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目的: 观察中老年人进行振动训练时下肢骨骼肌激活特征和生理负荷指标,探讨将振动训练应用于中老年人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8名50~65岁健康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振动条件下(VT)和无振动条件下(NT)进行5次40 s静力半蹲练习,测试下肢主要肌群表面肌电和生理负荷指标。结果: ①VT受试者腓肠肌内侧(MG)、腓肠肌外侧(LG)、胫骨前肌(TA)、股直肌(RF)、股内侧肌(VM)、股外侧肌(VL)、股二头肌(BF)、半腱肌(ST)均方根振幅(RMS)显著高于NT(P<0.01,P<0.05),VL、BF、ST、MG、LG、TA平均功率频率(MPF)显著高于NT(P<0.05);VM、VL、BF、MG、LG、TA平均功率斜率(MPF slope)显著高于NT(P<0.05);②VT受试者心率和摄氧量显著高于NT(P<0.05),主观疲劳等级(RPE)与NT比较无显著差异;③VT受试者尿素氮与NT无显著差异。结论: 50~65岁中老年人采用施加振动刺激的静力半蹲练习可以使机体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和更高比例的快肌纤维参与工作,在不增加主观疲劳感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强度,同时未发现肌肉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运动生理生化技术手段,对不同步数的健步走在男性中老年人健身中的干预效果进行科学分析,以期为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募集的80名中老年受试者分成3组:健步走运动A组(30名、平均年龄56.26 ±3.68岁)、健步走运动B组(30名、平均年龄57.65 ±4.78岁)、对照组C组(20名、平均年龄55.73 ±4.18岁);健步走运动A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每天运动步数控制在10 000~12 000步,共计16周;健步走运动B组在前10周内每天运动步数控制在10 000~12 000步,后6周控制在14 000~15 000步/天;对照组保持原先正常的生活状态和运动习惯。分别在试验开始前、第10周、第16周结束后对研究对象进行各个指标的测试。测试指标主要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结果:两个运动组在10周、16周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试验前明显下降(P<0.05,P<0.01),肺活量、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试验前明显升高(P<0.05,P<0.01),且运动B组在16周后舒张压(P<0.05)、时间肺活量(P<0.05)、血清甘油三酯(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改变幅度明显大于运动A组16周后值。结论:每天万步走运动可有效地改善男性中老年血压、肺活量、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且运动10周以后适当增加步数可进一步提高改善幅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长期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膝关节皮肤微血管反应性、经皮氧分压的影响。方法: 以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太极拳爱好者协会26名系统练习(每周至少练习三次,每次不少于90 min)太极拳超过2年的成员为运动组(54.6± 4.0)岁,26名同年龄段健康的普通人为对照组(53.2±5.1)岁,两组受试者男女比例均为1∶1。使用第六代(最新一代)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PF6010)对研究对象膝关节表面中心的皮肤进行检测,测试指标包括血细胞平均运动速度(AVBC)、运动血细胞浓度(CMBC)、微血管血流灌注量(MBP)、经皮氧分压(TcpO2)。其中AVBC、CMBC、MBP先进行5 min的基础值测试(基础值),然后将测试探头加热到44℃并持续10 min(加热后值),TcpO2测试值为探头直接加热到44℃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的MBP基础值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MBP的加热后值与增加率显著升高(P<0.05),CMBC的增加率显著降低(P<0.05),AVBC的增加率显著升高(P<0.05),TcpO2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系统的太极拳运动可提高中老年人膝关节皮肤微血管的反应性和经皮氧分压。  相似文献   
14.
《生理通讯》2009,28(3):83-84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全球400万患者,中国有170多万患者,同时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但也有一些年轻的患者不断出现,专家表示,该病与年龄老化、遗传、环境因素等综合因素相关。帕金森病起病缓慢,最初的症状可能轻微而被忽视,往往难以确定起病的确切时间。关于帕金森病的病因迄今尚无定论,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年龄老化、环境和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老年人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探讨长期有氧运动对中老年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根据试验要求招募21名受试者,男女比例2:1,年龄53.23 ±8.12岁,对其进行两个阶段的有氧运动干预。第一阶段:以50%最大摄氧量运动8周。具体运动方式为慢跑(跑步机或室外),每周运动4次,每次运动1 h。第二阶段:以65%~70%最大摄氧量运动6周,运动方式同第一阶段。分别在运动开始前、第一阶段运动结束后和第二阶段运动结束后使用XTL-1型微循环显微镜对受试者左手无名指的甲襞微循环进行测试。结果:①第一阶段结束后受试者管袢形态积分值和总积分值与试验前相比显著性下降(P < 0.05),第二阶段结束后管袢形态积分(P < 0.01)、血流形态积分(P < 0.05)、袢周形态积分(P < 0.05)及总积分值(P < 0.05)与试验前相比都明显降低。(2)部分子指标:第一阶段结束后乳头积分值与试验前相比明显下降(P < 0.05);第二阶段结束后流速积分值(P < 0.05)、管袢畸形积分值(P < 0.05)、清晰度积分值(P < 0.05)、乳头积分值(P < 0.01)与试验前相比显著下降。结论: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使中老年人甲襞微循环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一定强度的范围内,运动强度越大中老年人微循环系统改善的程度越高,建议中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运动强度应不低于50%最大摄氧量。  相似文献   
16.
《生物磁学》2010,(18):3603-3604
补钙似乎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保健时尚,但国际研究人员的一份在《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最新报告显示。服用补钙药物会增加中老年人患心脏病的风险,而通过饮食补钙则无需有此顾虑。  相似文献   
17.
周万松 《生物磁学》2005,5(3):49-51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尤其中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是一种骨质的退行性变化,颈椎骨质增生,形成骨赘或骨刺,颈椎的椎间隙缩小变窄,椎间孔变小,压迫神经根,如颈后部疼痛,上肢发生放射性疼痛,麻木,增生的骨赘或骨刺,压迫与刺激其周围软组织,引起软组织发生渗出与肿胀,又加重其压迫症状,增加患的疾病痛苦,目前对颈椎病的治疗,尚无特殊效果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病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根据发生异常改变的血脂成分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中老年人的高血脂症主要为原发性,发病率较高,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乃至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等,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9.
兰州地区102例健康中老年人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永发  周其全 《蛇志》1995,7(1):22-23
测定了102例长期居住在兰州地区的40岁以上健康中老年血液学变学数值。结果表明:兰州地区除全血粘度低切部分外,其它多数项目均高于低海拔区的天津地区。而在检测条件及仪器相同的项目中则低于青海、新疆的高海拔区。同时探讨了地区差异的特点及年龄、性别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红肉的膳食摄入情况,分析红肉摄入量与血清铁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并研究红肉摄入与中老年人患铁过载的风险的关系。方法:以参加体检的年龄在40~85岁的515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血清铁蛋白作为铁营养状况指标,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将居民的红肉摄入量和铁蛋白含量作相关性分析,并对居民红肉的摄入频率与铁过载之间的风险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研究的中老年人群中,红肉摄入量与血清铁蛋白呈正相关。按四分位红肉摄入量为≤20.0g/d、20.0~42.9g/d、42.9~85.7g/d、>85.7g/d分组,各组中老年人血清铁蛋白中位数分别为60.9、67.1、80.4、100.4μg/L。调整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等多种混杂因素后,红肉每周摄入≥7次的中老年人群发生铁过载的风险显著高于每周摄入红肉≤4次的人群,OR为3.36 (95% CI:1.18,9.55,P<0.05)。结论:在中老年人群中,过量摄入红肉可增加机体发生铁过载的风险,个体膳食模式可能是高铁储量的重要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