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罗怀良 《生态学报》2022,42(9):3832-3841
结构复杂、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过程交织、地域特征显著的农业碳源/汇效应存在基于内部结构、双重属性、区域尺度等多种研究视角。国内基于内部结构视角的农业碳源/汇效应研究多局限于种植业,且多以单一的碳源或碳汇研究为主;农业组分细化与组分关联的系统综合研究明显不足。在基于双重属性视角的研究中,自然生态视角侧重于碳吸收和直接碳排放,社会经济视角则聚焦于间接碳排放;由自然与经济相互割裂到相互融合的二元农业碳源/汇综合方法尚需深化。基于区域尺度视角的研究多集中在大中尺度和样地尺度,小尺度县域研究比较薄弱;农产品供应链关联的区域间碳流及减排值得关注。针对中国小规模家庭农场和种养关联的多种经营特征,农业碳源/汇效应研究应将农业产业组分、农产品碳源/汇构成解析与种养关联碳源/汇综合并重,发展和完善评估模型、提高参数本土化程度,追踪农产品生产、流通与消费等区域间碳流全过程。研究综述国内基于内部结构、双重属性和区域尺度等视角的农业碳源/汇效应研究进展,并提出基于我国农业经营特征的碳源/汇效应改进研究。  相似文献   
62.
植物microRNAs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培旺  卢向阳  李昌珠  方俊  田云 《遗传》2007,29(3):283-288
植物microRNAs(miRNAs)是一类与RNA诱导沉默复合体相关的约由22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小RNA分子, 其主要功能是, 通过特异性剪切靶mRNA或阻遏靶mRNA的正常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负表达。植物miRNAs的靶标主要是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应答的转录因子家族。文章主要综述miRNAs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发生、作用机制及其调控作用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63.
说明本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限200~400字。  相似文献   
64.
报道了中国棘蝇属一新种,缨足棘蝇Phaonia fimbripeda sp. nov.,新种隶属于光泽棘蝇种团。并且编制了该种团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65.
水稻愈伤组织内部胚性细胞的形成及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育成胚状体的水稻愈伤组织表面胚性细胞, 在继代过程中被非胚性细胞旺盛的分裂所包围, 渐渐形成内部胚性细胞。其形态结构与表面胚性细胞相同, 但周围缺乏表面细胞下面的一层至几层含丰富的淀粉粒的细胞。内部胚性细胞形成团后先在以处形成突起, 产生根冠原, 逐渐形成根而突出愈伤组织。内部胚性细胞可向四周同时但不同步形成根冠原。未见芽或胚状体从内部胚性细胞产生。推测胚性愈伤组织失支胚胎发生能力及分化能力可能部分地与胚性细胞部分裂或分裂不旺盛、而非胚性细胞分裂旺盛从而使胚性细胞被包围、稀释有关。  相似文献   
66.
学习契约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来,将很大程度的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因素,在这种情绪下,大脑异常活跃,必然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7.
摘要 目的:探讨产程时间及产程干预对单胎足月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分娩单胎足月初产妇患者,根据第一产程时间并通过PSM法匹配分组,第一产程时间<8 h和≥8 h产妇各771例;分析一般资料、产程时间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评价产程时间及产程干预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间关系。结果:两组年龄、孕次及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 h组及各亚组第二产程时间和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长于<8 h组(P<0.05);≥8 h组、16~20 h组及≥20 h组产后出血率均显著高于<8 h组(P<0.05);接受或未接受产程干预情况下≥8 h组第二产程时间和和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长于<8 h组(P<0.05);≥8 h和<8 h组接受产程干预后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长于未接受产程干预(P<0.05);≥8 h组接受产程干预后产后出血率显著高于未接受产程干预(P<0.05)。结论:单胎足月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随第一产程时间增加而升高,同时第二产程时间往往随第一产程时间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8.
唐贵明 《蛛形学报》2011,20(2):94-98
记述内蒙古卷叶蛛科Dictynidae蜘蛛6种。其中阿拉善婀蛛Argenna alxasp.nov.为1新种;巾阿卷叶蛛Ajmonia capucina(Schenkel,1936);康古卷叶蛛Archaeodictyna consecuta O.P.Cambridge,1872;芦苇卷叶蛛Dictyna arundinacea(Linnaeus,1758)系本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69.
谢少莲 《蛇志》2011,23(2):146-147
目的 观察改变产妇体位加用地西泮和山莨菪碱在枕后位及枕横位分娩的效果.方法 对532例临产后分娩早期发现枕后位、枕横位,无头盆不称足月妊娠健康产妇,随机分为改变产妇体位加用地西泮和山莨菪碱组(A组)、常规体位组(B组),观察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出生时胎儿体重、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A组的产程短,手术产率低,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无增加;对照组的产程长,手术产率高.结论 临产后尽早发现枕后位、枕横位,及时改变产妇体位,加用安定和山莨菪碱可预防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发生,减少难产,提高阴道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70.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创伤弧菌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创伤弧菌进行检测,建立创伤弧菌快速准确的检测新方法。经过DHPLC分析条件优化,在DHPLC非变性温度下分析创伤弧菌特异性PCR扩增产物。同时进行方法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创伤弧菌PCR-DHPLC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靠、检测时间短,检测低限可达到124 CFU/mL,是创伤弧菌快速检测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