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1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82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三褶脉紫菀中的新二萜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褶脉紫菀(AsterageratoidesTurcz.)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遍布全国,是民间常用的中药,有清热解毒、祛痰镇咳的功效[1,2]。化学工作者们曾从其同属植物紫菀(AstertararicusL.f.)中分离到紫菀酮(shionone)、槲皮素(quercetin)、无羁萜(friedelin)、表无羁萜(epifriedelinel)、毛叶醇(lachnophyllol)、乙酸毛叶酯(lachnophyllolacetate)、茴香醚(anethole)以及紫菀三萜皂甙[2—4]…  相似文献   
52.
锌离子对氨基酰化酶构象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氨基酰化酶和脱谷氨基酰化酶无论在二级结构(用CD和FTIR监测)还是三级结构上(以荧光发射光谱监测)都有明显的差异,表明了脱锌后酶的有序度降低;当比较天然和脱锌氨基酸化酶对去圬剂的稳定性时,结果表明脱锌后酶的构象的稳定性明显降低.因此可以认为锌离子对维持酶分子活性部位的特定构象以及构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用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的方法研究了蜂毒素与嗜血菌紫膜的相互作用机理.通过与三种在结构和电荷上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与紫膜的作用相比较,可以年出蜂毒作为带正电荷的分子与同样带正电的表面活性剂DTAB在引起紫膜凝聚方面表现相同;但在对紫膜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的影响上却与具有刚性结构的CHAPS相似,表明蜂毒可在紫膜表面以一种刚性较大的构象(如α螺旋)存在,不能进入膜蛋白流水区的深层.另外,从紫膜-Triton-蜂毒混合作用体系的研究中得到如下推测:蜂毒与Triton竞争菌紫质分子周围的结合位点,可排斥位于菌紫质周围的Triton分子.表明蜂毒具有比Triton更强的与菌紫质的亲和力,从而提供了支持蜂毒分子存在与膜蛋白-菌紫质的直接相互作用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54.
李凤阁  李海兵 《蛇志》1994,6(4):20-21
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蝮蛇抗栓酶0.1u/10g,实验组同时再注射0.5%EDTA2Na溶液0.25ml/10g,结果表明,死亡率各组间无差别(P>0.05),但对照组动物脏器有出血现象,而实验组则无出血。  相似文献   
55.
在合成磷酰蛋白的模型化合物体N-(O,O-二烷基)磷酰化氨基酸(1)的基础上,首次合成了有机磷生命化学的模型化合物──核蛋白基本单元N-(O-烷基,O-核苷)磷酰化氨基酸(2),并对上述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比较了两种模型的合成方法。这对在小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磷酰基的参与作用和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互相作用机理提供了较好的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56.
伸展蛋白的分子间异二酪氨酸交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异叶三宝木(Trigonostemon heterophyllus)的二萜成分及其抗菌活性,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对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现代波谱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牛津杯法和2倍稀释法检测化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以及革兰氏阳性菌肺炎双球菌(Pneumococcus)的生长抑制活性和MIC值。从异叶三宝木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包括5个二萜类, 1个木脂素类,分别鉴定为trigonochinene E (1)、neoboutomannin (2)、6,9-O- dedimethyltrigonostemone (3)、stelltian B (4)、3,4-secosonderianol (5)、biondinin A (6)。化合物1235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MIC值分别为9.375、18.75、18.75、18.75 μg/mL。化合物234、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4外,其他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且化合物123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强于阳性对照硫酸卡那霉素。  相似文献   
58.
蜘蛛的性二型现象及其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德祥  张古忍 《蛛形学报》1993,2(2):114-117
对蜘蛛的性二型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并试图以食物对种群繁衍的影响为线索说明其进化机制。蜘蛛的性二型现象主要表现在体形大小上,一般雌性大于雄性;食物的数量和分布制约着蜘蛛性二型现象的进化。  相似文献   
59.
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的交叉免疫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首次比较了经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叮咬三次后再经二棘血蜱(Haemaphysalisbispinosa)叮咬的家兔与仅经二棘血蜱叮咬的家兔的交叉免疫抗性。二棘血蜱叮咬被中华硬蜱致敏的家兔时,吸血增重为:143.12±32.67mg,但二棘血蜱在正常家兔体上寄生,初次吸血增重为:181.30±44.35mg,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唾液腺提取物(SGE)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两者分别有24条和22条电泳带,中华硬蜱主带有6条,分子量分别为142、105、94、66/65、64和56kD,而二棘血蜱主带有5条,分子量分别为:215、114、105、66/65和58kD,经中华硬蜱叮咬致敏的家兔血清和经二棘血蜱叮咬致敏的家兔血清作免疫印渍,均显示出105kD这一电泳带。该实验表明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叮咬家兔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免疫反应,提示105kD蛋白质抗原可能是两者的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60.
黄浩  文蝶  黄汉晖 《古生物学报》2023,62(3):424-435
稀疏标准化是定量古生物工作中矫正多样性统计偏差的常用方法。相比基于样本大小的传统稀疏化,基于采样充分度的改进能更忠实反映多样性信息。然而一些案例对于稀疏化的适用性不够重视,尤其是改进的方法鲜有国内文献介绍。本文阐述了稀疏化的原理,强调了应用的注意事项和改进方法的优势。稀疏化的原理是从大小不同的样本中二次抽样出彼此“公平”的子样本,以比较其分类单元丰富度。传统方法据样本大小衡量公平,改进的方法据采样充分度评估公平,要求子样本在群落中代表的个体频率总和相等。两种思路均可通过计算机模拟多次重复二次抽样或公式推导来计算,已有PAST和iNext等软件可以实现。采样是否充分代表了古生物群落是有效应用该方法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