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华法令对大鼠体内主动脉的钙化作用。方法:采用华法令(3 mg/g饲料)的饲料喂养诱导大鼠体内动脉钙化。实验分3组(n=6),对照组、6 W钙化组、12 W钙化组。Von Kossa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定量测定钙沉积含量。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内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中生长抑制特异蛋白6(Growth Arrest Specific Gene 6 Protein,Gas 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钙化组钙结节、钙沉积含量及VSMC凋亡均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钙化形成与凋亡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2=0.8853,P0.0001);钙化组Gas 6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下调(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华法令通过下调Gas 6蛋白诱导大鼠体内主动脉钙化形成。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细胞内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copper 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SOD-1)在人胸主动脉夹层(human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hTAD)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hTA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SOD-1在TAD和正常人胸主动脉(NA)中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验证SOD-1在动脉壁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SOD-1在TAD组表达量较NA组减低(P<0.05);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显示,SOD-1主要位于主动脉壁中膜平滑肌细胞的胞质内,其在夹层主动脉壁中膜撕开处表达缺失。结论:SOD-1在TAD中表达量减少,可能由于参与氧化应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和炎症反应,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等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入住我院CCU并行IABP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例3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情况,观察使用IABP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变化,IABP相关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及时在IABP支持下成功完成急诊PCI手术,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9例,严重并发症0例,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2例.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有效,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壁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与胸主动脉夹层(TAD)的关系。方法:采集人TAD的动脉壁组织和正常人胸主动脉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α-SMA在组织中的表达程度。结果:在DA组中,α-SMA的表达明显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以增殖表型为主。结论α-SMA的减少主要发生在血管中膜层的VSMC中,细胞发生表型变化,导致中膜弹性变差,发生夹层病变。因此,α-SMA可能在TAD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制备发病过程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并观察其肾脏和主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8周龄SD大鼠高脂、高糖饮食一个月后给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于成模后4周及8周观察血管功能指标和肾脏功能指标,并对肾脏和血管的病理改变进行观察。结果模型组于成模后4周及8周出现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肾功能改变和血管功能改变。肾脏光镜下见肾小球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水肿,管腔内有大量蛋白管型和细胞管型;肾盂区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动脉血管电镜下见内皮细胞局部损伤严重;内皮细胞与内弹力板连接处空隙增加等。结论用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可成功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4周及8周后观察肾脏及大血管相继出现病变,是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胸部大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112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胸部大血管造影资料,以临床手术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图像分析。结果CT能够显示主动脉、肺动静脉的结构,可以诊断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肺栓塞、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大血管病变,诊断准确率100%。结论64层CT血管造影扫描速度快、安全、准确,是胸部大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和分析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搭桥和心脏瓣膜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125例患者分为3组:M组(冠脉病变及二尖瓣病变)75例,A组(冠脉病变及主动脉瓣病变)34例,D组(冠脉病变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16例。心肌保护采用4:1冷含血停搏液,应用单纯顺灌、顺灌逆灌结合、顺灌桥灌结合、顺逆灌和桥灌结合技术。结果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无手术死亡。结论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搭桥和心脏瓣膜手术,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方法和合理的体外循环灌注是保证手术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海洋酸化对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信国  刘广绪 《生态学报》2015,35(7):2388-2398
人源二氧化碳(CO2)的大量排放,导致空气中CO2浓度越来越高,其中大约1/4至1/3被海洋吸收。过多CO2在海水中的溶解,除引起海水p H值降低外,还导致海水中碳酸盐平衡体系的变化,即"海洋酸化"现象。很多海洋无脊椎动物不但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还是重要的水产养殖种,因此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价值。由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生活史在海水中完成,因此海洋环境的变化极易对其造成影响。大量研究已证实海洋酸化能对多种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受精、发育、生物钙化、基因表达等生命活动产生显著影响。综述了近年来海洋酸化对海洋无脊椎动物影响研究的相关报道,归纳了其对海洋无脊椎动物不同生命活动的影响,分析了其生态学效应,探讨了现有研究在方法创新、内容拓展以及机理分析等方面存在的局限与不足,并展望了海洋酸化对海洋无脊椎动物影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
目的总结分析成人降主动脉置换术中各种体外循环灌注的技术特点和管理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有60例患者行降主动脉置换手术。按体外循环灌注技术类型分为3组:左心转流组4例,股动静脉转流组37例,上下半身分别灌注组19例。三组预充均采用勃脉力A和胶体,常规加入白蛋白和激素,监测混合静脉氧饱和度和血细胞压积,积极应用超滤技术和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结果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仅出现9例并发症(截瘫、偏瘫、谵妄、苏醒延迟、低氧血症)。结论成人降主动脉置换术中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正确选择和熟练应用相应的灌注技术是决定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高远  袁忠祥 《生物磁学》2011,(3):512-514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合并瓣膜置换(VR)手术的特点及经验。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2001年11月至2010年3月对60例年龄大于80的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男33例,女27例。年龄80-87岁,平均年龄(83.77±2.45)岁。均为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变患者。其中36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二尖瓣置换手术,1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主动脉瓣置换手术,9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双瓣置换手术,同时8例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手术,3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手术,1例升主动开成形术。置换生物瓣膜者51例,置换机械瓣膜者9例。CABG平均搭桥(2.13±0.75)根,搭桥材料为左乳内动脉与大隐静脉。结果:全组早期死亡9例(15%),1例死于术后出血,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死于术后心衰。早期生存51例(85%),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其中2例发生胸腔积液,1例心包填塞,3例肺部感染,1例心房扑动后发生室颤,3例二次开胸止血。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门诊随访49例,随访时间1~60个月,心功能I级2例、Ⅱ级29例、Ⅲ级18例、Ⅳ级0例(NYHA分级)。结论:对老年患者行冠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作好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处理,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