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2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1488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摘要 目的:探讨枸橼酸托法替布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骨强度及骨代谢水平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诊治的80例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和实验组(枸橼酸托法替布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各为40例。对比两组疗效、炎症细胞因子、骨强度及骨代谢指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环氧合酶-2(COX-2)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实验组治疗后横截面积(CSA)、横截面转动惯量(CSMI)、截面系数(Z)、皮质厚度(CT)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实验组治疗后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高于对照组同期,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和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DAS28)评分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枸橼酸托法替布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应用于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可有效调节骨代谢水平,增强骨强度,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2.
灵芝是我国著名的药用真菌,灵芝酸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乙烯可以促进灵芝酸的生物合成,但其调控机理尚不明确。本实验利用非靶向代谢组研究发现Top 20差异代谢物中含有6种灵芝的活性成分(灵芝酸η、赤芝酸F、赤芝酸N、丹芝酸A、灵芝酸V1和灵芝酸δ),其中有4种灵芝酸(灵芝酸η、赤芝酸F、赤芝酸N和灵芝酸V1)为上调积累,2种灵芝酸(灵芝酸δ和丹芝酸A)为下调积累。通过非靶向代谢组与转录组的关联分析发现基因GL23307GL25546GL29595同时与3种灵芝酸积累显著相关,并通过启动子顺式元件预测,发现分别编码泛素蛋白和抑肽酶基因GL25546GL23307的启动子区域含有响应乙烯信号的顺式作用元件GCC-box,因此,推测这两个基因在乙烯调控灵芝酸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摘要 目的:探讨心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血瘀阻证患者心脏超声参数、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的CHF心血瘀阻证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n=60)和观察组(心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n=60)。对比两组中医疗效、心功能指标、血脂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中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收缩末期容量缩小,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K、CK-MB、NT-proBNP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元胶囊治疗CHF心血瘀阻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调节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4.
摘要 目的:探究氧化固醇结合蛋白类似物3(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like 3,OSBPL3)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肝脏特异性沉默OSBPL3小鼠模型和空载体对照组,分别予以普食和高脂喂养12周。分为正常对照组、OSBPL3沉默组、肥胖对照组、肥胖OSBPL3沉默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Real-time PCR检测脂质合成基因及脂质分解基因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kt/mTOR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人HepG2细胞株给予不同浓度油酸(oleic acid,OA)处理,观察油红O染色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OSBPL3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与OSBPL3沉默组小鼠各项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肥胖对照组及肥胖OSBPL3沉默组体质量、内脏脂肪及内脏脂肪指数较高(P<0.05);与肥胖对照组相比,肥胖OSBPL3沉默组体质量、内脏脂肪及内脏脂肪指数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肥胖对照组及肥胖OSBPL3沉默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较高(P<0.05);与肥胖对照组相比,肥胖OSBPL3沉默组TC、TG、LDL-C及HDL-C较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与OSBPL3沉默组小鼠SREBP-1C、FAS及PPARα表达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肥胖对照组及肥胖OSBPL3沉默组SREBP-1C、FAS较高,PPARα表达水平较低(P<0.05);与肥胖对照组相比,肥胖OSBPL3沉默组SREBP-1C、FAS表达水平较低,PPARα表达水平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肥胖对照组Akt及mTOR磷酸化表达水平较高(P<0.05);与肥胖对照组相比,肥胖OSBPL3沉默组Akt及mTOR磷酸化表达水平较低(P<0.05)。随着OA作用浓度的升高,油红O染色逐渐加深。与0 μmol/L油酸相比,油酸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HepG2细胞OSBPL3 mRNA水平(P<0.05)。结论:OSBPL3能够调控脂质代谢的表达,可能通过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功能,有望为研究NAFLD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5.
摘要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CT2)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2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ECT2水平,并分析血清LECT2水平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ECT2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LECT2、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显著高于对照组,腰椎和股骨颈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LECT2水平与OC、PINP、S-CTX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腰椎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ECT2、OC、PINP、S-CTX联合检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大于各单一指标预测。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血清LECT2水平升高,其水平与骨代谢指标OC、PINP、S-CTX水平呈正相关,与腰椎BMD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血清LECT2联合OC、PINP、S-CTX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6.
摘要 目的:探讨普洱茶茶褐素对代谢综合征大鼠TGF-β/Smads通路、氧化应激反应及肝组织能量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普洱茶茶褐素高、中、低剂量,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高盐进行代谢综合征造模,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同时,普洱茶茶褐素低剂量组给予0.281 g/kg?bw普洱茶茶褐素,中剂量组给予0.562 g/kg?bw,高剂量组给予1.124 g/kg?bw,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予等量的蒸馏水。对比普洱茶茶褐素对大鼠的体重、生化指标的影响,对比5组大鼠心脏组织的TNF-β1蛋白水平、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肝组织能量代谢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的收缩压、体重、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TNF-β1、Smads、髓过氧化物酶、丙二醛明显较高,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模型组明显较高,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模型组明显较高,与高剂量组相比,模型组较高。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酶、ATP、ADP、AMP明显较低,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模型组较低;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模型组较低;与高剂量相比,模型组较低,P<0.05。结论:普洱茶茶褐素可通过代谢综合征大鼠TGF-β/Smads通路,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及肝组织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87.
88.
冯玉龙  刘恩举 《植物研究》1996,16(2):214-218
30℃根温时蕃茄光合速率最大,根温降低或升高时,光合速率均降低。不同根温影响光合作用的机制不同,15℃根温影响了叶绿素 含量及a/b比;40℃根温影响叶片水导、叶内CO2分压并引起光合产物在叶片中的积累;20-30℃根温时叶肉阻力等因素可能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30℃根温时蕃茄蒸腾速率最大,水分利用率最小,根温降低或升高,蒸腾速率均下降,水分利用率升高。低根温时,气孔部分关闭;高根温时,气孔关闭的  相似文献   
89.
梅花鹿甲烷能代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忠宽  张晓明 《兽类学报》1996,16(2):100-104
本文应用KB-1型呼吸测热装置,结合消化、代谢试验,对梅花鹿(Cervusnippon)甲烷能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梅花鹿甲烷能的产生量随其采食量的增加而增加;也随着果食后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而且减少的幅度又随采食量的增加而下降;甲烷能的产生量分别占总能食入量、消化能食入量和体增热的6.61%、8.83%和10.88%;甲烷能的产生量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甲烷能产生量就降低58.58kJ/d;分别以总能食入量(GEI)和干物质食入量(DMI)为自变量所建立的甲烷能(CH4E)估计分别为:CH4E(kJ/d)=0.07CEJ(kJ/d)-101.04(n=12,r=0.944,P<0.01)CH4E(kJ/d)=98.78+1.05DMI(g/d)(n=12,r=0.942,P<0.01)  相似文献   
90.
壳多糖酶研究的概况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壳多糖酶专一性水解壳多糖中的β-1,4糖苷键,在自然界的碳循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壳多糖酶分布广泛,功能多样,在真菌生长发育、植物抗真菌感染等生理过程中壳多糖酶均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概述了壳多糖酶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介绍了壳多糖酶的分布、理化性质、催化性质、在细胞中的定位及其调控;简介了近年来真菌和植物壳多糖酶研究的动态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