模拟水稻土淹水厌氧培养,以Al2(SO4)3和Na2CO3溶液分别调节碱性和酸性水稻土pH值至强酸性(pH值5.0)、酸性(pH值5.0—6.5)、中性(pH值6.5—7.5)、碱性(pH值7.5—8.5)、强碱性(pH值8.5),以此来研究5种初始pH值对水稻土泥浆铁还原过程的影响;通过微生物群落厌氧培养研究了2种水稻土菌悬液在6种pH值条件下的铁还原能力差异。结果表明,碱性水稻土铁还原潜势(a)、最大铁还原速率(V max)随初始pH值的降低而下降,而达到最大铁还原速率所需的时间(T Vmax)则延长。提高酸性水稻土初始pH值使铁还原V max增加而T Vmax缩短,但土壤中无定形氧化铁均能还原,初始pH值与V max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碱性和酸性水稻土的土壤菌悬液在试验pH值范围内厌氧培养,其铁还原能力在培养初期差异不显著,但培养后期的差异明显,且最终都能把培养液中氧化铁完全还原。随着初始pH值升高T Vmax延长,V max则降低,且均显著负相关,但碱性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V max在pH值6.00时最大。初始pH值和土壤类型对水稻土铁还原过程具有显著影响,且对土壤菌悬液微生物群的铁还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16.
本实验建立芹菜素与槲皮素的HPLC检测法,同时测定草药五爪龙外敷药液中芹菜素与槲皮素的含量。采用反相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优化条件为:柱温30℃,流动相:甲醇-0.4%磷酸(50∶50,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nm;进样体积10μL。对草药五爪龙外敷药液中芹菜素与槲皮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芹菜素与槲皮素均在60~300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8与0.9996,草药五爪龙乙醇浸液较水煎煮液中芹菜素与槲皮素含量均高。本法方便、快速、准确,可检测草药五爪龙外敷液中的芹菜素与槲皮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817.
【目的】筛选一株能高效利用内醚糖的菌株,该菌株能以内醚糖为碳源产类胡萝卜素,以实现对生物质的有效利用。【方法】以纤维素生物质热解产物内醚糖为唯一碳源,筛选得到的真菌ZS1菌株。通过rDNA ITS基因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并结合菌落形态特征确定菌株系统发育学地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利用内醚糖的能力,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实验表明筛选得到的真菌ZS1对内醚糖有很好的同化能力,培养4 d后内醚糖的利用率为67.0%,经ITS测序和菌落形态特征鉴定该菌为红冬孢酵母菌(CGMCC No:6365)。优化培养条件后,内醚糖的利用率在5 d内达98.7%,菌体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为427.1μg/g(干重)。以内醚糖为碳源得到的类胡萝卜素量为460.4μg/g(内醚糖)。【结论】筛选得到的红冬孢酵母菌Rhodosporidium Kantochvilovae,能有效地利用内醚糖并产类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818.
利用错配内部引物,采用重组PCR方法获得H310D突变型白念珠菌14α去甲基化酶(CYP51),构建H310D突变型CYP51蛋白的表达载体pYCYP51M,转化进入酵母菌INVSC-1中,半乳糖诱导蛋白的表达,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表达野生型及突变型CYP51蛋白的宿主酵母菌对氟康唑的MIC。表达的CYP51蛋白占微粒体蛋白酶系的15%;表达突变蛋白的酵母菌MIC值是表达野生蛋白的酵母菌MIC值的2倍。CYP51蛋白H310D的突变导致表达突变蛋白的酵母菌对氟康唑MIC的升高,证明H310残基对CYP51蛋白与氟康唑的结合有一定作用,为研究新型抗真菌前导化合物寻找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19.
木薯原料生产燃料乙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下介绍了我国木薯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最新进展,并对我国的木薯资源分布作了分析,特别强调了木薯资源占全国总产量的65%以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我国发展木薯原料燃料乙醇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木薯原料燃料乙醇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国内外的科技进展对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提出了几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20.
毛竹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Dynamax液流测量系统监测浙江庙山坞自然保护区毛竹液流的日变化,采用型号为EQ-15的土壤水势仪监测0~100cm土层的土壤水势,利用自动气象站同步监测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晴朗天气条件下毛竹液流的日变化过程呈现单峰曲线,具有显著的昼夜变化规律,且变幅大;阴雨天气时液流日变化过程呈双峰或多峰曲线,而且日均液流速率和日液流量均低于晴朗天气,变化较平缓;不同径阶毛竹液流速率波动规律相同,但径级较大毛竹的日均液流速率和液流量较大一些。当0~100cm土层土壤水势在-13~-10kPa时,毛竹液流速率与土壤水势相关性不显著,但当土壤水势低于-200kPa左右时,液流速率和土壤水势呈正相关,土壤水分含量成为限制液流速率的主要因子之一;相关性分析表明,边材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水蒸气压亏缺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太阳辐射、气温、空气湿度、风速等环境因子作自变量,以液流速率作因变量,经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多元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